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宪义

核能专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宪义(1943年),台湾台中人[2]:500,生于日占海南岛海口市[1]:41台湾核能物理学家,拥有中华民国美国国籍。前中华民国陆军上校,专长为核子工程。曾参与中山科学研究院核武研发,为美国当间谍,将相关情报交给美国政府,1988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安排下潜逃至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与证人保护计划[3]美国政府根据他提供的情报,介入台湾核武研发,会同国际原子能总署破坏设备、销毁文件、没收核材料,迫使接近完成的相关研发中止。

事实速览 张宪义, 个人资料 ...
Remove ads

生平

张宪义祖籍福建晋江[1]:41,祖先于1717年到台湾[1]:140,父亲张曜能在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自动车课技师任内被派到日占海南岛工作,身兼日军翻译,刚好从事贸易工作的外公由公司外派而带着张宪义母亲到海南岛,父母经人作媒在当地成婚,1943年在海口生下张宪义,日本战败后父母租船带着2位小孩返台,途中曾遭海盗洗劫,1946年回台定居台中市[1]:41-42。从小父亲教导他慎终追远的观念,传给他张氏族谱,对他影响深远,让他无法认同台湾独立[1]:43,140

1963年于台湾省立台中第二高级中学(今台中市立台中第二高级中等学校)毕业后,进入陆军理工学院(今国防大学理工学院)物理学系就读,期间因理工学院与国立清华大学合作,曾在清华大学接受训练。1967年取得理学士学位,派任至中科院筹备处任职[4]

中华民国于1963年与1968年分别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核武禁扩条约》后,于1969年开始以台湾电力公司进口装置开发核能发电,但却转供国防部中科院使用,终于1972年与1976年被国际原子能总署与美国政府一再发现违规而令停、蒋经国政府保证不会发展核废料再处理设施,但于1978年被发现一直在致力研发激光铀浓缩技术而被警告[5][6][7][8]。张宪义于1969年被选派到美国田纳西大学攻读核子工程,取得硕士博士学位[4][9],张宪义回忆在美国约1969年或1970年时接到自称对核能有兴趣的的公司电话邀他餐叙,当时拒绝,几年后才知道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人[10]。张宪义1977年学成回到台湾,返任中科院第一所(今行政院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研究所的前身)。1984年晋升为该所上校副所长[4][9]。1970年代末张宪义再度赴美,1980年和美国中情局人员接触,他决定和美国合作,通过预防双面谍的测谎后,1984年正式成为中情局线人[11][10],开始将台湾核武的机密研发资料,偷偷带出交付美国[12][13][9][14]。张宪义回忆之后每隔几个月会与一名叫“马克”(Mark)的中情局官员在台北一些安全藏身处所碰面,包括士林夜市附近的公寓,张宪义负责提供最新的研究资讯、机密文件的照片,并确认情报[11][10]

Remove ads

军中逃亡事件

1988年1月8日,张宪义向其妻子谎称有一美国公司要聘雇,准备将全家移民,其妻先带三个小孩去出境至日本,被中情局人员直接带去美国与先生会面。1月9日,张宪义在自己办公桌留下辞职信,在中情局安排下以假的新加坡护照,在高雄小港机场出境赴美[15][13]。1月12日(即蒋经国去世前一天),张宪义举家逃往美国。郝柏村在《八年参谋总长日记》1988年1月17日条目上写道:“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全家叛逃美国,必然为CIA所运用,将和盘托出核研所继续研究的动态。保有核子弹发展能力但不制造核子武器为我国政策,今日指示叶昌桐以对国家伤害最小方式处理。”[16][17]

停止核武计划

张宪义持续向美国泄漏中华民国研发核武的相关资料[18],于1988年由中科院逃亡赴美并在国会秘密听证会中作证。1月13日,总统蒋经国过世,美国总统里根随即指派美国在台协会主席丁大卫中华民国副总统李登辉进行会谈,谈判中李登辉向美国保证会终止核武计划,但美国担心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掌握核武[19]。1月15日,美国会同国际原子能总署人员直赴核研所进行突击检查[9],同行特工驾驶多辆水泥车、货车载着美国政府与联合国原能署人员,要求核研所拆除与发展核武有关的所有设施[20],并将最重要的浓缩核原料立即运返美国,销毁过程中六度引发氢气爆炸,之后灌浆封闭实验室[21]。在美国发动多次搜索后,中华民国国防部进行内部调查,发现张宪义早为美国中情局劝诱当了廿年秘密间谍,在1988年1月9日带走机密出逃美国作证[4],阻止蒋经国秘密发展核武的计划,中华民国政府遂对张宪义发布通缉令。

