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里德林根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里德林根之战(法语:Bataille de Höchstädt)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爆发的会战,战场位于今德国巴登-符腾堡与瑞士交界处的莱茵河畔魏尔,交战双方分别是维拉尔将军指挥的法国陆军与巴登藩侯路德维希·威廉指挥的帝国陆军。
1702年9月9日,巴登藩侯攻陷兰道城,威胁法国边境的阿尔萨斯地区。与此同时,巴伐利亚选侯国与法国结盟,法国将军维拉尔奉命在靠近瑞士边境的于南格渡过莱茵河,与巴伐利亚部队会合。巴登藩侯起初成功阻挡其推进,但法军随即在更北处渡河,绕过其防线,迫使帝国军于10月14日清晨开始撤退。
维拉尔随后趁势进攻,击退见法军赶来而停下脚步防守的帝国军。然而帝国军之后亦阻击其进攻部队,有序撤离战场。法军经此战后打通前往多瑙河的道路,维拉尔督促巴伐利亚部队赶紧与法军会合,但却因后者的消极浪费了十五天的进攻机会,最终只得前往梅斯进入冬营。
Remove ads
背景
1701年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首年主要战事均爆发于西属尼德兰与北意大利。1702年6月,战火延烧至莱茵兰,巴登藩侯路德维希·威廉率领帝国军在莱茵兰-普法尔茨的施派尔以北渡过莱茵河,于9月9日攻陷兰道城,威胁法国边境的阿尔萨斯地区[1]。之后,路易十四下令卡蒂纳派出一支由维拉尔指挥的派遣军团前往德意志地区,与刚加入战争的盟国巴伐利亚会合[1]。9月28日,维拉尔抵达靠近瑞士边境的于南格[5]。
巴登藩侯预料到法军的目标,留下6,000人驻守兰道,亲率14,000人迅速南进,抵达于南格对岸的弗里德林根。该地位于莱茵河弯道,两侧分别为坎德河与维瑟河,背靠图林格山。其步兵在于南格正前方构筑防御阵地,阻断法军进路[5]。维拉尔认为正面攻击过于艰难,试图经中立国瑞士的巴塞尔州南下绕过防线,但被瑞士当局拒绝,只得于随后数日构筑桥梁渡河。尽管之后维拉尔又推迟进攻,等待另一支法军从布赖萨赫出发占领位于其以北28公里的莱茵河畔诺伊恩堡,但巴登藩侯仍因兵力处于劣势且受双面威胁,于10月13日晚下令向弗赖堡撤退[6]。
Remove ads
战斗
10月14日清晨,帝国军在卡尔·冯·菲尔斯滕贝格-默斯基希伯爵率领的后卫部队掩护下撤离于南格前的阵地。至上午8时,他们开始渡过坎德河撤退,使法军得以无阻渡过莱茵河。巴登藩侯察觉此情后,调转军队备战。上午10时,其大部兵力部署成两线,面向法军,背靠坎德河。维拉尔遂命副将德尔博德率步兵夺取位于法军右翼,此时仍被帝国军控制的图林格山[7]。
巴登藩侯则回应,派遣由普罗斯珀·菲尔斯滕贝格伯爵、安斯巴赫侯爵及巴登-杜尔拉赫侯爵率领的援军,占领图林格山后方的凯费恩霍尔茨森林。法军克服崎岖地形,占领图林格山,继而清除森林中的敌军[7]。霍亨索伦伯爵奉命进攻法军主力阵线,以掩护大部队撤退并转移法军注意。然而其虽兵力占优,仍被马尼亚克伯爵指挥的法军击退,追至坎德河方止[8]。与此同时,图林格山上的法军因帝国军反击陷入混乱,占据森林的部队固守阵地,但大多数退回平原上的起始位置,后经整编恢复秩序[9]。此时普罗斯珀·菲尔斯滕贝格伯爵率部持刺刀夺回凯费恩霍尔茨森林,战斗于13时左右结束。帝国步兵待至夜幕降临,继续撤往施陶芬,维拉尔随即向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埃尔报捷[4]。
Remove ads
后续
此场会战的伤亡估计不一:法方估计己方损失1,600人,杀伤及俘虏逾4,000名敌军[2]。奥匈帝国历史学家加斯东·博达尔则估计帝国军损失约2,900人,法军损失约2,700人[3]。此外,双方均损失数名高级军官,法国将军德博尔德阵亡,奥地利方面则有三名伯爵因伤而死[3]。此战后,法军打通前往多瑙河的道路,维拉尔晋升元帅[1][10]。路易十四与维拉尔皆督促巴伐利亚部队赶紧与法军会合,但巴军仍留在多瑙河流域,仅派遣三个骑兵中队支援法军[11]。维拉尔得知消息后暴怒,因为巴军的消极让他浪费了十五天的进攻机会[11]。除此之外,马克西米利安·埃曼努埃尔还要求维拉尔派遣10,000人接受巴军指挥,防止帝国军入侵巴伐利亚境内。维拉尔怀着对巴军的反感,上书路易十四说明天气恶劣不适合作战,后前往梅斯进入冬营[11]。
注脚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