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开普勒62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开普勒62(Kepler-62)是一颗位于天琴座,体积较太阳小的光谱K型恒星,距离地球约1200光年。该恒星位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以凌日法搜寻太阳系外行星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观测视野内。2013年4月18日,天文学家宣布在该恒星旁发现五颗系外行星,其中的开普勒62e和开普勒62f可能是位于该恒星适居带内的固体表面行星[2][4][5]。
Remove ads
观测史与命名
开普勒62在2MASS目录中的编号是2MASS J18525105+4520595[6]。该恒星所属行星是由开普勒空间望远镜以凌日法发现。凌日法主要是侦测恒星光度下降的现象,光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行星移动到恒星与地球之间遮挡住部分恒星表面造成。开普勒62这个名称由来是因为它是开普勒任务中第62颗确认行星存在的恒星。
该恒星所属行星的后缀则是b、c、d、e和f。后缀b代表该恒星旁发现的第一颗行星,之后按照发现顺序以小写字母顺序加上后缀[7]。而开普勒62的所有五颗行星都是同时发现,所以后缀b用于最靠近母恒星的行星,而f则是距离最远者[2]。
恒星状况
开普勒62是一颗光谱K型恒星,质量大约是太阳的69%,半径则是太阳的62%。它的表面温度是4925 ± 70 K,年龄大约是70 ± 40亿年[2]。相较之下,太阳年龄大约是46亿年[8],表面温度5778 K[9]。
该恒星的视星等13.8,无法以肉眼观察[6]。
行星系统


开普勒62的五颗行星都是以凌日法发现,这代表所有的行星运转时都会通过恒星和地球之间。这些行星的轨道倾角可能相对于从地球观测的视线,或者是在参考平面上方或下方不到角度1度的位置。这允许天文学家在每颗行星发生凌星现象时直接量测行星的公转周期和相对母恒星的相对直径[2]。
五颗行星的半径在地球的0.54到1.95倍之间。最让天文学家感兴趣的是62e和62f,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在适居带内有固体表面的最佳候选行星。而这两颗行星的半径分别是地球的1.61和1.41倍,因此极有可能是固体表面行星。另一方面,这两颗行星在系统中是位于开普勒62的适居带内,并且如有特定的化学成分(开普勒62f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开普勒62e经探测有云层存在),也许就能让液态水存在于表面[2]。
系统中行星的质量无法被径向速度法或凌日时间法直接量测,因此只能得知不太严谨的行星质量上限。62e和62f的质量上限分别是36和35倍地球质量,而真实质量应会明显低于这两个值[2]。
参见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