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璧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张璧坤(1924年9月5日—1956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员,嘉义市人,曾任台大法学院支部书记,因同学郑文峰介绍加入省工委学工委台大法学院支部[1],1950年2月担任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台大法学院支部书记,发展地下组织,引荐黄嘉烈李炎辉欧振隆吴崇慈洪金盛等入党[2],1949年8月光明报被缴获,光明报曝光台大法学院支部成员多人遭到逮捕,1950年共谍蔡孝乾变节供出大批共党组织人员名单,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台组织瓦解,学工委书记李水井遭逮捕,张璧坤被迫南下嘉义躲避,1950年后与叶城松等人隐蔽于嘉义山区,1954年被捕,于1956年9月26日枪决于新店安坑刑场。[3][2][4]

事实速览 张璧坤, 个人资料 ...
Remove ads

生平

朴子青年

张璧坤,1924年生于日治台南州朴子人(今嘉义朴子),台南州立第二中学校毕(今台南一中),后考入台湾大学法学院,自幼体格高大,见到日本学生欺负台湾学生总是挺身而出,萌生反日思汉之民族意识,1942年二中毕业后任职于东石郡役所,后接受日本征召加入日本陆军,1945年日本战败后归建东石郡役所,响应李友邦将军加入三民主义青年团协助国民政府接收前各项交接工作,1946年参加考试考取台湾大学,8月并考取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第一批公费留学资格,选择进入暨南大学就读,11月赴上海国立暨南大学经济系就读。[5]

加入共产党

1945年战争结束后,部分台籍青年同情中共遭遇,并对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心生向往,以此,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之间开始出现大幅度地的左倾,1945年开始,国府与共产党的争斗益加剧烈,自此,中共开始大量渗透到非沦陷区。张璧坤在暨南大学就读期间,思想左倾,经常参与上海台湾同乡会会长李伟光集会。国府声望一落千丈,各地学潮不断,而大学生甚至为支持共产主义游行并疯狂引为风尚[6][7],台湾学生即参与游行纠察队,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后,暨大台湾公费生演讲声讨政府暴行,因国共内战日益激烈,影响公费教育预算,乃发生抢救教育危机学生运动,1947年5月17日晋京请愿联合代表相继罢课,5月20日爆发五二〇运动,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张璧坤等台湾公费生打乱军警队伍,后军警镇压发生血案,1947年暑假期间张璧坤返台与同乡郑文峰蔡德本成立朴子学生联谊会,1948年4月,张璧坤参与救济失业工人及救饥救寒运动,公祭于子三以及暨大反迫害运动,遭政府列册搜捕。1948年9月,地下党安排张璧坤返台就读台大法学院经济系。[8]1948年9月,应同学郑文峰之邀加入共产党,并担任书记叶城松之助手,协助台大新闻会、五四晚会、时事研究会、台大壁报会等会务[9]

组织瓦解与就义

1949年8月,光明报被缴获,台大法商学生王明德意外造成光明报组织曝光,造成王子英林荣勋詹昭光戴传李等多人遭到逮捕,1949年10月叶城松南下躲避,由张璧坤接任台大法学院书记,受学工委书记徐懋德领导,1950年2月,徐懋德潜逃回大陆,学工委转交由李水井带领[2]。1950年5月李水井遭逮捕,学工委瓦解,张璧坤、郑文峰等皆逃回故乡嘉义,台大法学院支部至此瓦解,郑文峰于6月在朴子家中遭逮捕,张璧坤亦躲避嘉义,幸运从家中逃脱追缉,与叶城松、吴玉成、胡沧霖、赖正亮等逃亡躲避于嘉义山区。1954年张璧坤线报遭逮捕于嘉义市东市场,蔡德本、胡沧霖等人因此遭逮捕,1954年4月25日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处判决书字号:43审三字第76号,判决叶城松、张璧坤死刑,同案吴玉成胡沧霖赖正亮亦遭判决死刑,于1956年9月26日同案五人枪决于新店安坑刑场。[3][4]

平反

2019年2月27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第三批平反,依据促转会第16次、第18次、第19次委员会议决议,撤销受难者黄顶君等1050人之刑事有罪判决暨其刑,其中(43)审三字第76号,有关张璧坤意图以非法之方法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之有罪判决暨其刑及没收之宣告正式撤销[10]

纪念

2013年10月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上立有无名英雄纪念碑,为纪念来台湾在1950年代被处决“隐避战线烈士”而设立,张璧坤铭刻于纪念碑上,为中共国家安全部追认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11]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