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对Google的批评

概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对谷歌的批评包括避税、搜索结果少、可能存在滥用和操纵行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编译的数据可能违反隐私、对搜寻结果和内容的审查、Google服务器的能耗以及传统的商业问题,如竞争、垄断和限制贸易。

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是一家美国的跨国公司,主要在互联网搜索云计算广告技术方面进行投资。Google主持和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和产品[注 1],利润主要来自其广告平台AdWords[1][2]。Google称其使命是“集成全球信息,供大众使用,让人人受益。”[3],但Google如何完成此使命引起了关注。大部分与各国电脑信息管理法律英语Legal aspects of computing相关的批评指出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

网页排名

可视量少且渐减

搜索结果号称从约百万项到百亿项,但为人所诟病的是,渐变成用户实际只能看到前100项~1000项,每一次用相同关键字看到的结果皆是与上次相近的一两百项,常不能满足用户所想找的信息,得转用其它搜索引擎[来源请求]

在2007年,奥地利研究人员观察到使用Google引擎“现实接口”(reality interface)的倾向。普通用户和记者往往依赖于Google搜索结果的第一页,并认为所有未列出的并不重要,或者仅仅是不存在的。研究人员说,“Google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现实主界面。确切地说,通过Google界面,用户得到的搜索结果通常意味着一种整体的印象。事实上,如果Google还集成了其他研究工具,人们只能看到可以看到的一小部分。”[4]

人为干预结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美国保守派一直质疑Google是否“针对”保守派媒体。特朗普认为Google篡改关于他的搜索结果,隐藏正面消息,只显示负面报道,96%的消息都来自反对他的“左翼媒体”。特朗普认为,Google能控制公众能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5];而根据《华尔街日报》披露,eBay在2014年流量急剧下降,导致ebay当年收入减少2亿美元。eBay考虑从Google撤出其大约3000万美元的季度广告支出。而Google最终同意提高被降级的几个eBay页面的排名[6]

搜索结果显示不当

2014年,欧洲法院发布了一项“被遗忘权”裁决,称如个人信息被认为不准确或不相关,人们可以要求Google等公司删除其个人信息。2022年12月,据报道,一间投资公司的两名经纪人要求Google删除他们名字的搜索结果,指搜索结果中多篇批评两人与公司的的网页文章内容不实。Google以不确定文章真伪为由拒绝,最终法院裁决两人胜诉。12月8日,欧洲法院裁定,Google必须从搜索结果中删除被确认为虚假或内容不实的信息。[7][8]

2022年11月以来,多场国际比赛将《愿荣光归香港》作为“香港国歌”在比赛现场上播放,引发争议。而《愿荣光归香港》是Google搜索“香港国歌”或“Hong Kong national anthem”最前列的结果[9],因此有外界指出,海外赛场的主办单位,接连出现播错国歌事件,与互联网搜索器的算法有关,促香港政府正视[10]。但Google对此回应称,由于搜索结果按算法得出,无法控制搜索结果,拒绝了香港特区政府的要求[11]。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对Google的这一决定表示“非常遗憾”,“伤害了香港人民的感情”,并与欧盟法院做出的判决比较,形容Google的做法是双重标准[12][13]。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坚定维护国歌尊严,并指出,互联网企业有义务向大众传递正确信息,而不是听任错误信息传播,误导民众。[14]12月15日,Google表示否认操纵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歌搜索结果,称正同香港特区政府联系,解释有关平台和移除政策的运作方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重申,互联网企业有责任向大众传递正确信息,尤其是在涉及国歌等关乎国家尊严的问题上。[15]

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当日,霍士新闻网报道,有选民反映在Google上搜索投票地点的结果有异常,搜索“在哪里可以投票给贺锦丽?”(Where can I vote for Harris?)会置顶给出投票信息,而搜索另一个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则没有这些内容。事后Google承认是“技术性错误”,并进行了修复[16]

Remove ads

审查

Google一直被批评其为遵守各国法律而审查搜索结果[17],最特别的例子是Google从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大陆经营。2017年7月,一篇被称为“Google的意识形态回音室”从内部流出,Google在第一时间开除了这篇备忘录的作者,被评论为对言论自由的控制[18]

