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库斯科大区
秘魯大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库斯科大区(西班牙语:Departamento del Cusco、克丘亚语:Qusqu suyu)是秘鲁东南部的一个大区,北邻乌卡亚利大区,东邻马德雷德迪奥斯和普诺大区,南邻阿雷基帕大区,西邻阿普里马克、阿亚库乔和胡宁大区。首府库斯科,是古代印加帝国的首都。[2]

Remove ads
历史
大约公元前2,000年马加瓦约文化(Marcavalle)在库斯科地区发展起来,其特征是开始了当地的农业阶段。随后,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当地属于Paqallamoqo和瓦鲁(Waru)文化,直到发展出瓦里神权政治-军国主义文明。从此开始了瓦里的残酷和杀戮文化。[3]
印加文明发源于本大区。有两个库斯科建城的传说。印加帝国合并了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智利和阿根廷的领土。
1533年11月15日,西班牙人的到来使库斯科的印加开发中断了。1536年,曼科·印卡开始与入侵者战斗,并且由图帕克·阿马鲁接手,再由图帕克·阿马鲁二世发动所谓“大起义”;[4]两人都在市长广场被处决。在1814年和1815年之间,马特奥·普马卡瓦(Matteo Pumacahua)再次发起了原住民起义。
库斯科大区成立于1822年4月26日。在共和国成立之初,这里成为了秘鲁南部安第斯山脉的经济中心。自1900年代初以来,它就通过铁路与海岸地区相通,并于1911年发现著名的印加古迹马丘比丘。目前,本大区是秘鲁重要的旅游和能源中心。
Remove ads
地理
安塔平原(Anta)上有库斯科大区最好的一些公共耕地。它位于海拔约3,000米(9,800英尺)处,主要用于种植高海拔作物,例如马铃薯、柏油(可食用的羽扇豆)、大麦和藜麦。
行政区划
库斯科大区分为13个省(provincias,单数:provincia),共有112个区(distritos,单数:distrito)。下辖省份(首府在括号内)如下:
语言
根据2007年秘鲁人口普查,大多数居民最先学习的语言是克丘亚语(51.40%),其次是西班牙语(46.86%)。库斯科大区所用的克丘亚语变体是库斯科克丘亚语。
以下表格显示库斯科大区各省最先学习语言的数据:[5]
Remove ads
地名
库斯科大区里面的地名很多都是源自原住民的克丘亚语和艾马拉语。这些名字在整个地区占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基于西班牙语的拼字法与这些语言的规范化字母有冲突。根据Decreto Supremo No 004-2016-MC(最高法令)第二十条通过的第29735号法令,刊于2016年7月22日,必须逐步提出适当的原住民语言标准化字母中的地名拼写形式,以使国家地理研究所使用的命名标准化。[6]
文化部还建议各省的市政府恢复古老的土著地名,这些名称应由地方和社区当局在海报和其他标牌上传播。[6]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