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张顺妃 (明仁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贞静顺妃,亦称为张顺妃(?—1421年前),名不详,陜西临洮卫指挥佥事张羽之孙女。原为明朝明仁宗朱高炽太子时期的庶妃,生荆宪王朱瞻堈,明仁宗登基之后被追封为[1]

事实速览 贞静顺妃张氏, 位号 ...

生平

有关明仁宗张顺妃父亲的史料记载存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她的父亲是张羽,另一种则认为是张羽的儿子。《狄道州志》称张顺妃是“临洮卫指挥羽之季女,永乐初,应聘入侍东宫”[2]。《观海卫志》所收录的《指挥佥事张公墓志铭》则称张顺妃家族的先祖为合肥人,始祖张永富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张羽,次子张铭德。元朝末年,张羽为长枪百户,明太祖朱元璋在和阳起兵,渡江平定太平时,张羽率众归附,跟随征战,屡立功劳,累升为淮安卫指挥佥事。洪武末年,因征川藏之功,授为陜西临洮卫世袭指挥佥事。张羽之子张漙勇猛善射,但早逝,朝廷曾为其建庙祭祀,因其生前骑白马而被称为“白马先锋”。张羽的儿子有一个小女儿为明仁宗贞静顺妃(原文曰“羽之子有女仁庙贞静顺妃,其季女也”)[3]

目前仍然不清楚刘氏的出生及去世时间。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永乐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406年11月4日),张氏生明仁宗第六子荆宪王朱瞻堈[4][5]。永乐二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1424年11月11日),刚即位的明仁宗追封“故妃张氏”为顺妃,顺妃册文曰[6]

朕缵承大宝,统御万邦,笃叙彛伦,咸亲九族,眷怀宫壸之内。在昔妃嫔之贤,其善行有称,而长往不复者,恩荣之命,何间幽明?咨故妃张氏,柔惠静嘉,夙彰德羙,自先朝之临御,选嫔朕于春宫,儆戒相成,资其令淑,生有子矣,而汝寿不永,逝有年矣,而予念弗忘。今追封尔为顺妃,赐谥贞静。於戏!服以华躬,庶慰九泉之下;号以昭行,用扬永世之闻。灵爽有知,服兹宠命。

由此可知,张氏性情柔和仁惠,娴静美好,德行早著,在明成祖朱棣治理国政时,就被挑选入东宫,以侍妾身份服侍当时尚为太子的明仁宗,不仅以劝诫提醒和辅助明仁宗成长,还生有子嗣。虽然张氏已经去世多年,明仁宗仍然悼念不忘,即位之后便追封她为顺妃,并且赐予二字谥号“贞静”,称张氏为贞静顺妃

洪熙元年(1425年)八月,刚即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曾经派遣郑王祭告明孝陵明太祖朱元璋陵)、懿文陵(懿文太子朱标陵)、贞静顺妃张氏及悼僖丽妃李氏的享堂[7]正统九年八月二十八日(1444年10月9日),明仁宗的孙子明英宗朱祁镇命南京相关部门修缮贞静顺妃的坟墓与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女永嘉大长公主的生坟,但因风雨天气延误了工程,未能按时完成。恰逢明英宗下敕令要求节省开支,丰城侯李贤呈报修缮工程的费用时,明英宗降旨曰:“材料已集者速完,未集者巳之”[8]成化元年三月初三日(1465年3月29日),荆王朱见㴋因初次袭封荆王之位,向明宪宗朱见深上奏请求派遣官员前往南京牛首山,对其曾祖母贞静顺妃张氏的坟墓进行祭告,获得明宪宗的批准[9]

Remove ads

墓园

据考证,张顺妃墓在江苏南京牛首山的东侧(今普觉寺墓园内,行政上属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高家库村)。1990年,筹建普觉寺墓园时,坟墓业已不存,留下一个大坑,只有少许琉璃瓦构件散落在泥土里,金凤凰等陪葬品与建造用的砖石早已被当地村民占有。杨心佛《金陵十记》记,张顺妃的墓志铭由明朝翰林学士杨士奇撰写,在1950年代出土。直到1980年代,该墓志铭尚保存在上断石村一位马姓村民的家中,后事不详[10]

2007年,普觉寺墓园在平整山路时挖出大量花砖和琉璃构件。这些古代建筑遗存主要包括:和明城砖尺寸一致的大青砖、模印有卷草纹和缠枝花卉的小青砖、水波纹陶质滴水,以及有凤凰图案的残破黄绿色琉璃瓦当,挖开的土层断面上也叠压着大量不明用途的砖瓦残件。曾在1982年参与文物普查工作的市文物局副局长杨新华表示,张顺妃之墓在1952年曾遭盗掘,出土的凤冠等文物均被瓜分,文史专家王梅影在1982年进行调查时,张顺妃的墓志和陵前石狮仍然存在,但如今已无法寻觅[1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