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广州双层公共汽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985年起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开始从香港引入部分双层公共汽车于广州市市区行驶,但因为基本都是已于香港退役的英国及德国制造的翻新巴士,难以寻找零件,返修率及成本过高,及市区内高架桥高度太低,于市区内行走的双层公共汽车相继从1999年开始陆续退役。2003年,广州市内早期引入的所有广州双层公共汽车完全退役。2009年,广州市再次引入新型的双层公共汽车试运行。
![]() |
历史
- 198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了舒缓市区内交通挤迫状况,首次引入双层公共汽车试行,从香港九龙巴士公司引进已退役戴姆勒CVG6型双层公共汽车,行走于广州火车站线路的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旗下528及529路。
- 198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大量从九龙巴士公司引进双层公共汽车。
- 1989年1月,以广告补偿形式(即车辆免费赠送,广告收益由香港方面赚取),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从九龙巴士公司、中华巴士公司引入52辆带车身广告退役戴姆勒珍宝型、利兰珍宝等型号双层公共汽车,作翻新后将尾门改置右侧,甚至改装成左方向驾驶,行驶于201、230、235、240、260、269、270、271、276、283、289、290、522、528、529线路。上层收费1元人民币,下层收费5角人民币。
- 1993年,香港海派公司、新美景工程公司和城市亚洲公司捐赠50辆前德国柏林交通运输公司的曼恩 SD200、新加坡SBS的利兰亚特兰大双层公共汽车,由广州市公用事业局接收,于1993年11月13日正式投入营运,行驶于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522路、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528、529路。
- 1994年初,广州客车厂推出广州首款自产双层公共汽车,广州牌GZK6120GS及其改进版GZK6120FS,空气悬挂系统设计,使用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生产的HFF6120D06二级踏步底盘、斯太尔91车桥,采用斯太尔WD615.61发动机,最大输出马力为191kW/2600rpm,最大扭力输出为830Mn/1600-1700rpm,使用ZF S6-80六速手动变速器。全车长11.9米,车厢内高1.8米,全车高度3.9米。最大承载量为89人,曾是当时全国承载能力最大的双层公共汽车之一。所生产的21辆双层公共汽车由广州市交通建设管理基金会捐赠给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行驶于旗下的28、62、63路。但因为生产技术不成熟,事故率太高,广州客车厂陆续将其停产,并于1998年开始陆续退役,2001年1月,最后一辆广州牌双层巴广州牌GZK6120FS宣告退役。
- 1998年,广州市内双层公共汽车陆续退役,送往金属回收公司销毁。
- 1999年6月7日,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旗下528路的22架双层公共汽车停驶,至此,该公司旗下75架双层公共汽车全部退役。[1]
- 2001年,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现一汽巴士)最后一辆广州牌双层巴车牌号码为粤A04025的广州牌GZK6120FS双层公共汽车重新翻新后宣告退役,由广州博物馆收藏。其后因广州博物馆无法接收该辆双层公共汽车而拖到一汽公司车陂停车场放置长达9年。
