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岛由纪夫

日本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岛由纪夫
Remove ads

三岛由纪夫(日语:三島 由紀夫みしま ゆきお Mishima Yukio,1925年1月14日—1970年11月25日),本名平冈公威平岡 公威ひらおか きみたけ Hiraoka Kimitake),日本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电影演员日本民族主义者。

事实速览 三岛由纪夫, 出生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来往的人三教九流都有。[1]

三岛由纪夫诸多作品中,以1956年出版的《金阁寺》最为人所熟知,这是部充满悲剧性幻灭美学的作品,奥野健男日语奥野健男当时曾赞赏该小说:“这是三岛文学的最高水准,三岛美学的集大成,本年度文坛的最大丰收。”三岛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假面自白》《潮骚》等。除了日本国内,三岛的作品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评价,甚至有人誉称他为“日本的海明威[2]“当代日本的列奥纳多·达·芬奇[3]。1963-1968年间(除1966年)五度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4][注 1],亦为史上最年轻获提名作家(与吉卜林同为38岁获提名)。1968年,川端康成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一直到1970年过世前,三岛由纪夫则未再被推荐诺贝尔奖。三岛由纪夫也是著作获得翻译成英文等外国语版最多的当代作家。

三岛后来更加倾向政治活动,在日本自卫队体验入队,并建立了民兵组织楯之会日语楯の会。三岛于1970年11月25日同其他四名楯之会成员于东京的市谷驻屯地劫持了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今东部方面队)的总监。于露台发表政变演说,但完全没有获得自卫官们的支持,三岛立即选择了切腹自杀这一事件对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日本的文学界和政治运动产生了诸如日本的新右派日语新右翼的建立等强烈的影响。[7][8][9]

Remove ads

生平

出身

Thumb
三岛童年照,摄于1931年4月

三岛由纪夫出生于东京市四谷区永住町2番地(今东京都新宿区四谷4丁目),父名为平冈梓,母亲为倭文重,是家中长男,妹妹美津子与弟弟千之分别是在1928年与1930年出生。三岛的祖母夏子具有日本贵族血统,是宍户藩水户藩支藩)藩主的外孙女,曾在日本皇室有栖川宮家中学习过礼仪,是个充满威仪但却很固执、神经质的传统女性,祖父平冈定太郎则是兵库县农家出身的文官,曾任桦太厅长官(桦太是日本对库页岛的称呼,其官职相当于今日北海道的行政首长)。本名平冈公威的“公威”之名是祖父平冈定太郎所取,来自曾经关照过定太郎的同乡前辈官僚、土木工程师古市公威。[10]

三岛在上中学之前一直是与职掌家族大权的祖母同住,因为过分的保护与管教,造成他贫弱的体质与孤独、纤细、敏感的人格特质。但是也因为祖母的熏陶使他有非常多的机会接触歌舞伎能剧等艺文活动,再加上喜好西方文学的母亲之鼓励,而打下日后他在小说、舞台剧剧作方面能高度展现的基础。[11]:1-8

Remove ads

幼少启蒙期

Thumb
三岛由纪夫的自画像,画于学习院中等科。

三岛从6岁开始,就在祖母的坚持下进入皇族学校学习院初等科(相当于小学程度)就读,并且在学院的内部刊物上发表诗歌俳句作品。12岁时初等科毕业后进入中等科,加入文艺部,在1937年7月于校内文学杂志《学习院辅仁会杂志》第159期上发表散文作品《春草抄~初等科时代的回忆》(春草抄~初等科時代の思ひ出),并且在之后就读学习院中等与高等部的6年间,持续发表更多诗歌、小说、戏曲方面的创作。

1938年三岛在《辅仁会杂志》第161期上发表了他个人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酸模》(酸模(すかんぽう)~秋彦の幼き思ひ出)。1939年(昭和14年)对他影响深远的祖母在1月18日逝世,享寿64岁。三岛就读高中时与祖母分离,祖母生前时常拿着他的照片日夜思念,叫三岛无论如何一星期至少让她见一次面[1]。1939年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全面开战,但对于三岛的创作生涯影响最大的事,却应该是他遇到了国文老师清水文雄,清水可说是真正引领三岛进入文学界的伯乐[12]:133-139

