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翔 (科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翔,JP(1963年12月1日—),男,江苏南京人,美国华裔材料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现任香港大学校长。

Remove ads
生平
张翔于1985年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毕业,1988年毕业于同校物理学系硕士。1989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并于1996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系博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学系讲座教授。他主持研制的隐身衣,被《时代》杂志列入2008年十大科学发现[5][6]。2010年藉研发首个光学完美透镜而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此外也在2010年至2013年间担任中研院应科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2013年至今为委员)。2012年他受聘为“南京大学校长人才工作顾问”[7],且是台湾中央研究院该年新增的2位中国大陆本科背景的院士之一[8]。
2017年12月1日,香港有媒体报导张翔被提名为接替马斐森担任香港大学校长的唯一人选。其提交给港大委员会争取受聘的建议书主张与中国不同大学合作,认为应向中国教育部争取中央提供资助发展科研[9]。传媒报导港大校长遴选委员会以7票赞成及4票反对,推荐张翔为马斐森的接任人。港大校友关注组指有不少校友质疑他的管理能力和经验[10]。
2017年12月15日,张翔获委任为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11],任期为五年,2018年7月17日正式上任。[12]2019年7月1日获特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13]
2021年10月3日,港大校委会主席李国章向港大师生和校友发信,宣布港大校委会经咨询过校委会成员后,一致决定邀请张翔续任港大校长五年,任期延至2028年,于2023年7月生效。李国章形容,港大在张翔具远见的领导下,令港大更上一层楼,而应对危机亦表现出实力和韧性。港大在疫情期间,研究和教学续表现出色。李国章又指,港大在重重困难下,仍继续推进多个具开创性的战略项目,当中多个由张翔发起和领导,并取得重大进展,包括薄扶林校园的“Tech Landmark”项目,以及港大深圳校园发展,以及全球教授招聘,为港大引入顶尖人才,均令港大作为世界级学府取得最大成就。张翔回应称对校委会的决定感到欣喜,指“将继续与师生员工一起努力,带领大学发展再创高峰,提升港大在本地和国际的地位和声誉。”[14]
Remove ads
相关事件
2019年反修例运动期间,张翔曾就立法会被冲击发表声明,谴责有关事件是“破坏性的行动”。事后引起部分学生和校友不满,质疑他未有谴责警方使用过度暴力,并要求他收回声明。港大在张翔治下,亦对学生会连番打压。港大于2021年4月宣布,停止为港大学生会代收会费、不再向学生会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同时对学生会正使用的办公室及设施“执行管理权力”,收回港大学生会会室等设施管理权。港大学生会评议会于2021年7月一度通过动议“感激”刺警案自戕身亡的梁健辉,随后撤回并致歉。港大事后强烈讉责港大学生会评议会,并不再承认港大学生会在校内的角色。
2019年7月3日,张翔以校长身份发表声明,对立法会大楼发生的暴力事件感痛心,破坏性的行动应予谴责。并呼吁各方理性,努力解决纷争,莫再诉诸对抗。且指出在当前的困境下,深信不同意见的人可以文明理性共处,只要各方能主动开展积极对话,社会裂痕会复和,相信各界愿意为更美好的香港而求同存异[15][16]。其声明引起部分港大学生、职员及香港市民不满。[17]
2019年7月10日,有港大学生向张翔递交有2,000人联署的信件,并提出3项诉求,包括要求他收回7月3日的声明,确保大学师生的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及承诺今后不会处分参与社会运动的学生及教职员。张翔表示收到他们诉求和关注,并指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和任何暴力都应该谴责,而警察滥用暴力的问题,要先经监警会的调查再作定论。[18]
2019年7月12日晚上8时,逾300名港大学生,旧生及教职员到港大中山广场集会,要求校长张翔收回7月3日谴责示威者冲击立法会事件为“破坏性行动”。但张翔未有现身。近300人于是在约10时半步行往校长寓所,要求张翔出来对话。港大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陈祖为引述张翔表示,由于来访的朋友儿子生病,张翔要在寓所照顾,所以未能出席今晚的集会。而张翔邀请到来的学生进入寓所对话,遭学生拒绝,反要求他步出寓所对话,最后他答允要求和双方在校长寓所外对话。[19][20]
2019年7月18日,张翔、港大法律系杨艾文(Simon Young)教授与香港大学师生在香港大学陆佑堂对话。[21]
2023年10月,港大全体校委收到匿名电邮,指控校长张翔存在管治问题,包括将中国大陆公司纳思达经中国红十字会捐出的1000万内地留学生奖金放入校长办公室持有的“港大战略发展基金”账户、以豁免招标形式花费二百多万港元聘请美国猎头公司“Isaacson Miller”遴选医学院长和大学拓展副校长,并最终在9月口头通知校委会推荐刘泽星出任院长、将校长座驾更换为作价约203万港币的宝马i7,以及利用大学资金装修教职员联谊会。针对有关投诉,张翔批评“造谣者”外泄机密通讯和内部资料,“断章取义,蓄意扭曲事实”,他已就当中涉及“严重诽谤”的内容委托律师,同时索取专业法律意见。港大校董会10名成员发联署声明,批评校委会至今未有就张翔的管治问题和会议安排作正式公布或回应,要求校委会解除保密要求、公开文件,同时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作公开聆讯。2023年10月9日,港大校委会主席王沛诗宣布成立五人专责小组,调查此前对校长张翔发出的匿名投诉,预料12个星期内提交调查报告[22][23]。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调查,2024年4月,港大专责小组宣布对张翔行为不当的指控不成立,其调查报告获校董会接纳[24]。张翔深夜亦发表声明回应小组报告,提出八点声明,指终于还他清白,调查结论充分证明,一连串的匿名举报和恶意指控全属子虚乌有,重申造谣者蓄意扭曲事实,是严重诽谤,有理据向造谣者提出诽谤诉讼,斥造谣者躲在幕后,以匿名方式暗箭伤人。[2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