重返中国传闻

2017年春季,谷歌内部启动代号“Dragonfly”(蜻蜓)的项目,可以自动过滤被中国防火长城屏蔽的网站。

一名谷歌团队成员,因不认同公司和政府合作“打压人民”,于是向媒体曝光有关计划。“Dragonfly”项目最终得到Google高管证实[19]。一些谷歌员工对公司的中国相关项目表达抗议,要求调职或辞职[20]。一千多名谷歌公司员工对谷歌为中国秘密开发审查版谷歌搜索引擎同样表示不满,联名写信要求公司扩大透明度,以便让员工了解他们所从事工作的道德后果。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马可·鲁比奥在看到谷歌计划帮助中国开发审查版的搜索引擎的报道后与另外五名来自两党的议员联名写信,要求谷歌公司做出解释[21]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曾在2011年到2014年间任谷歌亚太地区言论自由部门负责人的徐洛文在接受The Intercept采访时批评说,谷歌推出中国审查版搜索这一决定违反了广为接受的人权原则。他说:“中国近年来情况越来越恶化,不让步你就不能在中国立足。” [22]

包括国际特赦人权观察无国界记者国际笔会中国人权组织在内的14个世界主要国际人权组织联名致信谷歌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称谷歌为中国开发审查版搜索引擎是“谷歌在人权上的投降,令人担忧”,而且会导致公司“直接参与人权侵犯或在这个问题上难脱干系”,并表示“审查版搜索引擎将侵犯中国数亿互联网用户的言论自由和隐私权”[23]

美国副总统彭斯2018年10月4日在哈德逊研究所就美国政府的中国政策问题发表演说时也呼吁谷歌应立即终止“蜻蜓”应用的开发。他认为该应用将加强共产党的审查,并损害中国消费者的隐私[24]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董事长约翰·轩尼诗承认,谷歌如果回到中国市场将不得不违背公司的“核心价值”[25]

Remove ads

垄断市场

由于Google的市场份额在多个国家处于垄断地位,Google时常遭到所在地区政府的反垄断调查和罚款。

Google迫使其合作伙伴宏碁取消了在2012年9月公布阿里云OS操作系统智能手机的计划,Google高级副总裁安迪·鲁宾表示,宏碁与Android不兼容的“分支”不允许工作,因为宏碁属于开放手机联盟[26]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开发的阿里云OS,副总裁回应称阿里云不是Android的一个分支,并批评Android实际上不是开放的,它的应用市场被Google所掌管的Google Play完全控制。[27]

Google透过检查不同浏览器的署名,把Opera屏蔽在外,不允许Opera用户在Google+网站以外的网站使用Google+服务,包括YouTubeGoogle搜索。如今此项干扰已经取消[28]

2016年8月,俄罗斯联邦反垄断局以Google违反俄罗斯《竞争保护法》第10条“禁止企业法人滥用主导地位”,对Google处以4.38亿卢布(约合767万美元)行政罚款。2017年4月,反垄断局与Google签订和解协议,Google缴纳罚款并停止违反相关反垄断法的行为[29]

2017年6月,欧盟委员会以在Google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家服务Google Shopping为由对Google处以24亿欧元罚款[30]。这项罚款将作为欧盟整体预算,减轻成员国负担。2024年9月10日,欧洲法院驳回谷歌上诉。[31]

2018年2月,印度竞争委员会则认为,Google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照顾了自家的订票和旅行服务,因此要求Google支付13.6亿印度卢比,约合2117万美元的罚款[32]

2018年3月,法国竞争监管部门认定Google和Facebook主导了法国的在线广告市场,因此该机构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对Facebook和Google展开公开调查[33]。2019年12月20日,法国竞争管理局认定Google滥用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决定对其罚款1.5亿欧元,并要求Google整改[34]

2018年7月18日,欧盟宣布Google因迫使使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安装其应用程序,对谷歌罚款43.4亿欧元。这一数字超过2017年6月谷歌被罚24.2亿欧元的反垄断罚金纪录,创欧盟史上最大罚单。至2018年,全球80%以上的智能手机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35]。作为回应,Google将对欧盟的Android的设备制造商收取Google Play等Google应用授权使用费[36]

