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伦轻机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伦轻机枪(英语:Bren light machine gun,旧译“勃然机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军队装备的轻机枪,用来取代一战时期的刘易斯机枪。布伦轻机枪经过苛刻的测试,良好的作战能力使得它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该枪与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枪一样,能够为步兵提供压制和支援火力。布伦机枪于1950年代末期逐渐由L7通用机枪取代。
Remove ads
设计

布伦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布尔诺兵工厂所设计的ZB vz. 26衍生型。1930年代,ZB26参加了英国的新型轻机枪招标,该枪于1933年被英国军方选中,之后英国取得ZB vz. 26的生产执照,并根据英国军方的要求改进,从而衍生出布伦轻机枪。布伦跟ZB vz. 26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动式及开膛待击工作原理,枪管下方备有气体汽缸及气体活塞,枪机采偏转式闭锁方式,即利用枪栓后端的上下摆动来完成闭锁。由于弹匣插槽位于机匣的上方,故弹匣是从顶部安装,射击后弹壳会从机匣正下方抛出。为了防止弹匣妨碍瞄准,其机械瞄具倾于枪身左侧。与ZB vz. 26的其中一个主要分别在于:布伦轻机枪的口径改为英国军队的.303不列颠(7.7毫米)。为了适应英国军队使用的有底缘步枪子弹,供弹具改为30发容量的弧型弹匣。另外缩短了枪管与导气管,并取消了枪管散热片。
布伦轻机枪在导气管前端有气体调节器,设4挡调节,每一挡对应不同直径的导气孔,可调整枪弹发射时进入导气装置的火药气体量。供弹口、抛壳口及拉机柄等机匣开口处均装有防尘盖。提把与枪管固定栓的设计可有利于快速更换枪管。此外,布伦还装有两脚架,亦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以提高射击稳定性。
Remove ads
历史
1935年,英国正式将ZB26的改良版列装为制式装备,并从捷克斯洛伐克购买了该枪的生产权,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制造,1938年开始投产MK I型,并命名为“布伦轻机枪”(Bren LMG),英国军方习惯简称“布伦枪”(Bren Gun),“布伦”(Bren)的命名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生产商布尔诺公司(Brno)和英国生产商恩菲尔德兵工厂(Enfield)的头两个字母组成。布伦轻机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量装备英联邦国家的军队,1941年生产改良版MK II型,1944年则再推出MK III型及MK IV型,主要提供军方作为班支援武器来使用。[1]布伦轻机枪由两人操作,有时会受一名上等兵(Lance Corporal)指挥而组成步兵班中的“机枪组”(gun group),班组的剩余部分称为 “步枪组”(rifle group)。机枪手负责移动及发射机枪,装弹手则携带备用弹匣、枪管以及工具包。[2]一般情况下,射手会使用布伦轻机枪自带的两脚架并采用卧姿进行射击。[3]
另外,口径改为7.92×57毫米的布伦轻机枪曾装备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由于这些改为德式口径的布伦轻机枪由加拿大制造而当时被中方译为“勃然机枪”,因此在枪身刻上“七九勃然加拿大造”的字样。
而由于性能可靠及相当出色,二战结束后众多英联邦国家的军队继续装备布伦轻机枪,后来英军把其布伦改膛为7.62×51毫米北约口径继续服役,并命名为“L4”,于1957年开始提供军方使用,改膛后的衍生型包括L4A1—L4A7等七种版本。
Remove ads
二战时期生产资料
布伦轻机枪由多间不同工厂生产,包括:
衍生型


1937年9月,英国基于ZB vz. 26开发的原型布伦轻机枪。
- 孔型后照门
- 枪托垫板令肩射更舒适
- 枪托加装后置握把
- 后置握把可折叠
1941年英国军方把Mk I型作少量改进的版本,只生产了少量试验型。
- 折叠式孔型后照门
- 移除后置握把
- 轻量化两脚架
- 轻量化握把
1944年由恩菲尔德兵工厂制造的轻量化短版本,提供英军的东线部队及伞兵部队。
1944年的Mk II改进版本。

1958年,北约各国统一步枪弹的制式口径,英国将布伦轻机枪重新设计改进成L4轻机枪系列,以适应北约制式7.62×51毫米NATO步枪子弹,并改为使用30发容量弹匣。
原打算用于取代维克斯机枪(Vickers machine gun)的弹链供弹测试版本,但因并非7.62×51毫米口径而没有采用。
用户




阿富汗
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
巴巴多斯
比利时
伯利兹
博茨瓦纳
保加利亚
加拿大
中非
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塞浦路斯
捷克斯洛伐克
丹麦
刚果民主共和国
埃及
自由法国
法国
冈比亚
德意志国
加纳
希腊
圭亚那
英属香港[4]
印度
印度
印度尼西亚
爱尔兰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约旦
肯尼亚
莱索托
朝鲜
韩国
老挝王国
利比亚
卢森堡
马来西亚
毛里求斯
缅甸
尼泊尔
荷兰
新西兰
挪威
巴基斯坦
菲律宾
波兰流亡政府
罗得西亚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新加坡
南非
苏联
斯里兰卡
苏里南
斯威士兰
坦桑尼亚
汤加
泰国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乌干达
英国
美国
委内瑞拉
越南
南斯拉夫王国
津巴布韦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相关条目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