1940年三岛以“平冈青城”的俳号与笔名,开始发表了包括《山栀》(くちなし)在内的俳句与诗歌作品。他在诗歌方面的创作能力非常强,常常一天就能写出好几首,因此在这年纪时就有能力发表《十五岁诗集》这般的合集作品。在同年的辅仁会杂志第166期中,他亦发表了另外一篇短篇小说《彩绘玻璃》(彩絵硝子(だみえがらす))。[11]:28-75

战时青春期

1941年时值16岁的三岛获选担任《辅仁会杂志》的主编,开始撰写短篇小说《鲜花盛开的森林》(花ざかりの森),当时国文老师清水看过他的作品后大表激赏,推荐投稿自己参与的文学同人志《文艺文化》,并且使用“三岛由纪夫”的笔名,这也是此笔名正式登场的契机。后来他陆续在该同人志上发表多篇各类作品,1942年他选择了学习院高等科文科乙类的大学预科继续升学,主修德语,并且持续与《文艺文化》的友人交流,而因此受到日本浪漫派文学的熏陶。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日本的处境开始急转直下,三岛由纪夫收到了征兵检查通知,但一名军医将其咳嗽症状误诊为“肺浸润”[12]:38,判定是第二乙种体位,需要随时等待征召。同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学习院高等科毕业,受到天皇颁奖赠予银手表、日本驻德大使馈赠的文学书三册。同年10月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鲜花盛开的森林》由七丈书院印刷出版,成为他的出道作品,从此以后由业余的文学创作者正式跨入专业作家的领域。隔月他获得推荐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法律学科就读,主修德国法律,也由于这身份暂时免除受征召入伍的必要。

1945年日本在战局中已处于强弩之末的境地,三岛由纪夫终于被征召。首先前往群马县隶属中岛飞行机的兵工厂担任勤劳动员,又马上被正式征入军伍。但因为出发参战之前罹患严重的感冒,军医误诊以为是肺病,结果立刻被遣送回乡。他隶属的部队抵达菲律宾后,在战争中严重折損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逃过了死亡的命运,但是1945年对于三岛来说是很伤痛的一年。8月15日日本宣布败战投降,四天后,三岛在《文艺文化》的好友莲田善明,认为所属连队长是变节叛徒,将其枪杀后自杀,以陆军中尉的身份葬在马来半岛。同年10月23日他的妹妹美津子因伤寒病逝,时年仅20岁。种种打击,使得三岛陷入了人生的低潮。[11]:76-119

Remove ads

进入文坛

1946年,时年21岁的三岛由纪夫,借着继续写作来摆脱心中的伤痛。他带着自己完成的中篇小说《中世》与短篇小说《烟草》到镰仓拜访日本当时的文学巨擘川端康成,在川端的推荐下,《烟草》一作在川端所属的镰仓文库日语鎌倉文庫杂志《人间》的第1卷第6期上发表,而且三岛也获得能自由参与镰仓文库的资格,经常性地在《人间》上发表作品,并且受到当时该杂志的主编木村德三之指导帮助。在川端康成的帮助下,三岛由纪夫终于获得晋身文坛一员的地位,因此对他而言川端是个亦师亦友的重要人物,两人之间的师徒之谊甚至到了死时都还有牵连。

1947年,三岛自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通过高等文官考试,随后进入大藏省任职,在银行局国民储蓄课服务。在这期间他也参与了大藏省财务协会的机构内部杂志《财政》的编辑,并且持续的在各种文学创作的刊物上发表作品,1948年9月,为了专心创作,他决心从大藏省辞职,开始一个专职作家的身份。辞职后他先是完成并发表了生平第一个长篇小说作品《盗贼》(真光社出版),并且开始着手新书《假面自白》(仮面の告白)的撰写,这本书在1949年7月正式付梓由河出书房出版,是三岛由纪夫以专业作家的身份,第一本发表的小说作品。

