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尼罗尖吻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羅尖吻鱸
Remove ads

尼罗尖吻鲈(学名:Lates niloticus),俗作尼罗河鲈,是鲈形目尖嘴鲈科淡水的一个物种。它们在埃塞俄比亚界生物地理区广泛分布,生活于乍德湖刚果河尼罗河塞内加尔河图尔卡纳湖及其他河川流域,亦曾在埃及马雷奥蒂斯湖带微的水中被发现。其俗名包括African snook以及大量在非洲不同语言中的名字。

事实速览 尼罗尖吻鲈, 保护状况 ...

尼罗河鲈呈银色,带淡蓝色。它们有特别黑的眼,外圈呈鲜黄色。它们是最大淡水鱼之一,最长可达近2米,重达200公斤[1]

成鱼可栖息于湖中有充足含氧量的环境,幼鱼则被限制在沿岸或有屏障之处。尼罗河鲈是凶猛的掠食者,以鱼类(包含自己的同类)、甲壳类昆虫为食;幼鱼则以浮游动物为食。

尼罗河鲈后传入很多非洲的湖,包括维多利亚湖。该物种的引进常被当作入侵物种对本土生态影响的负面教材。世界保育组织IUCN)将尼罗河鲈列入最具危害的世界100大入侵物种之一[2]

虽为入侵物种,尼罗河鲈仍是很重要的食用鱼类,对水产业极为重要。

Remove ads

传入维多利亚湖

Thumb
被捕获的尼罗河鲈

尼罗河鲈在1954年由于经济(渔业和粮食)上的目的,被宗主国英国引进东非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的引进造成了维多利亚湖数百种的原生鱼类完全灭绝或接近灭绝,约有超过200余种维多利亚湖的特有鱼种由于尼罗河鲈的掠食和竞争而完全野外灭绝,只有少数种类仍饲养在北美和欧洲的水族馆,等待未来可能的复育工作[3]。由于过度捕捞,尼罗河鲈的产量也在减少中;这使得部分残余的原生鱼种得以有喘息的空间。原先尼罗河鲈以原生的慈鲷类为食,但由于食物多样性的锐减,目前尼罗河鲈主要以小虾和鲤科小鱼为食。

尼罗河鲈的引进虽然为维多利亚湖带来了生态上的浩劫,但也刺激了当地渔业的发展。在2003年,尼罗河鲈在欧洲市场的销售产值为1.69亿欧元。但渔业未来的展望仍不明朗;1990年代以来,尼罗河鲈的数量和产量由于过度捕捞(与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正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本土生态系统的改变也对当地的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大规模的捕捞业公司,由于尼罗河鲈的出口赚进数百万美元;当地原本的传统渔业,则逐渐没落或被取代,卖鱼所获得的收入多进了大公司的口袋,当地居民则没有能力消费他们的渔获[4][5]

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2004年纪录片达尔文的梦魇》(Darwin's Nightmare )探讨尼罗河鲈的引进所带来的破坏,包括由于鲈鱼出口从欧洲所购得的武器,加深了当地的冲突和贫困。

Remove ads

资料来源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