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快速公交运输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州快速公交运输系统(俗称:广州BRT;英语:Guangzhou Bus Rapid Transit,缩写:GBRT;工程名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是中国广州市的一个快速公交系统,位于天河区和黄埔区,设有31条线路及26对车站,2010年2月10日开始免费试营运并于当月20日正式营运。
Remove ads
概况

广州BRT公交专用道呈东西走向,西起天河区天河路,沿中山大道、黄埔东路,东至黄埔区开发大道,其中天河路2.8公里、中山大道13公里、黄埔东路7.1公里。系统全长22.9公里,全线规划路宽60米,道路中央为双向两条BRT公交专用道(车站处4条),外侧为双向6至10条社会车道。设置站台26座,其中对开式15座,错位式11座,站台长度由55米至220米不等;站台为封闭式,并设有电子闸门。其营运、管理由广州市交通站场建设管理中心专门设立的广州快速公交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主要负责营运系统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工作。
历史
BRT开通前后天河路岗顶站附近车况对比

自2005年开始,广州市建设部门展开快速公交概念研究,工程于2008年11月30日动工,总投资7.2亿元。广州BRT自起建就争议不断,由于施工期间需要对天河路及中山大道部分路面及人行道进行围蔽施工,令该路段交通异常拥堵,BRT因此也被戏称为“不让通”[注 1][1],甚至影响到深圳市关于是否建BRT的决策[2]。
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开通,头十天免费给市民搭乘[3]。自开通以来,其日均客流量达85万人次,最高达96万人次,单向高峰小时截面通过量达2.99万人次[4]。
广州BRT于2011年荣获可持续交通发展奖,为国内交通项目首获此奖者[5];2012年获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6];2013年获评为BRT系统“金牌标准”,成为亚洲唯一被评为“金牌标准”的BRT系统[4][7]。2019年,广州BRT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
2024年7月,棠下村站至莲溪站长5.7公里的路段开放作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9]。
Remove ads
乘坐方式

乘客可通过行人隧道、天桥或斑马线进入和离开站台,在BRT通道内需要在站台投币或使用羊城通拍卡入站,所有线路统一票价人民币2元。进入站台后按指引在指定闸门候车,倡导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实际上乘客可在任何车门上落车),在BRT通道26站内均可免费换乘同方向其他线路。原线夜班巴士及不参与该系统营运的巴士线路则保留在道路两边巴士站点停靠,不进入专用通道行驶。其他细则与普通巴士无异。
车站
广州BRT自西向东方向分别设26座车站。
Remove ads
线路

在BRT投入运营之前,行经中山大道的公交线路有61条,其中的31条线路在BRT线网启用后进入BRT通道,其余线路则进行调整,避开BRT通道[12]。
进入BRT通道的线路统一以“B”字开头,由30条灵活线路和1条摆渡线路组成:
- 摆渡线路(B1)开通当时往返于天河体育中心和黄埔区夏园,在东端延长至鹿鸣山之前全程行走BRT通道。
- 其余30条(B2~B31)开通当时即为部分路段行走BRT通道。
2024年12月26日起,BRT走廊内开通一条往返于文园站(地铁双岗站)和棠下村站的自动驾驶便民小巴线[13][14]。
Remove ads
18米铰接巴士车队

广州BRT乃至广州公交的18米铰接巴士全数在B1路运营。曾经在B1路行驶,现已退役的18米车型如下:
以上车型均采用玉柴专门研制的大功率LPG发动机 YC6MK300P-40(功率 221 kW,排放量符合国 IV 标准),每辆车的载客量为站位117人、座席42人。
目前B1路的18米车型为中车时代电动“巴客龙”TEG6180BEV02,共有36台[15][16],其中:
- 6台配属一汽巴士(Y2-6032 ~ Y2-6037);
- 18台配属巴士三分(3-59500 ~ 3-59517);
- 12台配属二巴二分(E-59530 ~ E-59541)。
Remove ads
意外事件
2014年7月1日,一辆巴士在广州BRT体育中心站内突然逆行,撞上对面一辆入站的巴士,造成人员受伤。据目击者称,当时正落大雨,这部巴士突然逆行,撞掉了同方向一辆公交车的后视镜,撞到对面入站的一辆巴士。当时该巴士上约有十余名乘客,有部分人员受伤,附近多部救护车赶到现场急救。现场消息称,肇事巴士车头严重变形,大部分挡风玻璃被破坏。在车站内中间护栏部分已被撞烂,车站的部分挡风玻璃损毁。车站自东向西方向已单向封锁,乘客只出不入[17]。
2018年1月1日,一名乘客乘坐B3路车到达石牌桥站,乘客刚一脚踏下公交车时,她身前的车站屏蔽门和身后的公交车门同时关闭,与此同时,关上门的B3公交车随即开动,一只脚仍被车门夹住的乘客被公交车拖着摔倒在车道上。事故造成乘客多处软组织和微细血管受伤,仍需做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18]。
2021年3月3日,受中山大道珠村跨线桥地陷影响,途经该路段的BRT线路在东行时均需临时绕行汇彩路、黄埔大道、鱼珠立交,停靠珠江村站后再接回原线,珠村、莲溪、茅岗以及莲溪路口等四站暂时停止服务[19];3月4日10时45分起,恢复正常线路运营[20]。
2024年11月12日凌晨1时,一辆泥头车撞上BRT天朗明居站的过街天桥,车厢被天桥卡住后头部翘起[21]。受事件影响,该过街天桥暂时封闭,车站东行方向暂时不停站,西行方向则在站外临时车站处营运[22]。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