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飞马座5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飞马座51(51 Pegasi),中国传统名称室宿增一[9],是位于飞马座的一颗类太阳恒星,距离太阳系约50.9光年(15.6秒差距)[1] 。1995年被发现有行星围绕该恒星公转,是继太阳系外,首个被证实有行星的恒星[10]。
Remove ads
该行星是由米歇尔·麦耶和戴狄尔·魁若兹共同发现的,于1995年10月6日在《自然》杂志中公布,他们在日内瓦天文台以多普勒侦测法来侦测。
Remove ads
关于恒星

飞马座51的视星等为5.49,使用双筒望远镜可直接观测,在无光害的环境中可以用肉眼看得到。它的编号来自于1712年约翰·佛兰斯蒂德提出的佛兰斯蒂德命名法,又名 HD 217044 及 HIP 113357,它的色球层表面温度大约是5571 K,属于黄矮星[11],其年龄估计61到81亿年,比太阳要年老,重量比太阳重11%,直径则是太阳的1.24倍,以及金属较多。光谱类型为G5V,属于核心正在进行氢核聚变的主序星。拥有较高金属量的恒星周围有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较高。1996年天文学家 Baliunas、Sokoloff 和 Soon 等人量测它的自转周期是37日[12]。
虽然在1981年的研究中怀疑飞马座51是变星[13],但自1977到1989年的观测中几乎没有发现它的色球层活动。1994到2007年进一步的研究也显示了它的色球层极少或无活动。同时飞马座51的低X射线辐射量让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在类似太阳蒙德极小期的状态下[2],这样的状态下恒星表面星斑数量甚少。
Remove ads
关于飞马座51的行星
1995年10月6日,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和戴狄尔·魁若兹宣布在飞马座51旁发现一颗太阳系外行星[10]。他们使用法国上普罗旺斯天文台的ELODIE摄谱仪以径向速度法发现该行星。同年10月12日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杰佛瑞·马西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保罗·巴特勒使用美国加州利克天文台的汉密尔顿摄谱仪确认了这项发现。
飞马座51b(51 Pegasi b)是首颗被确认在太阳系以外主序星旁发现的系外行星,当中“b”代表该恒星被发现的第一个行星,更多的行星会以“c”、“d”、“e”...来表示,它的非正式名称为柏勒洛丰。在发现了它以后,许多团队确认了它的存在并进行更多观测以了解它的性质,并发现它非常靠近母恒星,因此表面温度约1200°C,公转周期为四日,它的质量下限约为半个木星质量。该行星的发现引起多个争论,它与行星的近距离并不合乎已知的行星诞生理论,并引发了轨道改变的讨论。有说法指该行星可能处于毁灭的阶段。直到2012年都未在飞马座51旁发现其他的行星。
Remove ads
参看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