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阪市交通局80系电力动车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阪市交通局80系电力动车组(日语:大阪市交通局80系電車/おおさかしこうつうきょく80けいでんしゃ)是用于日本大阪市营地下铁(2018年4月转型为民营化的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今里筋线和长堀鹤见绿地线的通勤型地铁列车,也是大阪市第二款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地铁列车。
Remove ads
概要
该款列车于2006年12月24日随今里筋线的开通而同步投入使用。其试作车(第01编成)由近畿车辆生产,于2004年12月制造完毕[3][4],并在长堀鹤见绿地线上完成调试[4];量产车则由近畿车辆与川崎重工业联合生产,最后一列量产车于2006年10月制造完毕[2][4]。
列车编组及构造
该款列车目前为4节全动车编组(M2c-M1e-M1e-M2c),根据设备配置分为8100型(81××)、8200型(82××)、8400型(84××)和8500型(85××)四种车厢,其中8100型和8500型(M2c)配有ATC(仅8100型)、TASC、驾驶台、辅助电源装置、空气压缩机、集电装置等,8200型和8400型(M1e)配有蓄电池、牵引逆变器等。此外,考虑到远期扩编的可能性,预留了8300型(83××)的编号。[3]
该款列车的车体由大型铝合金制空心型材构成,车头形状与长堀鹤见绿地线的70系列车相似;车身以淡奶油色为主色调,侧面中央和上部绘有代表今里筋线的橙色线条[3];列车首尾车厢左下方的8字形图案取法今里筋线的正式名称“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第8号线”,侧面则标有代表直线电机驱动的“LIM”字样[3]。
中间车厢的侧面原绘有大阪市营地下铁的标志,2018年4月起,该标志伴随着大阪市营地下铁的民营化而陆续被替换为新的Osaka Metro标志[2]。
客室内部以白色为主色调,普通座位的座毯为绿色,优先座位则为蓝色;每节车厢都设有轮椅空间,其旁侧安装了对讲机,方便残障人士进行求助[2]。
-
首尾车的普通座位
-
车厢连接处与优先座位
部分车门上方设有LED走字屏,可显示车门开闭方向、站内电梯位置等信息,并与其下方的“本侧开门”、“对侧开门”和“门关闭”指示灯联动工作[4]。
-
试作车(第01编成)车门上方的LED走字屏及车门开关指示灯,其开关门铃的扬声器位于信息显示区内
-
量产车车门上方的LED走字屏及车门开关指示灯,其开关门铃的扬声器位于信息显示区外
- 70系列车的车身侧面使用LED显示屏来显示列车前进方向,而80系列车不论在正面还是侧面,均使用方向幕进行显示[2];
- 70系列车的驾驶台设有ATO自动运行按钮,而80系列车除转配列车(下述)以外未采用ATO模式,因此未设置此按钮[3];
- 70系列车的车门玻璃为曲面玻璃(因为车门的上半部分稍向车内侧倾斜),而80系列车的则为平面玻璃[3];
- 70系列车的车内单个座位宽度为433 mm,而80系列车的则扩大至470 mm[4];
- 70系列车在车厢连接处设有LED显示屏,而80系列车无此设计[2];
- 70系列车的空调装置位于车厢两端,而80系列车的则移到车厢中部,以改善客室的舒适度[4];
- 70系列车仅在座位前方设置扶手吊环,而80系列车则在每扇车门附近都增设了四个扶手吊环[3]。
转配至长堀鹤见绿地线
2013年,今里筋线修改了运行时刻表,其上线列车减少1列,因此该款列车的第17编成经过改造后,更改编号为第31编成,于2019年3月正式转配至长堀鹤见绿地线运营,用作该线路的增备列车,并安装了适配该线路的ATO装置。改造后的第17编成在涂装上与70系列车相似,较多采用了长堀鹤见绿地线的浅绿色,侧面饰带为黄橙相间,车头左下方的8字形图案被更换为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的标志与英文“Osaka Metro”的组合。[6]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