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黑蝙蝠中队文物陈列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蝙蝠中队文物陈列馆,位于新竹市文化局对面之一座军事文物陈列馆,为当年黑蝙蝠中队营区之原址。成立系借由小型的文物陈列馆,以表达对当年牺牲奉献、保卫国土的先辈们纪念之意,并结合当地社区作多功能使用,使后辈能了解当时的生活背景[1]。馆内规划出“大时代的故事”、“暗夜黑蝙蝠”、“超级任务”、“北斗七星下的勇者”、“队员生活剪影”之五个主题展区[2],展示当年军服、徽章、生活用品、军用品等[3],以及多媒体室与户外广场暨纪念造型墙之空间配置,成为一座多元性之文物陈列馆。
Remove ads
关于
黑蝙蝠中队,为1952年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西方公司”在台工作站与中华民国空军所合作之秘密侦察部队;于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冷战期间,空军桃园基地成立特种作战部队,配合美国中央情报局执行深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的低空夜间电子侦测与空投心战任务。[2]
1953年黑蝙蝠中队迁至新竹空军基地,1956年开始执行电子侦查任务。1958年1月正式对外使用“空军第34中队”名称,同年也开始使用“蝙蝠队徽”。由于该中队利用夜幕低垂执行任务,类似蝙蝠利用声波辨位飞行、昼伏夜出的习性,从此被称为“黑蝙蝠中队”。于1952年至1973年执行特种任务之期间,总计损失飞机15架、牺牲作战人员148人,为中华民国空军牺牲最惨烈的特种部队。[2]
馆舍设施


馆舍之建筑,系参考当年美军顾问团宿舍外观形貌所建造,包括地下、地上各一层,总楼地板面积约140坪。馆内除了收藏黑蝙蝠中队完整文史纪录,并结合周边社区居民共同使用,促使当地民众认识与了解其历史意义:[1]
勇者的心声
今天的的黑蝙蝠队员“真正打过的人没几个”,因为“活着的没几个”。曾任34中队队长的吕德琪,虽然也对队员惨烈牺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光荣感到遗憾,但是谈起对国家,对台湾这块土地的责任,当年的豪情依然不减“这就是我们军人,也就是我们单位的一分子应该尽的义务,应该做的事,没有怨言或是其他的想法,是应该做的事,好像是很平常的,我现在讲也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职责,他的责任,能够完成了,对我们自己本身是个交代,对我们职责是个交代,对国家也是交代,所以应该是一种本分的事,所以我说用不着太宣扬啦!
目前收藏黑蝙蝠文物约150件,文史资料每年将持续增加当中,并逐步解密黑蝙蝠中队之相关资料,为更多人去了解有关冷战时期的黑蝙蝠中队任务与英勇事迹[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