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峨仑庙

臺灣三山國王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峨崙廟map
Remove ads

24.311707°N 120.8261775°E / 24.311707; 120.8261775

事实速览 峨仑庙, 基本信息 ...

峨仑庙,是位于台湾苗栗县卓兰镇新厝里的三山国王庙,为该镇的信仰中心。

沿革

此庙香火为詹姓客家人所带来[1],庙碑记载创建于道光癸未年(1823年)[2]。1927年、1975年经两次修建[3][4]。其正殿曾获苗栗县政府民政局长古镇清赞誉是台湾第二代寺庙建筑中之代表作[5]。今庙址位在于卓兰镇中山路12号[3][4],属于新厝里[6]

1995年8月,庙方召开代表大会,商讨庙宇多年未予整修、严重漏水、缺少停车场等问题,决议计划该年11月原址重建,兴建包括庙堂、老人活动中心、以及地下停车场在内的三层楼建筑物,所需经费约七千余万元,以镇长张明丰担任重建委员会主任委员[7]。1996年11月7日,卓兰镇代罗东松在代会中,首先质问镇长张明丰担任峨仑庙改建委员,又表示旧庙建筑雕工纹饰甚有保存价值、地方保存呼声也很高,要求公所民政课应转请峨仑庙管委会召开信徒大会,就应否拆除改建进民意调查[8]。同月13日,庙方管理委员会主委林文庆回应前来关切的民政局长古镇清时解释,原先一楼的大殿将予以拆解,于三楼重组复原,以保存古迹[5]

1997年12月1日,镇代詹润杰成立护庙后援会,呼吁镇民参加连署反对[3]。次年,主任委员胡明星在2月3日表示,由于地方赞成与反对重建寺庙的力量相当,决定暂停寺庙拆除重建[4]。之后依然改建,记者认为虽美轮美奂,但了无古味[9]

Remove ads

祭祀

Thumb
昭和四年(1929年)铜钟

以奉祀三山国王为主神的此庙是卓兰的信仰中心外,配祀神农大帝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太子爷城隍爷[9]。信徒主要在卓兰镇的新厝、内湾、上新、丰田、苗丰等里[6]

庙方在日治时期开始举办正月十六日的绕境[6]。附属于庙方的卓兰仙先师会,香火来自东势巧圣仙师祖庙,农历正月初七先举行简单的鲁班先师华诞[10]。正月十一,庙方会请北港朝天宫新竹城隍庙彰化南瑶宫的神像前来,在元宵节当天举行谢神祭奠,次日先往卓兰观光果园最多的内湾里绕境,再到苗丰、西坪等里的山区,最后回到市区[9]。卓兰仙先师会也会一同出轿绕境,其武轿出巡属日本系统,众人穿短裤、绑头巾,目的在于巡视各地建筑是否完好、稳固,因民间信仰有巡过的房子住起来将更安稳[10]。至正月二十一,庙方举行送神回銮[9]

年尾举行收冬戏时,庙方会恭请卓兰镇各地的土地公神像摆于神桌看戏[11]。原先的樟木大神桌是日治时期由两位木工所制,已在1994年12月25日遭窃[12]。 

Remove ads

庙钟

庙中有一口铸有“峨仑庙”字的铜钟,据老一辈说法,往昔峨仑庙不敢敲此钟,是惧在大安溪上游的原住民会出来猎人头,也怕对面的吊神山会崩塌下来,甚至庙会酬神演戏,也不敢演歌仔戏一类的大戏,只敢演如布袋戏的小戏[2]。昔日开垦时就发生原汉冲突,而战后为死难者建立军民庙[13]

1941年,战争资源缺乏,日本政府征收台湾各地民间铜铁器具。日本人令当地人詹立火、詹德森、詹金树及詹昭顺将此钟抬至二十多公里远的大湖郡役所(今苗栗县大湖乡大湖警分局)。后来钟就此失踪多年。一日,老庙公张立春前往大湖探望友人,行经大湖警分局时,意外瞧见铜钟在分局后院二层楼高铁塔架上,作为火灾示警之用。他返回卓兰奔走相告,但地方人士和寺庙管理委员不知何故,未即刻办理此事。后来张立春临终之时,特别嘱咐儿子张义芳,定要把庙钟索回。[2]

Thumb
钟为京都三条小桥藤田三法堂所制造。

8年后,1981年底,家住庙后的徐永富从庙祝张义芳得知此事,便与卓兰镇代会副主席徐永治到大湖警局交涉,说服警方说钟上的庙名为卓兰独有,不可能是其他同名庙宇。警方因此要由庙委员会提出申请函,经警局批准,约定日期前来运回。卓兰人担心大湖人抗议,或其他突发事情,便于约定日期的前天由徐文治、徐永福及刘金标三人代表,开车直驱大湖,早一日运走古钟,当天已有十来位大湖人前来关切,之后总算顺利返回乡里。在翌日举行平安大拜拜时敲响,还有彰化来的信徒为一睹盛典已于前夜先赶到。[2]

1999年12月31日晚,苗栗县政府在苗栗市新东大桥举办千禧年跨年活动,就由县长傅学鹏敲响该钟作为千禧钟[14]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