- 2003年,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最后两架行走于289线路的编号为2-10880和2-10888巨鹰珍宝巴士宣告退役。
- 2012年12月13日,一汽巴士将最后一辆广州牌GZK6120FS双层公共汽车再次重新翻新后拖回广州博物馆美术馆展区停泊展览,惟该车的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所有动力装置已经移除。
Remove ads
1994年,广州市内投入营运的双层公共汽车数量为130辆,但逐渐显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首要原因是广州当局的城市规划并不完善,市区内逐渐新落成的桥梁高度太低,约3至4米左右,不适合双层公共汽车行驶,同时,于市内行驶的无轨电车高架电线高度太低,同样不适合其行驶。再且,当时引入的双层公共汽车多为退役巴士,已经停产,因此维修量太大,零件太昂贵,而广州牌GZK6120GS/GZK6120FS设计有众多缺陷,曾发生多宗事故(如使用该型号的62线路曾于天河发生前轮飞脱事故),返修率过高,巴士公司无法承受如此大维修量,最终将其陆续报废。
2009年9月,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认为,由于受道路现状的制约,双层公共汽车不宜在广州推广发展。他表示,一些桥面限高3.8米,而双层公共汽车的身高最少在4米以上,根本无法通行,而广州市又是一个多桥隧的城市,单凭这一点,就不利于双层公共汽车的发展;今后是否会大力推广,将等到巨鹰SJ6110BEB-SHU的试用期结束后再作定论。
- 2009年9月,广州新穗巴士引入广州新美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SJ6110BEB-SHU电动双层公共汽车试运行。
- 2012年11月23日,新穗巴士再次引入一辆安凯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HFF6110GS03EV(编号:8818)试运行3个月。
- 2013年2月8日,一汽巴士投入6部宇通客车生产的ZK6105HNGS1开篷双层公共汽车营运旅游观光1线。
- 2013年7月27日,一汽巴士新增购的7辆宇通ZK6105HNGS1开篷双层公共汽车加入旅游观光1线,使该线营运车辆增加至13架。
- 2015年6月21日,新穗巴士投放一部由扬州亚星客车制造的双层公共汽车JS6111SHCP正式运行于226线,7月初再投放剩余20架行走。
- 2018年,新穗巴士与珍宝巴士投放安凯HFF6124GS03EV运营于226、230、333、336等线路,电车公司也于同年投入宇通ZK6126BEVGS3(E12DD)和广汽比亚迪GZ6100LSEV运营于107线路及观光2线路,但GZ6100LSEV在2020年12月23日退出运营并退还广汽比亚迪从化车厂办理车辆注销。
- 2021年4月1日,巴士集团电车分公司(当时称作“广州公交集团电车有限公司”)投放13架广汽比亚迪GZ6100LSEV1(K8S改进款)双层公共汽车于107线路及观光2线路行走,其中#S829及#S830车为2020年底退还予厂家的车辆,退回车厂除更改车辆VIN码、巴士型号及换上新铭牌外,与其他车辆无异;至此,107线路的车队由多数无轨电车+少数双层公共汽车转变为多数双层公共汽车+少数无轨电车行走。
- 2021年6月26日,随着广汽比亚迪B10车型陆续上路,一汽巴士于2012~2013年引入的宇通双层液化天然气动力旅游客车全数退役。至此,一汽巴士再次结束双层公共汽车车队营运,旅游观光1线路以广汽比亚迪K9KA及两款均由广汽比亚迪制造的新车B10、改进款K9F行走。
- 2022年,随着全广州巴士车队全面纯电化,新穗巴士先后引入的JS6111SHCP液化天然气动力双层公共汽车及JS6111SHEVC插电混合动力双层公共汽车均全数退役,巴士退役前,多个巴士迷团体组织了巴士游河活动,送别最后的非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至此,广州双层公共汽车车队亦全面实现纯电化。
Remove ads
香港跨境双层公共汽车