1月20日下午,丁大卫单独面晤郝柏村,为张告知美方核能研究所继续研发核子弹情形,及转达美国强烈要求“核能研究所须彻底拆除与核弹发展有关设施,核子反应堆(TRR)须提取重水不得再再开炉”,并提示美国侦察卫星的照相,在屏东九鹏基地小型核爆[22]他于十六日由华府来台北前,在美国务院见过张宪义…。”又说张宪义“竟利用民进党以图要挟”、杨亭云向他报告“逃犯张宪义家属与民进党有勾结”、“吾人早知CIA在中科院有卧底,其实也不只张宪义一人…[16]”。

不久后“台湾研究用反应器(TRR)”被迫停止运转[2]:475

后续发展

张宪义全家赴美后,在证人保护计划之下安排后续工作以及家庭安置等,初期原居于华府;1988年核研所一名驻美专员以张宪义小孩的姓名查出其当地就读小学后追踪出住家地址,立刻通知时任联合报驻华盛顿特派员王景弘,王景弘在该年4月13日前往登门采访遭拒,张宪义全家在美国保护下连夜搬家,这位核研所驻美专员遭到美国政府认为他骚扰张宪义而接到美国政府通知,要他马上离开美国,他不得不返回台湾,结束台美另一场谍报交锋[3][9][13]

当时纽约有某个帮派扬言采取不利于他家人的行动,后来丁大卫表示,当他与台湾当局谈判时,向郝柏村要求确实执行里根和李登辉的终止核武研发的协定,同时警告郝柏村,若张在美家眷及和在台亲属的安全发生任何问题,郝都得负起责任;无论黑社会或其他人,只要放出不利于张宪义和家人的讯息,不管是不是郝直接下的命令,都唯他是问。当丁大卫从台湾谈判回来之后,张的在台亲属就说最近没有人来骚扰了[23]

8月2日,参谋总长郝柏村上将在中正理工学院毕业典礼演讲上,指责张宪义出卖国家。在同年出版的《教战记》中骂张是“一个唯利是图受雇于外国人的间谍,一个出卖祖国的无耻汉奸”,“即使他并没有真正泄漏了什么了不起的机密,没有真正危害到国家安全,也是不能为国人原谅的”。[13]

1989年初,张宪义在巴尔的摩的法院宣誓成为美国公民,只在原名前增加“Gray”英文名[1]:81-81,实际的表记有“Gray Sen-i Chang”[24]、“Gray S. Chang”、“Gray Chang”[25]

张宪义于1988年1月9日滞美不归逃亡,所涉为“军中逃亡”罪,经国防部发布通缉,追诉权时效为12年6月。2000年7月11日,追诉权时效完成,由国防部最高军事法院检察署撤销通缉。

在1990年之后国际情势转变,因为军中逃亡事件的紧张关系已解除,张宪义至爱达荷州国家实验室英语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继续从事研究,主要从事第四代核电厂技术的开发,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13年退休[15][19]

1993年,中华民国持续遵行国际原子能总署加强“全面预防保证协议英语IAEA safeguards”的“93+2计划”措施,并于2014年1月,与美国更新和平使用核能合作协议,包括新的“123协议”,于6月22日续约生效。[26][27]

张宪义在1998年曾传真给《联合报》,称:

Remove ads

访问与评论

得过普利策奖的《纽约时报》记者提姆·韦纳,在2008年出版一本700页的《CIA──罪与罚的六十年》,其中说在中情局数不清方失败和失误历史中,有一项行动却是“大功告成”,当中更提到中情局成功收买台湾科学家张宪义,阻止了台湾试图发展核武的秘密计划,并改变了台湾两岸的军事生态。[13]

