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诺大区

秘魯大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诺大区map
Remove ads

普诺大区Departamento de Puno)是秘鲁东南部的一个大区,东邻玻利维亚,北邻马德雷德迪奥斯大区,西邻库斯科大区阿雷基帕大区,西南面接壤莫克瓜大区,南面接壤塔克纳大区。其中一部分为的的喀喀湖湖面。首府普诺位于的的喀喀湖上,位于一个称作阿尔蒂普拉诺高原的地域。最大城市为胡利亚卡

事实速览 国家, 下级行政区 ...

古代普诺大区是蒂亚瓦纳科文明(800年–1200年)的领土,它展现出横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艾马拉人的最高文化成就。印加帝国在15世纪占领了这些土地,然后就是西班牙人,他们受到那里采矿业发展的吸引,在整个地区留下了重要的殖民地遗产。

Remove ads

地理

普诺大区位于科劳高原,的的喀喀湖西部由普诺大区管辖。安第斯山脉占大区总面积的70%,其余则被亚马孙雨林覆盖。

湖中有许多岛屿,其居民继续按照其祖先的习俗和传统生活。乌鲁族即属一例;他们居住在人造的龙舌兰芦苇(托托拉草,totora)“浮岛”上,用龙舌兰芦苇造的传统船只航行。塔基勒(Taquile)、苏阿西(Suasi)和阿曼丹尼(Amantaní)因其对居民的友善,祖传的编织技能,前哥伦布时期的建筑以及美丽的乡村而闻名。的的喀喀国家保护区(36,180公顷)保护着大片的龙舌兰芦苇和各种动植物。

气候寒冷干燥,有四个月的雨季。另一方面,雨林的气候温暖。水资源取自的的喀喀湖、50个潟湖和300多条河流。 地下水还具有重要潜力。

行政区划

普诺大区分为13个省(provincias,单数:provincia),共有107个区(distritos,单数:distrito)。下辖省份(首府在括号内)如下:

历史

在古代,科拉高高原上居住着艾马拉族科利亚、扎帕纳、卡拉瓦约和卢帕卡)。克丘亚族后来来了。

根据历史学家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维加,这些古代史与曼科·卡帕克和玛玛·奥克略的传说相吻合,后者从的喀喀湖水域涌现,创造了印加帝国。

艾马拉文化(又称普蒂纳文化)是当地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前西班牙文化。

总督辖区时期,普诺是前往玻利维亚波托西的旅行者的必经之路。1668年,总督孔德·雷莫斯(Conde de Lemos)将圣胡安·包蒂斯塔·德普诺(San Juan Bautista de Puno)设立为波卡科拉省(Paucarcolla)的首府。后来,它被称为圣卡洛斯·德普诺,以纪念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

1870年,设立了阿雷基帕-普诺(Arequipa-Puno)铁路路线,并开始了的的喀喀湖的航行。

2007年,一颗陨石降落在当地,在当地人中引发了广泛的疾病。疾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推测是由于撞击热释放的砷或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的结果。

语言和民族

原住民在普诺大区占多数。直到2011年,41.4%普诺大区居民讲克丘亚语,30.39%讲艾马拉语;0.05%讲属于濒危语言的Ashaninka语言;而0.03%讲其他原住民语言。只讲西班牙语的人占总人口的28.1%。[1]

根据2007年秘鲁人口普查,大多数居民最先学习的语言是克丘亚语(38.01%),其次是西班牙语(34.81%)和艾马拉语(26.93%)。普诺大区所用的克丘亚语变体是库斯科-科劳克丘亚语。以下表格显示普诺大区各省最先学习语言的数据:[2]

更多信息 省, 克丘亚语 ...
Remove ads

旅游业

Thumb
普诺的乌鲁族浮岛。
Thumb
苏亚斯岛。

普诺大区的旅游业日益兴盛,有多家旅行社以及从低价旅馆到高端酒店的酒店服务。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