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尹金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尹金鼎(1923年11月20日—1961年11月6日),江西永新人,中华民国空军军官、飞行员,1961年11月6日担任飞行官搭乘P2V-7U执行“老鹰-119”任务时,在辽宁省新金县被高射炮击中机身,全体机员身亡。
生平
尹金鼎为江西省永新县人,生于1923年11月20日[1]。
对日抗战期间,尹金鼎于空军官校十九期特班毕业后前往美国受训,1945年返国时正好抗战结束,曾参与过徐蚌会战、八二三炮战[2]等大小战役,赴台后服务于嘉义、屏东等各机场[1]。白崇禧曾在一次宴会上亲自为尹金鼎剥香蕉皮作感谢[3]。
1960年,尹金鼎奉令调到空军总司令部情报署技术研究组,挂着少校军衔到南寮基地报到。当时他二十六期的学弟们已升上中校。[1]
在1960年到1961年间,尹金鼎与蔡文韬两少校多次担任同架P2V-7U的飞行官,从新竹基地、韩国群山基地起飞侦查,途中若遭MIG-17、Tu-4追击,便以投放干扰丝、低空迂回战术、电子干扰反制等战术逃脱,还曾被解放军高炮射击过,更有MIG-17于追击过程中失事,如驻兴宁空9师中队长张汉民撞山身亡、驻鞍山空1师中队长张福祯坠海失踪。[4]
在1961年10月6日,尹金鼎曾担任机长,带领飞行官周以栗少校、柳克鑅中校等人由广东阳江进入中国大陆,途中遭Tu-4机、MIG-17机拦截追击[4]。
同年11月4日,新竹第34中队尹金鼎又跟蔡文韬等机员搭乘编号E-119的P2V-7U,从新竹基地出发,执行“老鹰-121”电子侦查任务,深入中国大陆五个省区,飞行13个小时,降落美军在韩国的群山基地。然后同月6日晚上执行“老鹰-119”任务时,在大连城子瞳被锁定,401团探照灯部队和高炮部队在此埋伏[5],至18点55分探照灯一起开灯,照中目标,众高炮部队立即开火,尹金鼎等机员无人生还。[1][3][6][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高度评价此次战斗,总参谋长罗瑞卿亲赴战场慰问;解放军就近立碑埋葬P2V机组人员,便于日后亲属认领[10]。
殉职者除尹金鼎与蔡文韬外,还有叶霖、南屏、岳昌孝、张桂圃、朱振三、陈昌文、李惠、陈昌惠、梁伟鹏、程度、周迺鹏等十三人[3]。尹金鼎追晋为中校[1]。中华民国军方当时只是通报“失踪”,三十年后才证实已全数遇难[2]。

Remove ads
身后
坠机地点的村民因为物资缺乏,便把失事飞机残骸为材料,做成铝脸盆[2][6][8]。
文化大革命期间,尹金鼎等人的坟墓与石碑皆被破坏,结束后也没有恢复,之后事发地又过整地成为玉米田,当时安葬及立碑的位置已难以分辨[8]。
1992年,尹金鼎儿子尹之任代表美国公司到中国大陆洽公,在从北京飞往西安的飞机上读杂志时,发现是讲他亡父当年被高炮队击落的事件,因此泪流满面。接待的航天部附属公司副总许星耀见到后,就说家父便是参加这场战事的高炮队队长。[6]
1998年,尹金鼎遗孀杨昭荪与友人到丈夫的失事现场,也就是现在的大连市新金区碧流河口附近的山坡悼念,还挖当地泥土带回美国。当地一位姓孙的农村老人,把自己用残骸做成的两个脸盆之一送给杨昭荪。[2][6][8]

2012年11月22日,黑蝙蝠中队文物陈列馆展出“老鹰奋起与殒落”特展,内容为1961年“老鹰-121”与“老鹰-119”任务事迹,并邀请杨昭荪及长子尹之任等人出席[7]。
杨昭荪展出当日出借给馆方当时老人所赠的脸盆与她在当地挖的一把土[7],说:“这个脸盆见证了十三位空军官兵的壮烈牺牲,也是唯一留下的历史证物。回归尘土,入土为安,俱往矣,对与错,就留待历史评价吧!”[2]
Remove ads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