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文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文新 (英语:Cheung Man Sun,1953年10月29日—),前香港电台助理广播处长(电台及节目策划)[6]。其妻是香港电台节目主持人车淑梅。
背景
张文新为庶出儿子[注 1],早年在新界上水天平山长大[注 2][注 3][7],有七兄弟姊妹(其中两个未能长大成人,对下有四名弟妹)[注 2],父亲由军人转任农夫[注 2]。母亲在他十一岁时因葡萄胎引致癌症病变逝世[注 2]。张童年时会帮助父亲把收割好的蔬菜送到石湖墟予买手挑选[注 2]。毕业于上水惠州公立学校(1966年仁社)及圣保罗书院,在读后者时与香港英语教育作家、时事评论家古德明为同班同学[8]。其入读小学时期曾经留班[注 1],中学时期曾入选校内圣诗班[9],1973年中七预科毕业前,在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中文科取得C级等第[注 3]。之后未有如期升读大学[注 3],在一间毛衫工厂做兼职(自中学阶段已开始[注 1])。
他其后从电台广播得知香港电台招聘记者[注 3],未几经公开招聘,于1973年10月考入香港电台由欧阳义德和杨瑞生带领的公共事务组,任职记者及节目助理两至三年[注 3]。期间自1975年到1980年代初为生计转职人民入境事务处任入境事务主任(1980年代任职任电台职员)[注 3],负责过盖印章事务[注 3],与黎栋国曾为同事[注 3]。同时兼职身份服务香港电台[10]。直至1975年基于朱培庆邀请而转职至节目部[注 3],与朱氏、吴锡辉、陈任等共同创作青年人节目《青春交响曲》[11],从此张文新成为唱片骑师,1974年在《新天地》节目中专播中文歌[11],并开创香港中文时代流行曲先河,他成就的《中文歌曲龙虎榜》及《十大中文金曲》[12],影响香港本地乐坛潮流。前者参照美国American Top 40电台节目而产生,后者参考格莱美奖而成[10]。其后香港流行乐坛四大天王的美号也是由他所创[13]。此前在1970年代主持电台节目《奥林匹克广场》时与吴锡辉、何鉴江等人创办“十大足球明星足球先生选举”[14]。
1983年,时任香港电台第二台节目主任的张文新与香港电台第一台总监邵卢善被派到英国广播公司受训三个月[15][16],从此成就顺利由唱片骑师进升为港台管理层,1987年升任香港电台第二台台长[17],虽然面对俞琤回巢香港商业电台,再加上新城电台在1989年启播,但香港电台第二台依然在他领导下保持强劲收听率。在1993年成为港台中文台台长。香港主权移交之后,张文新完成美国康奈尔大学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国清华大学中国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及外交学院管理课程;2000年升任港台电视部助理广播处长[10],主张港台跟中国内地积极合作,同时力挺港台编辑自主、提供公营广播服务。2009年度,香港电台电视部于《电视欣赏指数调查最佳节目颁奖礼》夺十二大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吴惠兰亦加以赞许。2014-2015年,张文新先后接受高志森电视访问及出席顾嘉辉荣休电视特辑[18]。
张文新于2013年退休后[19],积极投入义工及社会服务,先后出任香港骨髓捐赠基金董事会成员[20]、新界东地域童军名誉会长[21]、香港天文台策略咨询委员会成员[22]、寰宇希望亲善大使[23]。2014年12月,张文新更协助策划香港首个寰宇希望千个圣诞老人慈善跑[24]。
Remove ads
家庭生活
张文新于1983年与在香港电台结识的女同事车淑梅在大埔婚姻注册处注册夫妻[25]。二人婚后有一子一女。长子毕业于美国费城宾夕凡尼亚大学,修读经济学及心理学[26]。二女则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7]。
其他资料
2007年10月18日,张文新在沙田大围富健街近仁安医院发生交通意外,送入威尔士亲王医院,未能通过酒精测试[28][29]。
电台节目主持
- 《青春交响曲》
- 《新天地》
- 《奥林匹克广场》
- 《新哥新歌》
- 《斗打斗答星期天》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