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斯坦丁·佩茨
爱沙尼亚首位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康斯坦丁·佩茨(爱沙尼亚语:Konstantin Päts,1874年2月21日—1956年1月18日)是爱沙尼亚的政治家,1938年至1940年担任该国总统。
![]() |
Remove ads
生平
帕茨是独立民主爱沙尼亚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二十年里,他还五次担任该国总理。1940年6月16日至17日苏联入侵和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后,帕茨总统正式任职一个多月,直到他被迫辞职,被新斯大林主义政权监禁,并被驱逐到苏联,并于1956年去世。帕茨是第一批活跃于政坛的爱沙尼亚人之一,随后他与贾恩·托尼森展开了一场著名的、长达近四十年的政治竞争—首先是通过他的报纸《Teataja》的新闻业,后来又通过政治。 尽管帕茨在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被判处死刑(缺席审判),但他得以逃亡国外,先是瑞士,然后到芬兰,在那里继续他的文学工作。他返回爱沙尼亚(当时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并于 1910年至1911年间在监狱服刑。[1]
1917年二月革命后,帕茨领导了新成立的爱沙尼亚自治省的省政府,该省在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政变后被迫转入地下。1918年2月19日,帕茨成为爱沙尼亚三名成员之一;救世委员会于1918年2月24日发布了《爱沙尼亚独立宣言》。他领导爱沙尼亚临时政府(1918-1919年),尽管他也在1918年被德占政权监禁了几个月。在临时政府中,帕茨还曾任职担任内政部长(1918年)和战争部长(1918-1919年),这使他负责组织爱沙尼亚军队参加独立战争,抵抗苏联红军入侵。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初,帕茨领导了当时较为著名的右翼政党之一保守的农民大会党,该政党最终于1932年并入另一个政党——定居者和小农联盟。帕茨是众议院议长。议会(1922-1923年),并五次担任国家长老,这一职位相当于爱沙尼亚激进议会制的总统(1921-1922年、1923-1924年、1931-1932年、1932-1933年和1933-1934)。在担任长老的最后一个任期内,他组织了一场自我政变,以压制右翼民粹主义的瓦伊斯运动。 他得到了军队和议会的支持。 1934年至1938年的“沉默时代”期间,进行了许多改革,经济增长,但他推迟了宪政秩序的恢复。在爱沙尼亚国防军司令约翰·拉伊多内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帕茨担任总理,履行国家长老 (1934-1937) 和摄政总统 (1937-1938) 的职责,直至1938年通过新宪法 ,之后帕茨当选为爱沙尼亚首任总统。他担任总统期间,斯大林主义下的苏联于1940年6月入侵并占领了爱沙尼亚。作为总统,他被迫签署了一个多月的法令,直到被捕并被驱逐到苏联,1942年,他被安置在喀山监狱精神病医院,并于1956逝世。
Remove ads
荣誉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