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重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重塔,是东亚传统建筑中塔的一种建筑形式,也汉传佛教寺院供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舍利(遗骨)的一种佛塔建筑形式 佛塔的起源是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印度,当时的人为了祭祀佛舍利(释迦遗骨)因此建造了塔式的建筑。古印度的佛塔是原始覆钵式窣堵坡(半球形)的,但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转变成多楼层的楼阁建筑形式,再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4年9月18日) |
![]() ![]() ![]() ![]() |
传统上塔的层数多为单数,有三、五、七、九、十一、十三重塔等。现今在日本仍存有许多的木造三层塔建筑,中国与朝鲜半岛反而甚少留存。
中国的三重塔
早期中国的三重塔为佛寺中的建筑,自宋代以来,随着佛教世俗化,塔的宗性性逐渐减弱,出现了独立于佛寺外的塔,成为山水风景点缀的景观建筑及风水建筑。
中国在宋代之后的多层塔建筑大多可以登上顶层,三重塔也不例外。
朝鲜的三重塔
朝鲜半岛自三国时期从中国传入佛教以及佛塔建筑。
日本的三重塔
日本的木造三重塔以现代的观感而言并非3层楼的建筑,而只是一种为了支撑内部的梁柱所使用的复杂木制组合形式而已,因此普遍都是不能往上到高层楼的。 在日本各地的佛教寺院及神社等地常可见到木造的三重塔及五重塔,其中许多塔还成为当地的地标。除了木造塔之外,也有以石头、砖瓦或铁所建造的塔,近代材料技术进步,用钢筋水泥所建造的塔也陆续出现。现今已无木造的7层及9层塔留存。位于奈良县的谈山神社是少见的13层塔,但并不是楼阁形状,而是从第2层开始到第13层的屋顶都紧密邻接在一起,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空隙。
- 法起寺三重塔(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飞鸟时代建造,高约24米,是现存最古老的三重塔。
- 药师寺东塔(奈良县奈良市):奈良时代建造,高约34米,在奈良时代也是形态特别的塔式建筑,乍看之下会以为是6层的塔。
- 当麻寺东塔(奈良县葛城市):奈良时代建造。
- 当麻寺西塔(奈良县葛城市):平安时代建造。
- 净瑠璃寺三重塔(京都府木津川市):平安时代建造。
- 一乘寺三重塔(兵库县加西市):平安时代建造,日式建筑的三重塔。
- 安乐寺八角三重塔(长野县上田市):镰仓时代建造。
- 大法寺三重塔(长野县小県郡青木村):镰仓时代建造。
- 明通寺三重塔(福井县小浜市):镰仓时代建造。
- 西明寺三重塔(滋贺县犬上郡甲良町):镰仓时代建造。
- 兴福寺三重塔(奈良县奈良市):镰仓时代建造,高达18.4米。
- 常乐寺三重塔(滋贺县湖南市):室町时代建造。
- 向上寺三重塔(广岛县尾道市):室町时代建造。
以下所列出的是在明治元年(1868年)前所建造的木造三重塔(已列为国宝者除外)
Remove ads
- 立石寺(山形县、重要文化财)
- 妙光寺(新潟县、登录有形文化财)
-
明通寺塔(福井)
-
安乐寺塔(八角塔、长野)
-
三明寺(三重塔、爱知)
-
常乐寺塔(滋贺)
-
西明寺塔(滋贺)
-
清水寺塔(京都)
-
宝积寺塔(京都)
-
净瑠璃寺塔(京都)
-
灵山寺塔(奈良)
-
当麻寺西塔(奈良)
-
当麻寺东塔(奈良)
-
名草神社塔(兵库)
-
如意寺塔(兵库)
-
福生寺塔(冈山)
-
向上寺塔(广岛)
参考文献
- 长谷川周 “仏塔巡礼 西国编”、东京书籍、2000年12月、ISBN 4487795966。
- 长谷川周 “仏塔巡礼 东国编”、东京书籍、2000年12月、ISBN 4487795958。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