2019年3月20日,欧盟竞争监督机构作出决定,对谷歌在广告业务阻挠竞争对手的行为处罚14.9亿欧元。欧盟认为,谷歌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在与使用AdSense服务的第三方网站的合同中规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阻止谷歌的竞争对手在这些网站上投放搜索广告,这一举动违反公平竞争的原则[37]

2020年10月20日,美国司法部以Google垄断市场为由对Google发起诉讼,这是美国政府20年以来针对高科技网络公司最严厉的司法行动[38]

2020年12月17日,美国37个州和地区联手入禀法院控告Google垄断[39]

2021年随着塔利班再次获得阿富汗政权,谷歌暂时锁定了部分前阿富汗政府中使用谷歌服务的账号,公开资料显示前阿富汗政府有二十多个机构使用谷歌的服务器处理工作[40]

2021年5月,法国竞争管理局以谷歌滥用网络广告市场的主导地位为由对谷歌公司处以2.2亿欧元的罚款[41]

2021年7月7日,美国几十个州联手入禀法院控告Google在营运Google Store时违反反垄断法[42]

2021年9月14日,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决定对谷歌处以2074亿韩元的罚款,原因是该公司迫使智能手机制造商只能使用其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43]

2021年澳洲计划立法要求Google向当地新闻媒体付款,Google一度以停止对澳洲提供服务为要挟。2月Google与澳媒Seven West Media达成付费协议,被媒体认为Google对澳洲政府妥协[44]

2023年1月24日,美国司法部及包括Google总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亚州在内的八个州政府向Google发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违反《谢尔曼反垄断法》,滥用在数字广告业务领域的支配地位[45][46]

2023年8月4日,美国一个地区法官驳回了美国司法部和38个州的检察长发起的对Google的反垄断诉讼的部分指控。[47]

2024年8月5日,Mehta法官裁定谷歌行为非法,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谷歌花费数百亿美元,被指以确保作为搜索默认服务的提供商的主导地位。[48]

2024年9月18日,欧盟的普通法院裁定,撤销欧盟执行委员会对Google因滥用在线广告巿场主导地位的14亿9000万欧元罚款,认为欧盟评估犯错。[49]

2024年12月22日,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认为谷歌要求智能手机厂家优先预装谷歌搜索APP违规,违反《反垄断法》,并要求谷歌公司停止这类行为。[50]

2025年2月4日,因应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0%关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谷歌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

Remove ads

算法

YouTube生成搜索结果和推荐视频的算法因通过强化用户的既有信念来提升参与度,同时推荐更极端和不可靠的内容而受到批评。这些算法被认为推动了政治两极分化网络成瘾以及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暴力等问题。[51][52][53][54][55]Aviv Ovadya指出,这些算法不仅放大分裂内容,还激励其创作。[56]Sally Hubbard认为,作为垄断企业,YouTube和谷歌搜索产生的假新闻更多,因为市场竞争不足时,操控单一算法更容易推广有害内容。[57]

不当收集个人信息

2012年美国媒体披露,谷歌工程师马里厄斯·米尔纳(Marius Milner)在Google街景的汽车上安装了软件,汽车在驾驶时会自动接入WiFi热点并收集个人信息。联邦通信委员会调查事件,期间谷歌并没有配合政府调查,收到联邦通信委员会发出的罚单[58]

2017年10月12日一个使用Google Home mini的语音助理产品其用户,被发现其设备在听到“特定词汇”会自动产生录音档并进行云端上传,变相形成了窃听私人用户的用具引起争议,虽然Google事后单方面宣称已经更新,但是并公开未提出书面解释或是实际的产品检讨报告,所以最后问题不了了之[59]

2018年4月11日脸谱泄密风波,相关信息单位如苹果、Google等受到检查,尤其大型搜索引擎Google也被批评管理不当而导致其用户资料泄漏。[60]

2018年8月,Google被爆窃取用户位置信息,即便用户已经在隐私设置中关闭了位置记录,仍有一些Google应用自动记录带有时间标记的位置信息。该事件的爆出,遭到了美国当局和民众的强烈不满[61]