1950年三岛出版长篇小说《爱的饥渴》(愛の渇き新潮社出版),这段期间他开始尝试以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来作为创作对象,例如当时他开始撰写的长篇《青色时代》(青の时代)就是以一个东大学生当地下银行社长,最后因为失败而自杀的事件作为题材。这一年7月发生见习僧人放火烧毁京都鹿苑寺(金阁寺)之后切腹未死的重大社会事件,这件事也由三岛取材、日后成就了他毕生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之作。

除了诗词、散文与小说等文学创作外,三岛对於戏曲方面的创作也有高度的兴趣。他曾编写过《彩虹》(あやめ,1948年5月),《火宅》(1948年11月)与《灯台》(1949年5月)等戏曲剧本,其中《灯台》一作还实际由大阪放送剧团在第四回的关西实验剧场中公开演出。1950年时他又完成《魔神礼拜》与《近代能乐集》的第一篇——《邯郸》(邯鄲(かんたん)~近代能楽集の内)等两部戏曲作品,在这年的9月时,三岛加入了包括岸田国士福田恒存日语福田恆存小林秀雄千田是也大冈昇平中村光夫日语中村光夫等文坛名人所组织的“云之会”(云の会),以“文学立体化运动”作为他们的主要宗旨,是个以演剧方面的活动为中心的组织。

由三岛担任剧本原作,或以他的作品改编登上大萤幕的情况,对于像这样多产的作家而言是正常的,但是除了电影原作外,三岛由纪夫还有个比较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电影演员。他的个人首次大萤幕登场,是在1951年8月29日上映的《纯白之夜》(純白の夜),这部由松竹大船摄影所出品,大庭秀雄日语大庭秀雄导演的电影是由三岛担任原作,并且在影片中担任了特别演出。

1951年年底,三岛发表了长篇小说《禁色》的第一部(新潮社出版),与《夏子的冒险》(夏子の冒険,朝日新闻社)。其中因为《禁色》的男主角是个同性恋者,在当时保守的日本社会是较为耸动的题材,因此时下的舆论都将故事中的主角视为是三岛本人在性向方面的影射。在完成了《禁色》第一部之后,在朝日新闻出版局长嘉治隆一日语嘉治隆一的帮助下,三岛获得朝日新闻特别通讯员的记者身份,于12月25日自横滨搭船出海,开始他环游世界一周的旅途,并在1952年5月10日回到日本。这次的旅行是三岛毕生第一次出国,对于他而言,在希腊所获得对于西方文明的美学经验,可能是造成他日后作品重大转捩的关键。他在1952年的10月发表游记《阿波罗之杯》(アポロの杯,朝日新闻社出版),记述了他的见闻与对于美的观点。[11]:133-180

Remove ads

登上巅峰

Thumb
三岛(前)与石原慎太郎,1956年

1952年对于三岛来说是个很多产的一年,不过因为他的环游世界之故,这一年之中大部分发表的作品,都是游记型态之作。不过,他仍然没有忘却纯文学的创作,在归国后不久完成了《禁色》系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秘乐》(秘楽(ひぎょう)~禁色第2部,在隔年9月由新潮社出版)。1953年1月《夏子的冒险》同样由松竹大船进行了电影化,随后发表长篇小说《日本制》(にっぽん製,朝日新闻社出版),并且开始为了长篇小说《潮骚》的取材,拜访位于三重县神岛日语神島 (三重県)。潮骚一书在1954年6月由新潮社出版,并且开始电影化的工作,于10月由东宝完成拍摄而上映。小说与电影在推出后大受好评,该年年底新潮社成立第一届的新潮社文学赏,三岛靠着《潮骚》一书拿下首届的大奖。

