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兰妮 (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兰妮》(英语:Britney)为美国歌手布兰妮·斯皮尔斯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于2001年11月5日透过Jive唱片公司发行。与前两张专辑《爱的初告白》(1999年)跟《爱的再告白》(2000年)的青少年流行风格不同,斯皮尔斯在本作中明显尝试融入更加成熟的声音。专辑的风格主要为流行跟节奏布鲁斯,当中亦受到舞曲风格影响,并包含迪斯科、嘻哈与摇滚乐等元素。歌曲的歌词亦涉及成人以及性等主题[1]。专辑迎来大量制作人参与制作,其中包括马克斯·马丁跟拉米·雅各布[2]。斯皮尔斯亦参与专辑6首歌曲的创作,被认为在专辑中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
专辑于发行前后获得主流乐评家褒贬不一的评价,其中包括称赞专辑比起以往作品进步,但亦有批评她更加挑衅的形象。专辑发行首周以745,750张的销量空降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冠军位置。这使斯皮尔斯成为第一位前三张录音室专辑皆空降榜单冠军的女歌手,此纪录随着她第四张录音室专辑《流行禁区》(2003年)发行而延续。斯皮尔斯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展开她第四次巡回演唱会《梦中梦巡回演唱会》,以宣传专辑。专辑于《第45届格莱美奖》(2003年)获得“最佳流行演唱专辑”的提名[3]。
《布兰妮》一共发行了六支单曲。主打单曲《爱情奴隶》打进全球多国排行榜的前10位,但最高只登上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第27位,成为斯皮尔斯首支未能打进该榜前10位的专辑主打单曲。《过度保护》跟《少女已过,熟女未满》分别作为专辑的第二支跟第三支单曲发行,皆打进全球多国排行榜的前10位,而前者的黑暗之子重混版则最高登上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第86位。《少女已过,熟女未满》以及其后的单曲《我爱摇滚乐》、《期望》(仅在法国限定发行)以及《男孩》皆未能打进美国《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然而除了《期望》外,其他单曲亦打进全球多个国家排行榜前10位。《布兰妮》于全球一共售出超过1,500万张[4]。
Remove ads
发行背景
“这是我首张真正投入时间创作的专辑,所以当我真的听着整张专辑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更加特别。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世上最好的词曲作家,但我在创作时获得很多乐趣,我亦希望自己能够成长并变得更好。”
斯皮尔斯提及她在《布兰妮》的创作经历[5]。
2000年5月,斯皮尔斯发行了她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爱的再告白》[6]。她与罗德尼·杰金斯、奈杰尔·迪克跟马克斯·马丁的制作人在专辑上合作[7]。《爱的再告白》发行后获得国际性的商业成功,并空降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的冠军位置[8]。