2016年,已退居美国养老的张接受中研院研究员陈仪深访谈时,辩称自己当年不是背叛国家,没有违反台湾人民的利益。他表示当时实际掌握军权者主要是参谋总长兼中科院院长郝柏村上将,无人能预知李登辉顺利接班并开启台湾民主化的契机[28]。张宪义的访谈内容于同年12月出版为《核弹!间谍?CIA:张宪义访问纪录》一书[1]。陈仪深访谈时,提到张宪义由军中逃亡时在办公室留下含有5项理由的“辞退书””,其中一项就是担忧未来民进党执政,会因拥有核武而采取“冒进策略”,危及台湾安全。[29]但虽然辞退出如此陈述,郝柏村却在日记中记载张宪义“竟利用民进党以图要挟”,又说杨亭云向他报告“逃犯张宪义家属与民进党有勾结”。[16]他本人又在2017年1月9日在新书发表会上接受越洋视讯访问时澄清,强调自己“很惊讶”当时为何把民进党写在辞退书里面,“我不是担心民进党,而是担心‘政治野心人士’,包括军事强人”。[30]而“野心人士”可以是任何政党的人,不见得是民进党。但在记者追问,是否意指李登辉或郝柏村?张宪义则表示无法回答。[31]然而在2016年陈仪深访问时,他说,张宪义受访时坦言,民进党在叛逃当年已成立并崛起,由于担忧未来民进党如果执政,会因拥有核武而采取冒进策略,恐怕让台湾安全受到威胁,才决定做下此决定,阻绝台湾核武发展。[29]张宪义说:“有关叛逃的指控,我不曾背叛蒋经国的政策宣示,我也没有背叛台湾百姓的福利,唯一与背叛扯得上关系的是,我背叛了郝柏村,减弱他在军方或政治圈的影响力,让他的气焰被压了下来。关于这一点,我还未曾听闻有知识分子明确地探讨这件事。”[19]联合报前资深驻华盛顿特派员王景弘也作序表示,“张宪义让我等到老,才动念给历史留下纪录,我却巳‘老眼昏花’,不堪再做如此劳心劳力的事。” [13]

陈仪深认为,何谓叛逃?美国是台湾的敌国吗?台湾适合发展核武吗?都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好在口述史只是先采集史料,评价的事,就在出版后留给学界乃至大众吧。[28]陈仪深的评价是,1988年蒋经国去世之际,掌握军权的主要是参谋总长同时是中科院长郝柏村,谁能预知李登辉接班顺利并开启台湾民主化契机?张宪义接受美国CIA要求和安排出逃,阻止台湾核武发展, 等于是帮李登辉移走烫手山芋,结果应是“台美双赢”,并没有背叛国家或台湾人民的利益,顶多只能说背叛他的上司郝柏村。 [13]陈仪深强调,张宪义出走美国时,中华民国政府的唯一“强人”就是郝伯村,而一个前景未明的国家,在有可能被独裁的军事强人掌权的情况下,究竟适不适合发展核武,确实值得商议,因此,他认为以美方立场,担忧军事强人掌权,应该大于民进党崛起。[30]陈仪深也指出,若以张宪义个人当年怀抱统一的意识形态来论定,他对台独色彩较为浓厚的民进党崛起有所不安,而在辞退书上写下“民进党”三个字,也可以理解。[30]

2017年1月9日,张宪义在台大校友会馆,在中研院陈仪深发表《核弹!间谍?CIA》一书中,透过越洋视讯接受访谈时表明,绝不是要出卖台湾,他没有背叛蒋经国对核武政策…,反而是增进了台湾的和平安定说法,国防部维持一贯的立场说明,有关张宪义自认为其行为并非叛国或出卖台湾,社会自有公评,国军官兵受国家培养、受人民托付,效忠国家本是职责与本分。[32]

时任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主席的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说:“不管你的政治观如何,叛国是不能接受的……这并不是可以原谅的事情。”张宪义坚称恐怕有野心的政治人物会利用核武去重夺中国大陆。他指宋美龄与一群效忠她的将领甚至成立另一条指挥链去加速发展核武。他们说不会使用核武,不过无人会相信。美国就绝对不会相信这说法。今天仍有政治人物会想使用核武──不过现在他们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要争取台湾独立。王定宇排除这种说法:“我们绝对不会考虑,我们没有想过这。”[33]

他受访时多次宣示政治立场,表示虽然不喜欢中共,认为台独只是中国历史分合过渡期,即使政治上推动去中国化,也不可能除掉台湾人的“中国根”,“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想法从未改变”[34][1]:140

2025年3月1日,张宪义在接受CNN专访时表示,1978年中国大陆由邓小平掌权后曾警告,如果台湾发展核武将不惜动武,张宪义相信他们是认真的[10],“我不想与中国大陆发生任何冲突”、“使用任何致命的化学武器或核武器……对我来说,这是愚蠢(nonsense)的想法。我相信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样做是没道理的。” [35][11]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