不当监控消费者生活信息,根据美国彭博社2019年2月12日报导,Google要求合作的设备厂商将用户的行为资料持续发送给他们,2018年开始Google要求设备厂商修改代码,不再被动由消费者下指令才获取信息,而是要求厂商主动持续回报设备状态,例如消费者看了那些电视频道、家中电灯及门锁状态。报导引述罗技等业者,这些厂商以侵犯用户隐私为由试图拒绝两家大厂的要求,但遭Google回绝。[62]

2022年1月6日,法国监管机构以Google和脸谱违反隐私规则,用户无法轻易拒绝上网痕迹被跟踪为由,对谷歌公司和脸谱公司处以2.1亿欧元罚款。[63]

2022年9月14日,谷歌涉嫌在韩国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并将此用于在线投放个性化广告,被罚692亿韩元[64]

其他

能源消耗

Google为了维持其服务器,而产生高的能源使用量一直被批评(不过可能只是指能源效率较低),[65]Google承诺将花费数百万美元来研究便宜、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并已在其山景城总部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66][67]

Go编程语言的命名

Google的编程语言Go的命名引起了部分人的批评,因为已存在编程语言Go!英语Go! (programming language)[68][69][70]

违规投放药物广告

2009年美国警方抓获了一名叫大卫·安东尼·惠特克的人,并将其判处了65年监禁的重刑。惠特克为了减刑,向美国政府举报谷歌帮着他卖假药。惠特克声称他曾经把无菌水当成类固醇药物出售,每瓶卖1000美元,而谷歌曾积极帮助他销售这种假药。美国政府于是把惠特克伪装成一位广告商,意图在谷歌网站上投放美国政府所禁止投放的医疗广告实行钓鱼执法。 惠特克起先试图在谷歌上投放美国政府禁止的固醇类药物广告,在被谷歌的审查程序拒绝三次之后,惠特克投放成功。随后他又投放了美国政府禁止的堕胎药、精神治疗药物的广告。同时惠特克把一个伪造的售卖合法药品的网站在谷歌上做推广,但是该网站隐含的链接可以跳转到售卖非法药品的网站。在完成诸多钓鱼行动后,美国政府开始收网。最终惠特克获得60年减刑,而谷歌被处以5亿美元的罚款[71][72]

参与美国军方项目

美国军方于2017年4月创建Maven项目,该项目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军方有效地处理空中无人机每天收集的大量视频片段。Google发言人称,它正在向美国国防部提供用于机器学习应用的 TensorFlow API 接口用于 Maven 项目。2018年3月,一些 Google 员工在内部邮件中分享该消息后,点燃了部分人的愤怒情绪。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双方的这次技术合作关乎机器学习发展和使用的道德问题。技术社区普遍担心军事和工业结合体,会被作为不正当杀人利器[73]。随着事情的发酵有近 4000 名 Google 员工在内部请愿书中表示反对 Maven 项目,要求 Google 立即停止合作并制定新政策,以防止未来再次参与军事任务。更有十余名 Google 员工通过辞职抗议 Google 与美国国防部的合作[74]。谷歌碍于内部压力,于2018年6月宣布2019年3月Maven项目到期后不再与美国国防部续约[75]

删除不活跃账户

2023 年 5 月,谷歌宣布将从 2023 年 12 月开始删除不活动的用户账户,理由是安全原因,并指出旧的和未使用的账户更容易被泄露。谷歌声称,"被遗忘或无人关注的账户通常依赖于可能已被泄露的旧密码或重复使用的密码,没有设置双因素验证,用户接受的安全检查也较少",同时表示谷歌 "没有删除YouTube视频的计划"。[76][77][78]

删除不活跃账户的决定引发了一些批评和反弹。这一决定背后所引用的安全理由受到了嘲笑,并被比作如果银行不安全,就应该烧掉银行的假设情景。[79] 此外,网络行动主义组织 "匿名者" 多次抗议删除不活跃账户的决定,称其 "苛刻",并称该决定将 "摧毁历史"。[80][81][82]

企业文化

2017年8月7日一名底下公司工程师在网上发表了3000多字关于女性不适合当工程师的言论,相关争议的言论让女性主义的群体群体激愤,并引发Google对其底下人员管理不当的潜在隐忧。[83]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