在录制下一张专辑的时候,斯皮尔斯希望“它能得到更年长的一代注意”,并补充她“需要改变它,并祈求大众认为它很酷”。她指出选择以自己名字为专辑取名的原因是作品的内容主要在描述她本人。斯皮尔斯为专辑录制了23首歌曲,其中不少歌曲为她与协作人布莱恩·基洛夫跟乔什·施瓦兹共同创作。她补充自己参与专辑的创作跟定义它的主题使专辑“显得更加特别”,并提到自己想作为词曲作家“成长并变得更好”的展望[5]。
斯皮尔斯跟大量制作人于专辑上合作,包括流行同僚马丁与她当时的恋人贾斯汀·汀布莱克[5]。她提到自己最初在与蒂姆布莱克工作时感到“尴尬”跟“紧张”,但其后适应了并录制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声乐[9]。斯皮尔斯亦与嘻哈制作人罗德尼·杰金斯跟海王星合作,令专辑变得“更加脏乱跟放克”。她亦原本跟米西·艾略特与提姆巴兰共同录制歌曲,但其后因档期问题而导致合作告吹[10]。
Remove ads
音乐与歌词
《布兰妮》是一张受舞曲风格影响的流行跟节奏布鲁斯专辑[1][11][12]。专辑以主打单曲《爱情奴隶》作为开始。该曲受城市曲风影响,并带有中东风情[13],以及充斥情感上的气声[14]。歌曲亦被拿来与Vanity 6的《Nasty Girl》作比较[15]。斯皮尔斯评论歌曲的歌词为“关于自己只想外出,忘掉自我地跳舞并享受美好时光”[16]。《过度保护》主要为欧洲流行风格,歌词提及一个已经对被操纵感到疲累的女孩[11]。《孤独》的歌词提及一个女孩想要从被欺骗跟操纵的浪漫关系中得到解放[17]。歌词被认为是珍妮·杰克逊歌曲《What About?》的青少年版[14]。《少女已过,熟女未满》是一首软式摇滚钢琴抒情曲[14],由英国创作歌手蒂朵跟马克斯·马丁后拉米合写,讲述青少年女孩在青春期中经历的问题[18]。《男孩》包括节奏布鲁斯与嘻哈风格[19],被《娱乐周刊》的大卫·布朗批评为“80年代珍妮·杰克逊的廉价版”[11]。《期望》受到迪斯科风格启发[20],以女性间的友情跟情谊作为主题[21],歌曲的迪斯科风格让人想起麦当娜的《假日》跟凯莉·米洛[22]。
斯皮尔斯的《我爱摇滚乐》为翻唱歌曲,其中最著名的版本为琼·杰特与黑心乐团版,斯皮尔斯的翻唱版在原本硬式摇滚的曲风下加入了流行摇滚风格[23]。《灰姑娘》讲述一个女孩离开了未能欣赏自己在关系付出努力的恋人[24]。在《让我去》中,斯皮尔斯提出希望被作为成人般看待并相信,让她发表自己的见解[25]。《夸张的爱》讲述斯皮尔斯感觉到将会“完全像电影般”发展的浪漫爱情关系[26]。专辑倒数第二首《你带我去的地方》亦有着相近主题,讲述她在情感上得到满足的关系中获取的喜悦[27],歌曲充满中东风格的响声、大量电子节拍以及鼓点[13]。《当我发现你》为专辑部分版本中的倒数第二首歌曲[28][29][30]。斯皮尔斯在这首Electronica风格歌曲中告诉自己已经从在根本上反映出自己的灵魂伴侣找到“最深厚的爱”[14]。专辑以《是我会怎样》结束,斯皮尔斯当时的恋人贾斯汀·汀布莱克参与了歌曲的创作跟制作,斯皮尔斯在歌曲中唱出一个男生必须“找到(她)并成为(她的)男人”[31]。
Remove ads
发行单曲
《爱情奴隶》于2001年9月24日作为专辑的首波主打发行[32]。歌曲由查德·雨果及法瑞尔·威廉姆斯共同制作。歌曲的音乐录像带由知名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负责拍摄[33],并于《2002年MTV音乐视频大奖》获3项提名[34]。歌曲于《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登上最高第27位[35],并于英国单曲榜空降第4位[36]。
《过度保护》作为专辑第二张国际单曲以及美国第三张单曲发行。歌曲的“黑暗之子”重混版本于《公告牌》百强单曲榜登上最高第86位[35],而原始版本则于英国单曲榜登上最高第4位[36]。歌曲获《2003年格莱美奖》提名“最佳女性流行歌手”。歌曲的原始版本与“黑暗之子”重混版本分别拍摄了不同的音乐录像带[37]。