1996年,香港城巴曾经拥有5辆富豪B12及数辆利兰奥林匹克12米巴士,主要用于行走往广州及东莞的城巴过境线路。当时它们是广州可见的最新款双层巴,其中的富豪B12巴士也是城巴仅有的附设洗手间的巴士,附设行李仓及双层隔音玻璃,并设有马力强大的发动机,在广深高速公路上,可以120至1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走(城巴利兰奥林匹克1XX/3XX极速大约100-120公里每小时),增强城巴的竞争力。
受广深铁路提速影响,往广州、东莞等地的直通巴士的客源于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期急跌,城巴于2001年结束所有过境服务,全部转让给永东直巴,而5辆B12巴士亦转售新西兰。
报废巴士获收藏
2001年,广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最后一辆广州牌双层巴车牌为粤A04025的广州牌GZK6120FS宣告报废,2002年1月30日上午,该辆双层巴经全面翻新后,由广州博物馆收藏,于镇海楼前举行交接仪式。但因为广州博物馆于1998年接收了广州市电车公司最后一辆通道式无轨电车上海牌SK561G型电车,而当时广州博物馆扩馆计划搁置,广州博物馆因无法接收该辆双层公共汽车。故该广州牌GZK6120FS型双层公共汽车被露天停泊于广州市一汽巴士公司车陂修理厂停车场3楼,任凭风吹日晒长达9年。[2]
2011年底,一汽巴士客装厂接到公司下达对双层公共汽车翻新进馆的任务,该车拖去黄村修理厂进行翻新。但部分配件已经没有存货,即使发外加工也很难找到匹配的原材料。该车在捐赠之前已经由广州市文物局颁发了文物证明,为了保留其收藏价值,客装厂工程技术人员想尽办法将该车辆按原貌重新翻新。
2012年12月11日,因一汽巴士公司于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举行60周年特展,所以在参展之前一日此巴士从黄村修理厂拖到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翌日再停泊在镇海楼旁的仲元楼展区大门口处。
Remove ads
双层公共汽车再次行走的历史及巴士配置
时隔多年,新穗巴士终在2009年打开广州双层公共汽车历史的新一页,除了致力于试验各种新能源巴士以外,亦引入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作试验,尽管此举不受时任广州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冼伟雄支持,但该举措最终为广州市再次壮大双层公共汽车车队打下了良好基础[3]。
2009年9月28日,新穗巴士试运行4辆纯电动巴士,其中一辆是在538路运营的广州新美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11米双层纯电动巴士。根据技术人员介绍:该车可载乘客88人(64座位、23站位和司机1人),设计使用寿命为17年,牵引系统为交流异步电动机搭配全数字化高精度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经国家电动汽车实验示范管理中心现场测试,其在一次充电后续驶历程达到371.9公里,能耗仅为64.8度电/100公里[4]。值得注意的是,该车造型形似莱特巴士车身制造厂(Wright Bus)旗下的第一代莱特日蚀双子星(Wright Eclipse Gemini I)造型。该车型现已结束试验。
安凯 HFF6110GS03EV
2012年10月13日,有一张停放在广交会展馆外的双层公共汽车的图片被网友转发,该车的车外涂装为第一巴士标准涂装。新穗巴士在同年10月26日证实,该公司244A线将引入一辆该款双层公共汽车(编号 #XS-8818),已向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提交报告,只要等待其批准即可投入营运。同年11月14日,双层公共汽车获批上路;当月15日,该车在当年的深圳高交会上进行陈列展示,21日晚回到广州,23日起在244A路试运营3个月。
