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如意寺 (神户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如意寺(日语:にょいじ)是位于兵库县神户市西区栌谷町谷口的天台宗佛寺。山号是比金山(日语:ひきんさん),祭祀的本尊是地藏菩萨。
![]() ![]() |
沿革
根据《如意寺旧记》,在大化元年(645年)法道仙人因受到多闻天的教化,在栌的木头刻上地藏菩萨和毘沙门天[1],并开始祭祀,为寺庙起源。大化5年(649年),则成为孝德天皇的敕愿寺,成为“三级塔一宇钟楼堂二阶楼门二个镇守其外僧院廿四坊”的大规模堂塔伽蓝,并在仁寿元年(851年)由圆仁建立了文殊堂。虽然曾经历过荒废,诸寺庙建筑倾颓、暴露雨晒的情况,但在正暦年间(990-995年)由愿西尼(安养尼)中兴。[2]
传说法道是天竺飞来的仙人[3],兵库县南部一带散布有传说是法道开基的寺院。但是,此寺应该不是在法道草创传承的范围。在贞应三年(1224年)的〈延暦寺政所下文案〉中记载是由愿西圣人所建立,寺域有遍及东西16町南北12町[4]。另一方面,有关如意寺的最早文献是仁平2年(1152年)[5],辅以挖掘调查所见[6],实际的创建年代可能是在12世纪中叶。
贞应2年(1223年)废除了国役[7],在南北朝时代兴建了三重塔,室町后期建立了文殊堂。天文8年(1539年),因为火灾本堂、诸楼、法器皆被烧毁。此时期的院主一条院泉范立下修缮本堂的大愿招募香油钱,“经过道俗男女八万四千人五年的大愿成就”。寛文7年(1667年)成为东叡山宽永寺的末寺,到江户时代还有12坊院和朱印地43石余、年贡地80石余,境内被认为有遍及山林东西16町南北12町的范围[8]。
Remove ads
寺庙配置
本堂因老朽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完全解体,只保留了础石。最初创建的本堂和常行三昧堂(现在的阿弥陀堂)是二堂式的法界寺型伽蓝配置。或是有另一说法,从本堂遗迹东边所在的三重塔的前身法华堂起,向西所加建的常行堂、南边文殊堂的配置,推测是10世纪的愿西尼所创建的天台宗寺院的早期遗构[9]。
现在残留的阿弥陀堂、三重塔、文殊堂,3栋被指订为国家重要文化财。山门则是在离寺庙伽蓝配置较远的位置独立存在,从此可显示过往寺院地域领域的广大。山门内则安放有镰仓时代所作的塑像:金刚力士(仁王)像2尊(阿形・吽形)。
文化财
- 塑造金刚力士(仁王)像 - 镰仓时代
- 山门
- 宝箧印式塔
- 五轮塔 传平惟盛
-
阿弥陀堂(重要文化财)
-
文殊堂(重要文化财)南面
-
三重塔(重要文化财)
交通方式
- 神户市营地下铁西神・山手线 西神南站起徒歩20分
- 神户市营地下铁西神・山手线 西神中央车站搭乘神姫巴士13系统往“明石站”,约13分在“谷口”下车后徒歩12分
- JR神户线或山阳电气铁道 明石站搭乘神姫巴士13系统往“寺谷”,约19分在“谷口”下车后徒歩12分
周边
注脚
関连项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