早年的三岛始终带有女性的阴柔气质,他厌恶剑道,甚至厌恶剑道砍击时所发出的声音。1955年,时年30岁的三岛,感受到自己对于美的憧憬,开始上健身房运动及游泳,甚至娴习剑道,以期将自幼以来孱弱的身体改造得强健,让自己不再为肉体的自卑而感到困扰。此心态其实与他在这一年中潜心撰写的长篇名著《金阁寺》有所关联,因为该书中的主角就是一个自惭于外表上的猥琐但又崇尚极致的美,导致内心扭曲与幻灭的少年,可以说作者在现实中的想法,完全是与他的创作内容互相呼应。

1956年是三岛最丰收的一年,经过了一年的潜沉而完成的《金阁寺》在10月由新潮社出版后,获得惊人的回响,在同时他的戏曲作品《鹿鸣馆》在文学座创立20周年纪念会上公演,可说是两面风光。但他与日本大学拳斗社的小岛智雄结识,开始为期8个月的拳击练习,可能才是很难与一个作家有所关联的特殊作为。这一年,三岛的《潮骚》一书获翻译为英语版(英语书名The Sound of Waves,译者Meredith Weatherby)在美国出版,是他的小说第一次获正式翻译为外语版本。

1957年1月,三岛以《金阁寺》获得第8届读卖文学赏的大奖,在这一年中,三岛开始了他与西方文学界的高度互动。这年美国的日本文学家唐纳德·基恩将三岛的《近代能乐集》翻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出版,特别邀请三岛到美国参访并且在密歇根大学以《日本文坛的现状与西洋文学间的关系》(日本文壇の現状と西洋文学との関係)发表演说,之后前往拉丁美洲游历后再长住纽约,直到隔年1月才返回日本

Remove ads

婚姻

三岛在青春期时暗恋朋友的姐姐,但没能和其交往[12]:20-21,此后三岛一直与女人保持距离。虽然其母常常敦促他结婚,但他都当做耳旁风。三岛认为,男人应该在尚能意识到自己的年轻时结婚。他在33岁时的作品《小说家的休假》中第一次透露了自己想结婚的想法。1958年3月23日,父母的好友推荐画家杉山宁的长女瑶子。二人见面后一拍即合,在6月1日由川端康成夫妇做媒正式结婚,前后不过两个月零七天。[11]:188-194

自杀

Thumb
三岛事件中鼓动自卫队员发动政变的三岛由纪夫(1970年11月25日)
Thumb
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山梨县山中湖村)

三岛对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和严厉的爱国主义深为赞赏,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社会的西化和日本主权受制于美国非常不满。三岛1965年以自己的小说《忧国》为蓝本自编自演的同名电影预示了他的结局。影片中一位忠于天皇日军大尉在1936年的政变失败后切腹自杀。1968年,三岛组织了自己的私人武装组织——“盾会”,声称要保存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并且保卫天皇。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三岛于1970年11月25日将他政变的计划付诸实施。当天三岛交付了《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天人五衰》最终章原稿,并指示将过去发表的“异类主题短篇小说”集结成书《殉教》[13]。 1970年(昭和45年)11月25日,三岛带领4名盾会成员到东京市谷驻屯地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今东部方面队),以“献宝刀给司令鉴赏”为借口进入总监益田兼利日语益田兼利陆将(中将)的办公室,将其绑架人质

随后三岛在总监部阳台向800多名自卫官发表演说,呼吁“放弃物质文明的堕落,找回古人纯朴坚忍的美德与精神,成为真的武士”,随他发动兵变,推翻“禁止拥有军队”的《日本国宪法》,“使自卫队成为真的军队”以保卫天皇和日本的传统,但是没有人响应,甚至大声嘲笑三岛是疯子。

三岛随后从阳台退入室内,按照日本传统仪式切腹自杀。三岛由纪夫在额际系上了写着“七生报国”字样的头巾,用白色的布将预备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紧紧地裹住,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从伤口流出来。随他同来的两位盾会成员之一的森田必胜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因害怕手软连砍三次都未能斩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忍着痛楚,沉吼低呼著:“再砍!再砍!使力!”,第四次介错改由学习过居合道的盾会成员古贺浩靖执行,终于成功。之后森田必胜也尝试切腹自杀,亦是由古贺浩靖进行介错而死[注 3]。其它三名成员依“委托杀人罪”各判处四年的有期徒刑。三岛由纪夫切腹自杀时,不少作家赶到现场,只有川端康成获准进入,但没见到尸体。这个事件让川端很受刺激,他对学生表示:“如果当初诺贝尔奖不是我得到而是由三岛得到,就不会发生这种悲剧”。三岛自杀之后17个月,川端也选择打开煤气开关自杀,未留下只字遗书。两人相继自杀冲击日本文坛。