根据上一次的试验经验和广州市交通监管部门提出的意见,新穗巴士此次引入的巴士在车身高度设计定格在3.78米,是广州双层公共汽车历史上最矮的车型,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规避了时任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提出“广州一些桥面限高3.8米,而双层公共汽车最少在4米以上”的缺点,甚至能安全通过试验线路244A路途经只有3.9米左右的大北立交桥底;然而,由于车身设计限制,该车的车厢布局十分罕见,相较其他双层公共汽车亦显得十分狭窄,下层的座位下方满布电池,下层两边均设置7个地铁座(即横向座位),后门设于车厢尾部,至于上层更为特别,参考了类似五六十年代英式矮车身的下沉式上层通道设计,上层设置33个座位(11排座位,每排3个)在车厢正中间,车厂在车身后部左右两边分别设置一条楼梯供乘客上落,而中间座位区域被提升,以提供足够净空间距予下层通道,冷气的风槽设置于上层座位的正上方以提供更好的通道空间。
由于试运营期间广受好评,此车运行3个月以后并未停止运行,而是继续运行至2013年3月。根据坊间流传出的图片显示,该车曾在2017年运回安徽安凯客车厂予车厂参考制作一架自编号为XS-0128的液化天然气双层公共汽车,惟有关巴士未获新穗巴士引入,安凯客车亦将#8818车回送新穗巴士车厂,及后与一架福田牌BJ6123PHEV-1单层混能巴士共同闲置于新穗巴士凰岗车场至今,传闻两车动力系统亦均已拆除。
Remove ads
亚星 JS6111SHCP
时间来到2015年,广州巴士进入液化天然气和插电混合动力作为主流动力形式的新时代,新穗巴士一改惯常自集资金采购安凯客车优先的风格,以招标形式引入了20台液化天然气动力的亚星牌双层公共汽车。该批车辆车身高度设计为3.98米,虽然车身略低于标准双层公共汽车的高度,但是车厢布局亦勉强采用了普通双层公共汽车上层2+2座位,下层1+1,座椅为开平春山出品,楼梯设置在车厢中部的设计,惟由于车身相对降高的原因,使下层的后半部分无法设置任何座位,新穗巴士以一条活动扶手封闭整个中门以后的空间,后部留有一扇太平门,而该车型并非三轴设计。在悬挂系统方面,新穗巴士一改先前试验车的配置,采用了钢板悬挂和较为价格低廉的LE底盘,惟该批车辆行驶质感上与后期气囊避震配置无太大分别。车身外观方面前脸依旧是亚星一贯使用的“宏佳脸”造型,车尾为打斜的圆灯和封尾设计,采用第一巴士橙白涂装,车身上印有“新穗巴士 全心全意”的口号。该批车辆在上路时全数行走226线及其与公司旗下附属线路夜45线,以取代服务该线多年的福田牌BJ6123PEHV-1型柴电混合动力单层公共汽车[5][6];值得一提的是,226线自新穗巴士营办以来就一直获派车队中最先进的车型行走,夜45线也成为了广州唯一一条有双层公共汽车行走的深宵巴士线路,此二举在车队纯电化后不再。
2016年,新穗巴士随JS6111SHEVC插电混合动力双层公共汽车订单增购一架标准高度的JS6111SHCP型液化天然气双层公共汽车,除了车身高度外,该车采用LF底盘、一踏气囊悬挂以及后置楼梯等设计,车厢后部亦可以2+2的形式(左侧为楼梯,楼梯后门有一排座位,右侧为三排座位)设置多8个座位,使该车成为车队里的独有配置,受到各地巴士迷追捧,然而该车却因为保养成本问题,在2017-2018年间一度停场,出车时间飘忽不定,实际服役时间相当有限,最终在2020年退役。
此车引入时行走226线,后期调入230线路行走,在高峰时段亦会运营776线路东站客运站-岑村红花岗区间段和862B线路同和-大源北区间段。
Remove ads
2015年采购的液化天然气双层公共汽车明显取得成效,为新穗巴士车队开启新一页。新穗巴士在2016年1月23日再次以招标形式引入了以插电混合动力为动力的JS6111SHEVC型双层公共汽车[7],然而在招标启动前,该批车辆中的#0261、#0262车在2015年底便与#0260车一并抵穗,招标程序耐人寻味;该车型成为了全国第一批插电混合动力双层公共汽车。该批车辆车内布局和悬挂系统方面基本与上述提到的JS6111SHCP增购车基本无异,惟因为是插电混合动力车辆的关系,车厢后部设置了电池仓,少了楼梯后部和右边的最后一排座位,动力配置固然有所更改。
该批车辆引入时全数行走230线路,为新穗巴士双层公共汽车线路新添一位成员[8],与#0260车一样,部分车辆亦会在高峰时段运营776线路东站客运站-岑村红花岗区间段和862B线路同和-大源北区间段,该批车辆后期全数调入226线路顶替因技术原因提早退役的JS6111SHCP型双层公共汽车,深宵时段亦会获派夜45线路任务。该车型现已全数退役。
