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花市
廣州每年一度於新年春節之前舉辦的年宵市場,供市民購買賀年年花及各式用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广州花市是广州每年一度于新年春节之前举办的年宵市场,供市民购买贺年年花及各式用品。广州人喜欢把“花市”称作“花街”,而逛花市就叫“行花街”。旧日行花街男性与富裕者居多,富贵人家会拣选好 最大最美的“花魁”,附上有买家名号的红纸条,以示入手与身份。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6月27日) |



历史
南汉时期,河南一带农民就以种花为业,现时滨江路还有“花洲古渡口”的石碑。广州的花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芳村的花棣(今花地)为花木产区,早期的花市每天都有,但无固定地址。清朝时老城7个城门每天都有花市,但花的品种比较单调。后来在今中山五路与北京路交界处出现夜间花市。
19世纪60年代由平时卖花发展为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
1919年后花市更兴旺,从现财厅前(广东财政厅旧址前方)到西湖路一带岁末均设花市,花的品种和游人逐渐增多。
共和国后,每年农历新年前三天至除夕夜各区均设迎春花市(文化大革命中几年除外),行花街成为广州市民迎接新年的习俗。花市从售卖的普通花卉、年桔逐渐趋向高档的牡丹、兰花转移,近年工艺品也逐渐于花市中流行。
1956年,永汉路花市(或双门底花市)转址西湖路、教育路,还有迁往太平路(现人民南路),当时是用竹在街中心搭花档,两端出入口搭牌楼[1]。
1967年,中共广州市委发文暂停举办花市,直至1973年恢复开办花市。
2005年,越秀区西湖花市一度被传出要停办,但最后在各界反对停办的情况下保留[2]。
2007年6月广州花市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现时芳村的龙溪大道有广州花卉博览园、花都区新华街道有南方花卉批发交易中心等花卉种植、批发场所。
因2019冠状病毒病中国大陆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2020年广州各区迎春花市提前结束。2021年起广州不再按传统模式开展迎春花市活动,但为了保障花农售花和市民赏花、购花的节日需求,全市11个区创新花市举办形式,探索建设“云上花市”,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节鲜花售卖工作。线下售花由“一区一花市”调整为“一区多点”[3]。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2023年广州部分区恢复举办迎春花市[4]。同时西湖花市在举行线下花市期间,首次在互联网平台搭配5G技术与3D影像,供市民更好的立体化了解花街历史与文化[5]。
Remove ads
变迁
广州的花市一般会安排在商业旺地的马路,临时封闭作为花市。马路中间会搭起竹木的摊位,在两端的出入口建有高大的装饰牌楼。年宵的摊位大部分通过竞投获得,售卖的商品除了应节花卉(牡丹、菊花、桃花、芍药、佛手、银柳、年橘、富贵竹、各类盆景等)外,还有各类工艺品及玩具,现时摆花街对商品的种类有一定限制。设于西湖路的越秀西湖花市是广州最著名的一个花市市场,因90年代前西湖路也是一条灯光夜市,西湖路直通北京路,因此人财兴旺,曾经是广州城区惟一的花市,广州旧城区市民视越秀花市为“中心花市”。
迎春花市安排地点

广州迎春花市在1964年开始搞分区设置,各区都有举办,分别是:
已取消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