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岚山森林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岚山森林铁路为一座位在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山区的林业铁路运输系统,该森林铁路的2号索道曾是全球最长的林业用索道,并且该铁路所在的太鲁阁林场曾是台湾东部三大林场之一[1],当前该座森林铁路系统已停用废弃。[2]
沿革
岚山森林铁路最早是在台湾日治时期1943年(昭和18年)由当时的南邦林业株式会社进行山区林业开发,并且隶属在该公司旗下的花莲港支社。最早的岚山铁道是于花莲港支社正式开采的两年后进行铺设,总长6公里。[2][5]
南邦林业株式会社持续经营岚山,直到战后移交林产管理局[6]:205。
二战结束后,因接收不及,太鲁阁的森林伐采仍由南邦林业株式会社继续经营[6]:205。直到1946年(民国35年)9月后,行政长官公署农林厅林产管理委员会才接收,岚山森林铁路也包含在内一并移交,并改名为花莲港山场[6]:205。1947年,林产管理局成立,太鲁阁林场被暂划为隶属于太平山林场之下的太鲁阁分场[5][6]:205[7]。
1948年(民国37年)太平山林场太鲁阁分场正式独立为太鲁阁林场。[5]
1951年(民国40年),太鲁阁林场计划开辟新路线,于隔年1952年(民国41年)完工,一共兴建有总长9.5公里,并正式命名为太鲁阁主线的铁道,以及长1.4公里的支线。此外也兴建一条连接位在佐仓的木材存放场至台铁台东线与林场之间的铁路路线(长3.7公里)。[2]
1951年(民国40年),由于佐仓的木材存放场腹地过小,加上砂婆礑溪的桥梁时常损坏,经太鲁阁林场重新检讨后进行改线计划,平地铁道不再过溪,改由太昌兴建1.5公里路线至新建的新1号索道著点。[8]
而新1号索道著点往山区前进至岚山工作站的新线上共有架设3条索道,于1956年(民国45年)5月完成,其中,三条索道的斜距依序分别为1,560、1,600、1,400米,新2号索道更号称“东亚第一长索道”。[2][1]
1960年(民国49年)后,太鲁阁主线继续延伸扩建,最终延伸总长为42公里。[2]
1977年(民国66年)以后,台湾省政府实施“台湾林业经营改革方案”,将台湾的森林经营改以多目标的保育与利用为前提,而使得伐木业务逐渐减少,当时的哈仑工作站也开始结束伐木业务,改以造林为主。于1989年(民国78年)7月岚山工作站正式裁撤并且连带的岚山森林铁路也结束营运使用荒废至今。[2][1][8]
2019年(民国108年),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有意斥资廿一亿元再生,并于同年2月于所在地水源村召开公听会[9],预计同年8月底完成可行性评估[10];同年8月16日,水源村进行部落咨商同意权行使会议,由秀林乡公所代为召开,经部落咨商会议结果为赞成开发岚山索道[11]。
设施
美国制造,以煤炭为燃料,运转整备重量18吨,制动机具有手刹车及空气刹车两种,发动后可牵引重量95公吨,为世界上甚少见会爬山的机关车。
日本制造,以汽油为燃料,最大马力为50匹马力,总排气量1600立方公分,总重量45吨,发动后可牵引10节小台车,载重量40公吨左右,服务于木瓜林区管理处约30年(包含岚山、哈仑、林田山的森林铁路),1980年(民国69年)6月30日后停驶。
- 台车
- 岚山工作站
岚山工作站设置于太鲁阁主线5.4公里处,站内设置有林务局行政单位、机械工厂、小型的制材厂以及林务局聘雇伐木工之宿舍区,总驻扎人员至正式裁撤前约有50多名工作人员及行政人员[2],总占地面积约2公顷。[15]
相关图片
-
岚山森林铁道废弃机械构件
-
岚山铁道废弃火车头
-
岚山铁道废弃火车头
-
岚山铁道废弃火车头近照
-
新一号工寮附近的索道机关
-
新一号工寮附近的索道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