《少女已过,熟女未满》作为布兰妮同期上映的电影宣传曲以及专辑第二张美国单曲发行。歌曲于《公告牌》榜外单曲榜登上最高第2位[35],代表未能进入百强单曲榜的第2位,并于英国单曲榜登上最高第2位[36]。
《我爱摇滚乐》作为专辑第四张欧洲单曲发行,因此未有进入美国榜单,但于英国单曲榜登上最高第23位[36]。《期望》作为专辑第四张法国单曲仅于当地发行,并于法国单曲榜登上最高第38位[38]。《男孩》作为专辑最后一张国际单曲发行,于《公告牌》榜外单曲榜登上最高第22位[35],并于英国单曲榜登上最高第7位[36]。
宣传活动

2001年1月28日,斯皮尔斯于《第三十五届超级碗》的中场秀上演出[39]。不久后,她参与了《互动全方位》的录影,并提到有关新同名专辑的消息[40]。9月6日,她首度在2001年《MTV音乐视频大奖》的颁奖典礼上表演专辑首波主打单曲《爱情奴隶》。在舞台上,斯皮尔斯被一条巨型蟒蛇缠绕着全身,许多她身边的人,都不断的告诉斯皮尔斯,这个表演太危险。4天后,她于《萝丝欧唐纳秀》上表演了同一首歌曲[41]。原订在9月13日于澳洲的表演以及新闻发布会因活动前夕发生美国九一一袭击事件而宣布取消,原因为其本人认为在这个时间举行发布会是不恰当的决定[42]。一个月后,斯皮尔斯于《杰哥戽斗秀》进行了表演[43]。11月,斯皮尔斯于米高梅大酒店花园体育馆举行首次HBO特别演唱会,并原订与《大家来跳舞》的原唱者雪儿一同合唱,但最后因后者的档期问题而告吹[44]。
12月,她在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2001年公告牌音乐奖》上表演[45]。2002年1月,她在《2002年全美音乐奖》演唱了歌曲《少女已过,熟女未满》[46]。同月,她在英国《法兰克·斯基纳秀》以及澳洲周六秀进行访问[47]。2002年2月,她首次主演的电影《穿越乡间路》正式上映,使她同时地宣传专辑与电影[48]。2月2日,她作为嘉宾参与《周六夜现场》的录制及表演歌曲[49]。一星期后,她于《NBA全明星赛》及《杰哥戽斗秀》演唱了歌曲《少女已过,熟女未满》。她同期亦于美国《2002年格莱美奖》以及德国《想挑战吗?》等节目亮相演出[46]。
2001年11月,斯皮尔斯于哥伦布开始她的《梦中梦巡回演唱会》首站演出[50],并在2002年7月于达拉斯举行最后一站演出[51]。2001年11月20日,在专辑发行不到三星期之内,发行了《2001影音全纪录》。此影音作品收录了几支早期的音乐录像带、制作花絮、商业广告以及现场演出[52]。作品发行后旋即登上美国公告牌音乐录像带排行榜榜首[53]。
Remove ads
专业评分
《布兰妮》在发行前后获得主流乐评家好坏参半的评价,乐评网Metacritic根据13主流评价对此专辑评分58/100分,评价属于褒贬不一[54]。AllMusic的史蒂芬·托马斯·艾尔维恩给予专辑正面的评价,指它虽然不是一张完美的作品,但斯皮尔斯凭着找到并改进自己的声音,以创造出她迄今最好的专辑[1]。他亦认为专辑足够证明当1999年至2001年这段青少年流行现象时期流逝后,斯皮尔斯会知道该怎样做[1]。《公告牌》亦给予专辑好评,指“斯皮尔斯以她的第三张专辑勇敢踩上所谓的钢线-尝试完成一边取悦她众多青少年歌迷,一边迈向成为成人歌手的必要步伐这项困难任务”[56]。《Dotmusic》的克里斯·希特指从专辑中能够看出斯皮尔斯拿起别针毅然刺破她的青春泡沫,他亦称赞专辑是斯皮尔斯交出最好的作品,但真正的试练仍未来到[22]。《新音乐快递》的泰德·凯斯勒认为这是一张“成年专辑”,并以珍妮·杰克逊的《控制》跟专辑作比较,指斯皮尔斯在音乐跟歌词上都跟杰克森的专辑一样凭着大量统治夜场的流行歌曲散发她的女人味[12]。