早在一个月前的十月,三岛在美国纽约举办个人照摄影展,标题“蔷薇刑”,纽约大学教授好友参展并作评,在三岛自尽后这位美籍好友教授分析三岛动机:他认为三岛心中过于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成“救国妄念”遗害三岛,他认为摄影展里三岛照片,大量模仿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徒被迫害刑求模样,就已经透露他想为武士道殉道的企图。但是,三岛由纪夫曾写过《武士道と军国主义》一文对军国主义加以批判,认为那与近代化、工业化同样都是由西洋传来,追求船坚炮利并非日本原有的东西。他所追求的是“自己尊敬、自己犠牲、自己责任”的武士道精神,而对军国主义加以反对,可见三岛是个思想极端保守的激进复古民族主义人士。[11]:407-445

Remove ads

轶事

Thumb
爱猫的三岛

三岛好美酒,嗜佳肴,高朋满座,家中常常座无虚席,人缘极佳,深受朋友的欢迎。在别人家中高兴的时候,还会表演倒立。[1]

据说《金阁寺》付印之前,中村光夫日语中村光夫对三岛说:“我认为不要写第十章烧金阁寺的场面,好不好?”三岛回答道:“但是,做爱到一半中断,对身体是有害的啊!”[16]

三岛年轻时曾拜访太宰治。他见到太宰治后马上对他说:“我不喜欢太宰先生的作品。”而太宰回应:“你虽然这么说,但你还是来了,说明你还是喜欢我的,对不对?”[17]

三岛由纪夫很喜欢猫,书斋也开有专供猫出入的小门。后来因为夫人讨厌猫才不再饲养[18]。然而,据《午后曳航》的英译者称,三岛为了写出书中儿童虐杀、解剖幼猫的情节,在一位医学院出身的作家朋友(很可能是安部公房)的协助下亲手解剖了一只猫。[19]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得主是川端康成,三岛在第一时间得知得主不是他,脸色铁青一言不发驾着自家跑车上高速公路奔驰数小时,显见未能得奖对他打击极深。[20]

1969年5月13日,三岛接受政治立场相左的东大全共斗邀请,到东京大学驹场校区的900号教室参加辩论会,现场有约一千名学生。因为三岛喜好健身,因此教室外学生画的海报把他画成举著杠铃、背一把武士刀的打赤膊壮汉,并写着“东大动物园 特别陈列品‘近代大猩猩’”[21]。这次的辩论会也由唯一到场拍摄的TBS电视台记者全程记录,保存在绿山摄影棚数十年后,获发掘出来进行数位修复,并访谈多位当事人及学者,剪辑为纪录片《三岛由纪夫VS东大全共斗》(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闘〜50年目の真実〜)在2020年3月20日上映。

作品列表

更多信息 原文名称, 发表年代 ...
Remove ads

得奖记录

  • 潮骚》——1954年,获新潮社文学奖
  • 白蚁之巣》——1955年,获岸田演剧奖
  • 金阁寺》——1956年,获读卖文学奖(小说部门)
  • 蔷薇与海贼日语薔薇と海賊》——1958年,获周刊读卖新剧奖
  • 十日之菊》——1961年,获读卖文学奖(戏曲部门)
  • 绢与明察日语絹と明察》——1964年,获每日艺术奖
  • 萨德侯爵夫人》——1965年,获文部省艺术祭奖

中文版

更多信息 书名, 译者 ...
更多信息 书名, 译者 ...

电影

原作

更多信息 制作年, 作品名 ...

戏剧演出

更多信息 制作年, 作品名 ...

导演

更多信息 制作年, 作品名 ...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