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越史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越史记》(越南语:Đại Việt sử ký/大越史記),越南古代史书,越南陈朝学者黎文休于1272年编撰而成,采编年体体例,用汉语文言文写成,共三十卷,内容记载自南越国的赵佗(于楚汉相争时称王)至李朝李昭皇(于1225年退位)。该书已散佚,但仍被视为首部越南正史典籍,对后来越南史家有重要影响力。
《大越史记》的编修
关于《大越史记》的成书,据《大越史记全书‧陈纪‧陈圣宗》所载,陈绍隆十五年(1272年)春,农历正月,“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黎文休奉敕编成《大越史记》,自赵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进。诏加奖谕。”[1]对该书的编撰情况,记载相当简略。
黎崱《安南志略‧卷十五‧人物》里,则有两条值得注意的记载,一条是说:“陈普,太王用为左藏,迁翰长。尝作《越志》。”另一条是说:“黎休,才行俱备,为昭明王傅,迁检法官。修《越志》。”[2]根据这两则史料,学者冯承钧提出,“黎休”应即黎文休,而所谓“作《越志》”的陈普(《大越史记全书》作“陈周普”),既然是黎休同时代的人,因此也可能是《大越史记》修撰工作的参与者。[3]而学者陈荆和甚至认为,陈普所“作”的《越志》可能就是《越史略》,而黎文休则是在其基础上,“修”成《大越史记》。[4]
《大越史记》与其他越南史籍的关系
评价
该书虽已散佚,但后世作者仍对它作高度评价:
现代存抄本
《大越史记》在现代有存抄本十种,它们的册数由一册至六册,记录内容自鸿庞氏至西山时期的历史。这部《大越史记》据已成书的两种《大越史记》纂写,并补充野史资料而成。书中有“外纪”,记载自鸿庞氏至吴使君的历史,“本纪”记载自丁朝至明属时代的历史,当中部分内容采自西山时期刻印的《大越史记前编》,“黎纪”则参考《大越史记全书》。书前有后黎朝人黎嵩所编的《越鉴通考总论》和阮朝集贤院所撰的总论。[9]。
注释
参考文献及网络资源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