2018年8月23日,随着新穗巴士逐步推进纯电化,在最新招标订单中引入了20架此型号的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9]。该批巴士不再采用矮车身设计,尺寸与普通双层公共汽车无异;布局方面,新穗与早前珍宝巴士订购的同型号巴士区别在于楼梯,新穗巴士将楼梯置于车辆后部,令楼梯后部的一排座椅设计再次回归,珍宝巴士与香港双层公共汽车楼梯设计则相似,置于驾驶室后方,新穗巴士并无像珍宝巴士一样采用加上软垫的春山新时代座椅,而是采用普通版本的春山新时代硬座,上层座位为常见的2+2设置,惟与早年引入的巨鹰双层电巴一样,扶手较少;无障碍设置方面,车辆在后门配有手动轮椅上落板,车厢内却无预留轮椅停放位置;外观方面,全面采用安凯G9造型,第一巴士涂装,然而车身中部未见“新穗巴士 全心全意”之口号。
该批车辆引入时226及230线路均有获派,深宵时段亦获派行走夜45线路,惟现时不再有双层公共汽车运营776线路及862B线路的区间段。现时该批巴士继续行走226及230线路,但深宵时段不再行走夜45线路。
宇通 ZK6105HNGS1/ZK6115HNGS2
2013年2月8日,一汽巴士开通旅游观光1线,引入 ZK6105HNGS1 型双层公共汽车行走[10][11]。
第一批的6辆于当年2月8日购置,编号 #3352~#3354 为带顶篷版本,编号 #3355~#3357 为全露天版本,该批车辆由于敞篷和尺寸与汽车公告不符的关系一直不获发牌,从2014年临时牌照到期起便无牌行走,直至2016年分三批回送郑州宇通车厂改为封闭二层设计,二层亦重新设计了冷气风槽,为了通过车管所的车检,宇通及一汽为该车型套用 ZK6115HNGS2 的型号数据,最后得以通过车检。第二批的7辆于2013年7月27日购置,编号 3358~3364,最初也是带顶蓬版本,后来全数在2016年底在花都的厂房通过宇通方面指导技改和重新车检正式获发车[12]。
该批车辆车厢布局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均是2+2的座椅布局设计,前门正对位于驾驶室后面的楼梯,由于该车身为效仿英国的“左口鱼”双层公共汽车的复古设计,但因为中国内地是靠右行驶,左钛驾驶,便让该车变成了“右口鱼”巴士,前门设置在车身较中部,而前门和楼梯中间的过道只是供车长前往驾驶室使用,钱箱和羊城通卡机设置于前门右边的位置。虽内饰设计一般,但该车型机械配置和悬挂系统均是广州液化天然气动力之最高配置,除了马力充足和进口变速器之外,前后车桥均采用德国采埃孚(ZF)出品,刹车采用德国克诺尔 (Knorr-Bremse AG)出品,气囊悬挂亦选用德国马牌(Continental)出品。外观方面,为“右口鱼”复古造型设计,全车身采用一汽巴士设计的橙色旅游客车涂装,车身上有以广州塔为标志的白色图案作为特色,车尾发动机盖上印有“低碳出行 美丽海珠”的字样,惟车身上无任何当时一汽车队正采用第一巴士或一汽巴士的木棉花Logo。
2017年2月,海珠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由于旅游观光1线路班次远不及有轨电车,令客流大减,#3358~#3361 车获派以快车形式行走18线路(由于行车限制不停石榴岗沿途各站),#3362~#3364车则调入二分公司区间行走于901A的员村山顶-岑村红花岗沿途各站,但此举在4月突然被市交委叫停[13];经过交通部门与一汽巴士协商后,一汽巴士将全数第二批车辆调入二分公司,该批巴士一直在901A线路区间行走至退役。
该车型于2021年6月11日全数退役,有关线路均全数恢复由单层公共汽车运营。
2018年6月24日,珍宝巴士旗下333线路修改行车路线,新行车路线往返位于广州珍宝巴士总部的大观路北(大观湿地公园)及萝岗香雪梅花世界,途经广州科学城内多个热门景点,该日起333线路全线以最新引入的安凯HFF6124GS03EV型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行走[14],该批巴士在333线路改线当日早上在广州珍宝巴士总部车厂内举行了巴士首发仪式。
