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上天后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上天后宫位于台湾台南市山上区,虽然名为天后宫,但所奉祀的主神并非天上圣母而是玉二圣母[1]。


沿革
据庙方说法,玉二圣母来自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五都天后宫,为该庙二妈.俗称(二娘娘),之后由住在晋江沿岸的义民迎奉金身随郑军来台~ 而在郑军来台后,有一部分到“北仔尾”(后改称国圣湖)垦地,并将玉二圣母(当时称二妈或二娘娘)供奉在当地! 后来据说驻军因玉二圣母指示南方有灵山三座而迁居“山仔顶”,再来有信士林雹在今庙址左前方搭建草舍供奉玉二圣母,奠定天后宫的开基[1][2][3]。
咸丰元年(1851年)信徒增多,乃有正式建庙之议[1]。光绪五年(1879年)因地震之故,庙宇受创,再次重建,次年(1880年)选择于现址上盖庙[1]。而在这次重建时,信徒自茄拔天后宫请来了“大妈”、从善化庆安宫请来了“三妈”[2]。
日大正元年(1912年)增建两侧厢房、翻修庙身,昭和三年(1928年)杨清桂、林阮坚、林阮昌三人主持重修[1]。而后在日治末期,为避免神像遭到破坏,信徒将神像藏起,另雕一尊神像来代替二妈受焚[2]。但后来二妈降下指示,要信众将该尊神像救回[2]。二次大战后,民国51年(1962年)再次重修,次年(1963年)完工,在隔年(1964年)举行清醮祭典[1]。这一年(1964年)也是玉帝下旨封称“玉二圣母”的时间[1]。
Remove ads
奉祀神明
山上天后宫奉祀的“圣母”,分成大妈、二妈、三妈、四妈和五妈等等,详见如下[1]:
传说
据庙方说法玉二圣母最早在商汤太康年间降世,脱离母胎就立即归神,后来在五代年间二度降世于普岩地区[注 4],于宋朝显化济世[3][2]。而后由于宋室南迁,玉二圣母的金身辗转来到福建省晋江第五都定居,最后信徒为其建庙,并定名为天后宫二娘妈[3]。
相传在乙未割台时,鬼仔潭[注 5]聚集盗匪,袭击山仔顶时将三美布庄管理人林生蕃抓了回去。他的两名儿子向玉二圣母求助,而后玉二圣母托梦给林生蕃,并显灵为一团火球指引他回家。盗匪发现后,又袭击山仔顶,将林忠印绑走并严加看管,结果又在玉二圣母帮助下脱困。盗匪们认为山仔顶有神明相助,不敢再来骚扰。[1]
另据说在1937年时,玉二圣母便指示庙方人员将庙中神像分散藏于庙中,再重新雕一尊神像放在庙中(目前为庙中天二妈),以避开之后皇民化运动的影响。而皇民化运动时,山上一带的庙宇神像多被集中烧毁[注 6]。[1]
另外又相传玉二圣母曾到麻豆社仔收服壁虎精。据说在1948年,麻豆社子(社仔)有人名叫方连波四处经商,有次患了怪病,恰巧有人向山上天后宫问神,二妈出坛时也派了一帖偏方给他,他服下后便痊愈。而当他回到社子时,发现当地人都得了怪病,即已婚妇女不怀孕,而青年男子却都大肚子。相当地神明祈求未得到回应后,方连波改请山上天后宫四妈到自家问事。结果得到此事得要请玉二圣母前来,才有办法处理,遂与山上这边约定好时间来处理。而到了当日,据说发现了一只躲在村边某树底下的蟾蜍,被玉二圣母乩身用七星剑一刺变成了壁虎。而后一神明指示将壁虎油炸,再叫众人喝下锅油。而得了怪病的人在喝下锅油,便痊愈了。而在社子天后宫那边所流传玉二圣母外出办事的故事,则另有版本。[1]
另外还有玉二圣母到大内区内庄处理井水变异的传说。某年内庄井水变黄,喝了会生病,居民讨论后请玉二圣母前来。后来在神明帮助下,用符水让水质变回原样[1]。另外庙方说法是大内发生瘟疫,乃因上天旨意要灭口,玉二妈不忍,表示要举行“过火”仪式,并将符令投入井中使井水变为清澈,阻止了瘟疫[3]。但事后玉二圣母表示这样做有违天规,必须要将神轿、金身放在庙内天井承受日晒雨淋,经七七四十九天后才可收起[1]。而据庙方说法,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于民国53年(1964年)8月下旨封称为“玉二圣母”[3]。
而除了玉二圣母的传说以外,该庙的玄天上帝也有收服猪公精的传说。相传在日治时期,山仔顶居民李直在结婚前发现原本要谢神用的猪公暴毙了,因当时规定不能吃死猪,所以李家人将死猪埋在大沟边竹丛下(山上国中东侧)。二次大战后,有林福生在大沟边耕田,发现牛只犁到刺竹脚附近便会惨叫且不敢前进,而后牛只更患病发狂。林福生遂向天后宫神明求助,得知有猪公精在作怪。在神明乩身做法捉拿猪公精后,众人在刺竹脚地下挖出一堆尚未腐烂的猪肉。之后玄天上帝指示将猪肉埋到南洲埔仔尾(山上区的公墓)掩埋,从此牛只病愈,当地恢复平静。[1]
相关庙宇
山上天后宫的分香、分灵庙宇如下[4]:
另见
外部链接
注释
参考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