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仁宗

明朝第四位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仁宗
Remove ads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年号洪熙明成祖嫡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中山王徐达外孙,明朝皇帝

事实速览 明仁宗, 明朝皇帝 ...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廿一日,被封为燕王世子,并娶兵马指挥张麒女为世子妃。靖难之役中,仁宗负责镇守北平,成功抵御李景隆率领的中央军围攻。

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屡次北伐中,担任监国职位,实际负责国家政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继承皇位,年号“洪熙”,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与调整,国家富足。他与其子宣宗在政治用人、行政处理上,均为后世所称善,史称“仁宣之治”。

Remove ads

人物生平

世子时期

朱高炽年幼端重沉静,善于言辞,且擅长射箭,喜爱与儒臣讲论[1]。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壬午(1395年11月4日),他被册封为燕世子,后守卫北平,由于心性较为温良,体谅官员、士卒,深受祖父明太祖朱元璋喜爱[2]

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起兵,朱高炽则镇守北平,期间以一万兵力,阻挡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中央军围攻。由于朱高炽身型肥胖而且有脚病,不良于行,不曾随父亲朱棣征战,且性格相对较为温和,向来不获父亲宠爱。反而常随朱棣征战的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均受朱棣喜爱,而朱高煦则更因屡有战功,于是出言诋毁朱高炽以夺嫡。当时,建文帝施离间计,下“赐世子书”;朱高煦的人马得知此事,向朱棣建言“世子勾结朝廷”,没想到朱高炽不予启封,直接呈上朱棣,方破此计。朱棣即位后,改北平为北京,仍命朱高炽居守[3]

太子时期

朱棣成功夺位为帝后,是为明成祖。永乐元年春正月丙戌,群臣上表请立皇太子,不允;三月戊寅朔,文武百官复上表,请立皇太子,敕“姑缓之”。成祖本想立自己喜爱的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碍于长子朱高炽的世子地位是明太祖确立,而且朱高炽并无过失,又得一众文官支持,最后于永乐二年四月甲戌(1404年5月12日),朱高炽被召入南京应天府,被立为皇太子。明成祖屡次北伐,均命其担任监国,负责国事。当时全国经战争影响,水旱饥荒严重,他派遣官员赈灾抚恤,仁政受到赞许。然而,失落太子地位的朱高煦心有不甘,联同弟朱高燧及其他党羽加紧离间明成祖与朱高炽的关系。明成祖问太子是否知悉有人离间,朱高炽则答称不知情,“知尽子职而已”[4]

永乐十年,朱棣北伐归还,朱高炽遣使误期,加上书奏失辞,太子一系官员,如黄淮等人均下诏狱。次年,朱高燧党羽黄俨等诬陷朱高炽擅自释放罪人,其官僚多因连坐而亡。礼部侍郎胡濙奉命调查后,密奏朱棣称太子诚敬孝谨等七事,明成祖才释除疑虑。之后,朱高燧党羽黄俨策划谋立,后被发觉,伏法。太子朱高炽则力请免朱高燧罪,至此朱高炽地位方稳[5]

帝王时期

Thumb
明仁宗常服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在北征班师途中崩于榆木川。当时京师诸卫军皆随行,只有府三护卫留京师,随驾北征诸臣浮议籍籍,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顾虑赵府护卫闻讯发动政变,遂秘不发丧。杨荣与少监海寿持遗诏驰奔京师。朱高炽遣皇太孙朱瞻基居庸关迎驾。同年八月己酉,皇太孙至雕鹗堡,入于军中,遂发丧[6]。八月丁巳(1424年9月7日),朱高炽继帝位,大赦天下,并取次年年号为洪熙。明仁宗登基后,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朱高炽与子朱瞻基在政治用人、行政处理上,均为后世所称善,史称“仁宣之治”。

经济方面,他下令中止郑和下西洋,并取消官方在云南交阯的采办活动、打算将首都迁回南京,以节省国家财政支出。政治方面,他恢复夏原吉吴中官职,恢复三公、三孤等官职,命杨荣太常寺卿,金幼孜户部侍郎,兼大学士,杨士奇为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武英殿大学士,杨溥翰林学士,进一步提升明朝内阁地位。军事方面,他重新调整大同、交阯、山海关、辽东的边疆总兵大臣,并建立南京守备制度[7]

同年冬天,朱高炽进一步对政治进行调整,加强户部管理、以及城池防御的同时,册封张氏为皇后,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其余八子分别为王。随后下诏,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永乐朝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免除受灾地的税粮[8]

外交方面,于阗琉球占城哈密古麻剌朗满剌加苏禄瓦剌等国称臣入贡[9]

洪熙元年春,因显日食,朱高炽罢免宴乐。他进一步对政治进行调整,包括建立弘文阁,命杨溥掌管内阁;屡次求官员直言并纳言。三月公布恤刑诏,对太祖时期的法外用刑制度进行一些修正,减少刑罚,实行宽政。自今犯死罪,律该凌迟者,依律科决。其余死罪,止于斩绞。法司并不许牵合傅会昧情,以致冤滥。若他一时过于嫉恶,律外用籍没凌迟之刑,法司再三执奏,三奏不允,至于五奏,五奏不允,三公及大臣执奏,必允乃已,永为定制。文武诸司,自今亦不许恣肆暴酷,于法外用鞭背等刑,以伤人命,尤不许用宫刑,绝人嗣续。有自宫者,以不孝论。自今惟犯谋反大逆者,依律连坐,其余有犯,止坐本身,毋得一槩处以连坐之法。古之盛世,恒采民言,用资戒警。今凶险之徒,往往摭拾,诬为诽谤,法吏刻深,鍜炼成狱刑。之失中,民则无措。今后但有告诽谤者,一切勿治。[10][11]

Thumb
明仁宗死后葬于献陵,图为2019年秋,献陵外貌

仁宗体弱多病,登基后不到十个月,因侍读李时勉上疏劝谏内宫远自建宁选取侍女,使百姓为之惊疑,众人为之惶惑,大怒,李在他的召对中不屈[12][13],命武士金瓜锤将李时勉打断三根肋骨并拘入诏狱,同时侍讲罗汝敬也因劝谏触怒仁宗而下狱。一两天后仁宗身体不适,召回人在南京的太子朱瞻基,并立遗诏传位于他,随后于洪熙元年五月辛巳(1425年5月29日)崩于钦安殿,庙号仁宗,葬于明献陵(今北京昌平[14][15]。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

仁宗死后延续了太祖和成祖的殉葬制度,死时杀害五名女性殉葬[16]

Remove ads

遗诏

宰辅重臣

文臣

武将

更多信息 年代, 山海关 ...

家庭成员

更多信息 明仁宗家族 ...
更多信息 家庭成员, 姓名 ...
Remove ads

纪念影视作品

电影

以下列出曾饰演“明仁宗”的演员,以及剧中演出“明仁宗”的电影:

演员 年份 影视作品 备注
谭天谦 1987年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电视剧

以下列出曾饰演“明仁宗”的演员,以及剧中演出“明仁宗”的电视剧:

演员 年份 影视作品 备注
丁充 2005年 大明天子
刘东 2005年 大明奇才
寇振海 2006年 大明玉玺 又名《传国玉玺》
章劼 2009年 郑和下西洋
王关彭 2015年 英雄诀
梁冠华 2019年 大明风华
洪剑涛 2022年 尚食
高宇航 2022年 山河月明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