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布袋盐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布袋盐场是台湾在二次大战后由台湾制盐总厂所设的六大盐场之一,范围跨越嘉义县的东石乡、布袋镇与义竹乡,境内接收了十多个盐田,其中包括了历史可追溯至清朝的“新厝盐田”(第三代洲南场)。布袋盐场成立后,其内设有掌潭、寿岛、新厝、中区、北港及新塭六个场务所,并分为十个生产区,是台湾在二战后,产量最大的盐场,盐工及眷属数量亦最多,直至民国九十年(2001年)才废晒[1][2][3]。
台湾制盐总厂在1995年民营化改为“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布袋盐场废晒后,设立“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嘉义厂”,并在2003年更名为“生技三厂”,而在厂区南侧设有小型的嘉义盐山。废晒的盐田多未有大规模开发而成为了湿地,部分盐田于2007年由内政部营建署评定为国家级重要湿地──布袋盐田湿地[4]。
沿革
布袋盐场境内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时设有大田场盐场,但没过多久便毁于林爽文事件中,废弃成鱼塭[1]。后来因为位于今天台南县七股乡内的第二代洲南场毁于洪水,受命迁建的台南富商吴尚新便在道光四年(1824年)择于此地重建洲南场,并同时改良“濑口式盐田”[注 1]为“布袋式盐田”[注 2],使台湾盐产增加[1][2]。
进入日治时期后,台湾与日本商人成立的制盐公司纷纷在布袋一带成立了数座盐田,但后来均在1941年被台湾制盐株式会社所强制并购[1]。此外日治时期末期南日本盐业株式会社亦在此处强制征收鱼塭,开辟了数块盐田以提供南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布袋溴素工厂所需的原料[5][1]。
二次大战结束后,此处成为布袋盐场,由掌潭、寿岛、新厝、中区、北港及新塭六个场务所管理,并将原有盐田整理成十个生产区,继续产盐。民国七十年代(1980年代)开始机械化,使得盐工数量逐渐减少,但由于最后台湾盐业仍无法与国外竞争,布袋盐场在民国九十年(2001年)还是停止了生产,结束了此地约218年的晒盐历史[1]。
Remove ads
日治时期设施
1899年5月15日,台湾总督府实施食盐专卖,在布袋庄内田设立“布袋嘴盐务局”,并以民宅作为临时事务所;同年10月,事务所厅舍完工。1901年1月1日,设立“五条港出张所”。全台的盐务局在1901年6月1日废止整并为专卖局后改,布袋嘴盐务局改称“专卖局布袋嘴支局”。1906年1月,布袋嘴支局新厅舍完工。1907年6月,设立“虎尾藔出张所”。1908年4月,设立“掌潭出张所”。1913年3月,五条港出张所废止。1915年3月,设立虎尾藔出张所新塭仓库,打狗支局东港出张所的厅舍移筑至新塭。1920年3月,新塭仓库改为“新塭出张所”;同年9月,布袋嘴支局更名为“布袋支局”。1922年4月,虎尾寮出张所改为虎尾寮仓库。1922年11月,改称“台南支局布袋出张所”,下设掌潭、新塭分室,管辖区域包含台南州的嘉义郡、斗六郡、虎尾郡、北港郡、东石郡及高雄州澎湖郡。1924年12月,独立为“专卖局布袋出张所”,并增加烟酒专卖取缔的业务。1936年2月,新建粉碎盐工场[6][7]。
专卖局布袋出张所管辖的食盐贩卖地区为台南州的东石郡、新营郡、北港郡,而布袋盐场的食盐可分配至台湾新营以北的地区、花莲、澎湖,亦有部分贩卖日本内地、朝鲜、桦太,因为布袋盐场旁即有布袋港,其运输条件较台湾其他盐场佳[6]。二战后,专卖局布袋出张所改为“台湾盐务管理局布袋盐场公署”。
在1941年,布袋出张所以皇纪2,600年以及专卖局设立四十周年为契机,规划兴建布袋出张所构内神社。1942年1月28日,布袋出张所的构内神社“武津神社”举行镇座式落成,同年4月25日,举行殉职碑及招魂碑除幕式。武津神社供奉宫城县盐灶神社的祭神──武瓮槌神、经津主神、盐土翁神,以及台湾神社的神祗为祭神,并以“武”、“津”两字取名为武津神社。武津神社社有神明造的神祠、一座鸟居、一对石灯笼、一对狛犬、祭器、手洗钵、玉垣、神桥[7]。
盐田资料
以下所列为布袋盐场里面的盐田资料。
Remove ads
运输
日治时期的大正年间(1912年-1925年)设置了将盐田所产之盐运送到公堆的轻便车轨道,昭和十三年(1938年)南日本盐业株式会社又铺设以盐馆沟为界的南北两路机关车铁轨,彼此未互通。北路会运往寿岛码头,南路则运往赞寮沟[2]。
台盐公司接管后于民国四十一年(1952年)因美援协助,开始整顿铁路系统,连贯场内路线及提升路线标准,次年连贯完成布袋盐场铁道路线,并且于民国43年(1954年)连接台糖新营、岸内糖厂布袋线,方便盐场输出[8]。而从盐场运出的盐会运送到新营东太子宫站转运台,再将盐从五分车黑台车厢转到台铁宽轨的货运车厢,载运到台湾各地或高雄港去。
布袋盐场铁道系统大致成“T”字形,以布袋镇台盐嘉义制盐总厂(目前为生技三厂)工厂为中心,分别向南北分出干线至北边的一至五区,与南边的七至十区,每区再分歧出支线深入盐场内处[8]。而到了民国八十四年(1995年)8月,布袋盐场铁道系统停止运作[2]。
Remove ads
日治时期,布袋港是台湾重要的盐运港口,而在二次大战后初期几年因为高雄港与基隆港等大港受到战争的破坏,故布袋港的地位一度因而上升。然而因为布袋港本身条件不佳,必须用小船转运到大船上,所以到了民国四十年(1951年)便不再由布袋港出口盐,改绕道高雄港[2]。
相关条目
注释与参考
连结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