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孝烈皇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孝烈皇后(1510年代?—1547年),方氏,安平侯方泰之长女,明世宗朱厚熜第三任皇后直隶江宁[1]

事实速览 孝烈皇后 方氏, 姓 ...

生平

嘉靖九年(1530年),方氏经由选美入宫[1]。当时,明世宗即位十年,仍无子嗣。大学士张孚敬上言:“古者天子立后,并建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陛下春秋鼎盛,宜博求淑女,为子嗣计。”世宗从之。

嘉靖十年(1531年)二月二十五日,嘉靖帝谕大学士张璁曰:“朕奉章圣慈仁皇太后慈训,于选中淑女三十人内慎选九人,以充九嫔”[2]。三月初二日,册封淑女方氏、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与杜氏为九嫔[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并未提及这九位嫔各自的封号,但是综合《皇明典礼志》[4]、《礼部志稿》[5]等史料的记载,可知淑女方氏册封为德嫔,郑氏为贤嫔,王氏为庄嫔,阎氏为丽嫔,韦氏为惠嫔,沈氏为安嫔,卢氏为和嫔,沈氏为僖嫔,杜氏为康嫔

嘉靖十三年,世宗废张皇后,册立方德嫔为皇后。当时的制度是,皇后须行过庙见之礼,方为获得祖宗认可的正式皇后,而庙见只须拜谒内庙而已。世宗命礼臣议定庙见礼仪,群臣考据《礼经》庙见之文、《大明集礼》等制定仪典。册后大典中,世宗率方皇后拜谒太庙与世庙。三日过后,将方德嫔封后一事颁诏天下。次日方皇后受命妇朝贺[6]。嘉靖二十一年,世宗封方皇后之父方泰为安平侯[1]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帝、方皇后,以及张淑妃马贞妃等妃嫔都居住于西苑仁寿宫[7]。二月二十八日,册封张氏和马氏为时,册封仪仗队和执事官从紫禁城奉天殿出发,“由右顺门至迎和门”,进至二妃寝宫行册礼。礼毕,张淑妃与马贞妃“各具礼服于仁寿宫,候上服皮弁服,升座,皇后亦具服升座”,随后向嘉靖帝及方皇后行拜礼[8]。同年十月二十一日,西苑仁寿宫发生壬寅宫变王宁嫔曹端妃杨金英等十几名宫女意图用绳子及黄绫抹布杀死嘉靖帝。当日,司礼监张佐等人奉方皇后懿旨:‘好生打着问’。宫女杨金英述说本月十九日,王宁嫔与曹端妃在东稍间点灯时,商议说:‘咱们下了手罢,强如死在手里!’一旁的宫女杨翠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说:‘是!’杨玉香便前往东稍间,解下仪仗用的细料花绳,搓成一条绳子。十月二十一日卯时(上午5点到7点),杨玉香将绳子递给苏川药,苏川药将绳子递给杨金英拴套儿,一齐下手。姚叔皋掐着嘉靖帝的脖子,杨翠英对她喊说:“掐着脖子,不要放松!”邢翠莲将黄绫抹布递与姚叔皋,让她把黄绫抹布蒙在嘉靖帝的脸上。随后,诸宫女分工合作,邢翠莲负责按着胸前,王槐香按着身上,苏川药拿着左手,关梅秀拿着右手,刘妙莲与陈菊花按着两腿,姚叔皋与关梅秀扯绳套儿。知情的张金莲见事情不妙,去请方皇后来。方皇后前来后,姚叔皋打了皇后一拳,王秀兰负责打听消息,陈菊花吹灭了灯火。张金莲叫总牌陈芙蓉点灯,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却再次把灯吹灭。陈芙蓉便跑出去,喊来管事牌子,将各犯人抓捕[9]

万历年间出生的沈德符撰有《万历野获编》,此书说“故老相传,曹妃为上所嬖,孝烈妒而窜入之,实不与逆谋,然而宫禁事秘,莫能明也”,意思为有前朝年老之人说曹端妃深受嘉靖帝宠爱,孝烈皇后因嫉妒端妃而诬蔑她参与谋逆,但宫廷之事机密,无人能够确知真相[10]。而明末清初人毛奇龄所撰笔记《胜朝彤史拾遗记》则称壬寅宫变后,嘉靖帝受惊不能说话。孝烈皇后命令太监张左、高忠逮捕宫人,审讯查办,王宁嫔供称:“曹妃者,虽不与,然亦知之。”皇后于是传皇帝之命,将曹端妃及杨金英等十余人处以凌迟。嘉靖帝病愈后,本来很感激皇后的处置,但之后怀疑曹端妃是被冤枉,认为:“端妃,我所爱,宜无此心。”因此对皇后心生怨恨。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失火,众人请旨拯救方皇后,但嘉靖帝不同意,方皇后便崩逝,嘉靖帝事后哀悼曰:“后救我,而我不能救后”[11]。然而,以上说法未有任何确实史料证明,而且当代研究学者已证实《明史·五行志》所载“二十六年十一月壬午,宫中火”与《明史·世宗本纪》所载“冬十一月,壬午,大内火”的记载均有误,实为紫禁城外西北侧的大高玄殿发生火灾,而非紫禁城内发生火灾。杨爵《杨忠介集》中收录的几篇文章曾提到这次火灾,例如吴时来所著的《杨御史传》称十一月初五日晚上,大高玄殿发生火灾,火向四面扩散而无法靠近,嘉靖帝在火光中恍惚听到有人呼唤杨爵、刘魁魁、周怡三人的名字,于是便在次日将他们从牢狱中释放,而由天性所著的《杨御史传》则详细记载了火灾次日嘉靖帝下诏的内容,诏书提到这场火灾发生在戌时(晚上七时至九时),嘉靖帝在大高玄坛完成晚上的礼拜忏文后,稍作休息,当时负责法事之人正在值守,突然四面起火,围困之处有三十多人无法逃脱[12]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十八日,方皇后去世,嘉靖帝即日发丧,谕礼部曰:“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济难,冀同膺洪眷,相朕始终,不意遽逝,痛切朕情。其以元后礼丧之[13]。”此谕旨的意思是指方皇后曾经救嘉靖帝于危难之中,奉天命帮助嘉靖帝渡过难关,本希望与方皇后共受上天厚恩,相伴终老,不料她突然去世,嘉靖帝心痛不已,想以元后的礼仪为其办理丧事。其后,方皇后葬于永陵,赐谥号孝烈皇后。世宗笃信道教,又在嘉靖三十五年追谥孝烈皇后道号为九天金阙玉堂辅圣天后掌仙妙化元君,以表缅怀尊崇。世宗临终前,遗诏孝烈皇后祔庙合葬[14]。起初,方皇后神主祔于太庙第九室。

嘉靖帝死后,其子隆庆帝可能素与方皇后不睦,不遵其遗命,令改以不得嘉靖帝欢心的第一任皇后孝洁皇后为配飨祔庙。隆庆元年二月,孝烈皇后与孝洁肃皇后同日上尊谥,为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移神主弘孝殿[15]

弟弟方承裕在嘉靖中嗣安平伯加太子太保,又加少保。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出自《明史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