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宜兰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宜兰街为台湾日治时期1900年至1940年间存在之行政区,在1900年的范围仅包含宜兰城周边地区,隶属于宜兰厅;之后在1920年10月随行政区划调整改隶属台北州宜兰郡,合并金六结庄、壮一庄,并将原有街庄改为大字;其范围包含今宜兰县宜兰市的民族联合里、民权联合里、新民联合里及中山联合里。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宜兰厅在1900年12月27日实施街庄整并,将宜兰街下的土名整并为巽门、艮门、干门、坤门。1920年10月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州厅制,宜兰街、金六结庄、壮一庄合并为台北州宜兰郡“宜兰街”,辖域内分为宜兰、金六结、壮一等3个大字,原土名则改为小字。
- 宜兰大字下有“坤门”、“艮门”、“巽门”、“干门”小字名。
- 金六结大字下有“金结”、“五结”、“六结”、“七结”小字名[1]
1940年10月28日,宜兰街升格为“宜兰市”;同时,宜兰郡壮围庄的壮二、壮三、壮四、壮七、七张及礁溪庄二结的一部分、辛子罕、一结还有员山庄的四阄、珍子满力并入宜兰市。


Remove ads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