《影音俱乐部》的斯蒂芬·汤普森抨击这张专辑,认为专辑的歌曲“并不好听易记”,并指斯皮尔斯“凭着自己激发了不是作为女孩或女人的成熟愤怒”[55]。《娱乐周刊》的大卫·布朗恩认为斯皮尔斯的转型是正确的尝试,指少男少女终有要成长为成人的时刻,但认为专辑在打保守牌与迈出新尝试步伐之间摇摆不定[11]。他亦指当斯皮尔斯解放的时候,便让这张专辑变得生动起来[11]。《PopMatters》的妮基·特兰顿认为从专辑能够看出斯皮尔斯正在尝试,至少她在测试自己的音乐多样性[14]。然而特兰顿觉得就像斯皮尔斯在歌曲里所说的一样,她仍然需要时间作为女人跟歌手去成长[14]。《偏锋杂志》的萨尔·辛奎曼尼认为斯皮尔斯在短时间内发行了三张专辑,使她的缺乏足够的时间成长[13]。他亦认为斯皮尔斯该时候放下假挑逗男性的形象,去制作出能够迎合不断变化的音乐潮流的作品[13]。《Spin》的克雷格·塞摩尔认为斯皮尔斯在专辑里的声音听起来终于像个人类,但除了《爱情奴隶》以外的歌曲都像冰冷的圣歌一样[58]。
Remove ads
商业成绩
《布兰妮》发行首周以745,750张的销量空降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冠军位置[61],使斯皮尔斯成为第一位出道后前三张录音室专辑均空降榜单冠军的女歌手[62]。专辑的首周销量亦成为2001年全年第二高,仅次于超级男孩凭《威震八方》售出的约188万张,并成为全年女子首周最高销量的专辑[61]。专辑其后稳定于榜单前20名的位置,并于2002年售出约330万张[58][63]。截至2016年7月,专辑已在美国售出超过498万张[64][65]。
国际成绩方面,专辑首周以44,550张的销量空降加拿大专辑榜冠军位置[66],并总共售出316,944张,较前两张专辑《爱的初告白》、《爱的再告白》的销量显著下降[67]。专辑于日本公信榜与英国专辑榜登上最高第4位[36],并分别获当地唱片协会认证为白金唱片[68]。专辑在德国、奥地利及瑞士等欧洲国家皆空降冠军位置,并于2002年获国际唱片工业协会认证欧洲双白金唱片[69]。专辑亦于澳洲登上最高第4位,并获认证为双白金唱片[70]。
截至2007年10月,《布兰妮》于全球范围已售出超过1,500万张[4]。
Remove ads
曲目列表
- 备注
Remove ads
制作名单
- 马克斯·马丁 – 制作、工程、混音、吉他、和声
- 罗德尼·杰金斯 – 制作
- 海王星 – 制作
- 拉米·雅各布 – 制作、工程、混音
- 韦德·罗布森 – 制作
- 贾斯汀·汀布莱克 – 制作、声乐编排、和声
- 安德鲁·科尔曼 – 工程
- 布莱恩·高尔滕 – 工程
- 布拉德·吉尔德曼 – 工程
- 帕布罗·蒙吉亚 – 工程
- 迈克尔·塔克 – 工程
- Yasu – 工程
- 海梅·邓肯 – 工程协助
- 理查德·G·约翰逊 – 工程协助
- 马克·史蒂芬·李 – 工程协助
- 查尔斯·麦克罗里 –工程协助
- 丹尼尔·米拉佐 – 工程协助
- 蒂姆·罗伯茨 – 工程协助
- 莱恩·史密斯 – 工程协助
- 里奇·塔柏尔 – 工程协助
- 吉尔·腾根 – 工程协助
- 汤姆·柯尼 – 母带
- 斯蒂芬·乔治 – 混音
- 塞班·几内亚 – 混音
- 让·玛丽·霍瓦特 – 混音
- 詹姆斯·比昂多利洛 – 弦乐编排
- 马克·斯佐 – 弦乐编排
- 布兰妮·斯皮尔斯 – 声乐、和声、意念
- 苏·安 – 和声
- 泰勒·科林斯 – 和声
- 阿尔伯特·霆尔 – 和声
- 达迈·霍尔 – 和声
- 娜娜·赫丁 – 和声
- 珍妮弗·卡尔 – 和声
- 马克西·森口 – 和声
- 杰夫·佩斯托 – 和声
- 杰森·舍夫 – 和声
- 克里斯·汤普森 – 和声
- 珍妮特·奥尔森 – 和声
- 查德·胡戈 – 客席艺人
- 法瑞尔 – 客席艺人
- 托马斯·林德伯格 – 电贝斯
- 埃斯比约恩·奥沃尔 – 吉他
- 奈尔·罗杰斯 – 吉他
- 史蒂文·卡莱恩 – 摄影
销售榜单
Remove ads
认证与销量
Remove ads
发行历史
备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