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宅口兴太宫

臺灣臺南市學甲區的廟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宅口兴太宫台湾台南市学甲区的一间庙宇,主祀为中坛元帅(当地庄民则称太子爷),陪祀则是虎爷将军,是旧时学甲十三庄学甲下社庄头中的宅口聚落角头庙。也因是属整个学甲47角头,故而在学甲慈济宫上白礁谒祖学甲刈香的两大活种中,也是基本参与庙宇之一,其在学甲慈济宫代表的选区为学甲下角选区。[1][2]

庙宇位置与行政区,在日本占据台湾时期,曾经与东竹围和为学甲七保,惟台湾光复之后东竹围又再行分出。另,在原先学甲在镇级城镇时属于百福里辖区,惟于2006年时学甲镇进行一次行政区域调整,将慈生里与百福里合并为慈福里。之后在2010年12月25日起台南县市合一,原来镇改成区级单位,并再度实施里邻调整,惟此次调整未再更动,故目前兴太宫仍位于学甲区慈福里境内。[3][4][5]

建庙沿革

兴太宫奉祀中坛元帅太子爷)有相当久远时间的历史,最远时日可追溯自乾隆年间(1736-1796年),当时既有李氏家族先祖,来台前便自大陆祖籍地泉州府同安县十七都山边乡唐北社,恭迎中坛元帅(太子爷)金身渡海来台并驻驾于宅口角,从来台至今己有二百余年。[6][2][3]

只是初始供俸时碍于各项生活环境因素,当时并无建庙予以奉祀神尊,仅仅是将元帅的金身轮流供奉于当科(年)的炉主家中,此情形一直延续到1974年初,当年由李氏族中耆老倡议建庙,并且又到族人们的一致认同,于是同年腊月开始动土兴建庙宇,且于次年(1975年)落成并立庙名为兴太宫,同时于十二月九日进行入火安座仪式。[7][2][3]

轶事

相较于其他一般聚落宫(公)庙的兴建,宅口兴太宫的情形较为其他庙宇迥异,原因是在宫庙的筹建委员全由李氏家族来担任,这种内部运作情形犹如是一座“家族”庙形式,同时在庄庙也是甚少见到的。此外,以铁牛车拖行的-“五虎平西艺阁,是一个相当具有特色的阵头,在学甲上白礁暨刈香科仪中,也曾获得信众喜爱的十大阵头之一。[8][9][10][7][11]

兴太宫及宅口的建庄与李氏先祖5兄弟有一段传说故事,兴太宫是清乾隆年间由李氏先祖迎请自大陆福建。而宅口建庄则缘起于大庙慈济宫酬神戏,起因为宅口的李阵等五兄弟强行要求庙公开演大戏,历经一段与苓仔寮庄民纷争之后,在宅口当地人劝说下,就定居下来保护当地居民,并且李家兄弟亦开出条件不必轮值慈济宫的炉主头家。[3][6]

李赐端是学甲当地知名的书法家,其为宅口角李的后代,而李是的墨宝也出现在学甲以及邻近城镇的一些宫庙之内,宅口兴太宫、下社仔白礁宫、山寮东明宫南鲲鯓后殿、佳里六安宫等庙宇都能看到李氏撰碑墨宝,在兴太宫庙内的作品则于两面墙壁上。此外,兴太宫的门神也是庙宇彩绘艺术名师潘岳雄所绘。[7][6]

Remove ads

图集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