该批巴士创下了珍宝巴士历史上多个第一,比如“第一批一踏气囊无障碍巴士”、“公司旗下第一款双层公共汽车”、“公司旗下第一款三轴巴士”等等。车厢布局方面,珍宝巴士与香港双层公共汽车楼梯设计则相似,直梯置于驾驶室后方,全车座椅为春山世纪之星系列座椅,并配备了软垫,后门对面配备了一块PIDS屏幕显示到站信息,该批巴士亦配备了USB充电口供乘客充电,此车除在后门配备轮椅板外有预留轮椅停放位置,上层方面,座位全数2+2配置,设置多条扶手,亦在冷气风槽上方同样配置PIDS屏幕显示到站信息。外观方面,全面采用安凯G9造型,新车时采用带有梅花和科学城地标建筑涂案的特色涂装,梯位车身中部以英文印有“China Huang Pu”字样,门位以中文印有“中国 黄埔”以宣传广州黄埔区,现时除部分主题广告外,批次内其余巴士恢复珍宝巴士红巴涂装,在车身中部贴有珍宝巴士Logo。
该车型上路时全数行走333路;2019年11月1日,336路修改行走线路后,亦获派此车型行走。2025年3月1日,333路与395路整合,由于双层公共汽车无法通行333路新走向的部分路段,该款车型改为全数行走于336路。
宇通 ZK6126BEVGS3(E12DD)
2018年6月12日,广州市一汽巴士、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广州市电车公司和广州马会巴士联合招标1672部纯电动巴士,其中标包8为电车购买的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但该标包因参选产品不足而流标,在重新招标后,宇通ZK6126BEVGS3车型在第二次招标中标[15]。
该批巴士上下层均为2+2座椅配置,所有座椅均为宇通原厂出品之皮椅,部分座位后方更配备脚踏板和小桌板,上层后部更直接配备两张仿木饰板桌子,配备两对对座,固上层也有倒座,下层将整个右前轮包延长,上方以仿桃木饰板覆盖,车辆服役时延长轮包上放置了自动售卖机出售便民用品,楼梯以直梯设计设置于驾驶室后方,全车配备了多个PIDS屏幕和电视显示到站信息以及宣传内容,作为无障碍车辆,该车型的轮椅停放区足以放下两架轮椅。外观方面,采用宇通“绅士”造型,由于大灯较小,巴士迷戏称该造型为“豆眼”,该批巴士采用巴士集团内电车独有的红巴涂装,每年新年巴士电车亦会仿效香港巴士公司做法制作生肖贺年广告于该车型。该车在底盘悬挂系统方面与一汽巴士早前引入的宇通牌双层公共汽车一样,配备了多个由外国生产商出品的产品,前桥和驱动桥选用德国采埃孚(ZF)出品,悬挂采用德国威巴克(Wabco)V1E25气囊避震,后轮随动车桥则是宇通旗下的精益达出品,该车桥悬挂选用德国马牌(Continental)出品,原厂更直接配备法国品牌米其林X In City系列轮胎。
现时该车型大多行走于曾由广州市双城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营的千年古城线、西关风情线、城市中轴线等观光巴士线路。
广汽比亚迪 GZ6100LSEV/GZ6100LSEV1(K8S)
2016年,电车公司计划开通一条在珠江新城CBD周边行走的旅游客车线路,率先引入两台GZ6100LSEV型电动双层公共汽车为开线作准备,当时两台巴士获发自编号#S800及#S801,然而两架巴士在2020年12月23日突然退出运营并退还广汽比亚迪从化车厂并办理了车辆注销。
时间直至2021年4月1日,电车公司投放于比亚迪从化车厂多时的13架广汽比亚迪GZ6100LSEV1型双层公共汽车于107线路及观光2线路行走,其中#S829及#S830车为2020年底退还予厂家的#S800车及#S801车,除更改车辆VIN码、巴士型号及换上新铭牌外,与其他批次内的无异。
该型号巴士及比亚迪贴上自家型号的车型当时为全国唯一一款10米级纯电动双层公共汽车车型。在布局方面,因比亚迪与亚历山大丹尼斯长期的合作关系,车厢布置基本模仿亚历山大丹尼斯Enviro400型巴士。上下层座位均以2+2配置,座椅为春山世纪之星系列,座椅配备软垫,全车配备了多个PIDS屏幕和电视显示到站信息以及宣传内容,楼梯直梯设计置于驾驶室后方,惟由于电池布置的关系,下层空间较短,只有13个座位及在后门正对位置预留了轮椅停放区。巴士底盘悬挂系统方面,与E12DD车型一样,配备许多由外国厂商的出品,悬挂采用德国威巴克(Wabco)出品,ABS由德国克诺尔出品。
现时该车型全数行走于107路。
线路
现时使用双层公共汽车行走的巴士线路如下:
2012年以来曾经使用双层公共汽车行走,但现时已不再使用的巴士线路如下: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