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台风卡努 (2017年)
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0個熱帶氣旋,名為卡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台风卡努(英语:Typhoon Khanun,国际编号:172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242017,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Odette)是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0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卡努”(ขนุน)由泰国提供,意为菠萝蜜果[1][2]。此名字为第3次使用,前两次使用分别在2005年和2012年。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卡努于菲律宾东方海面发展,在10月10日上午9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热带扰动编号“98W”。11日上午10时日本气象厅将它升为热带低压,不久后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也把它升格为热带低压,缓慢向西偏北移动,同日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发布烈风警报。由于进入所处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弱[注 1],加上达摄氏29度的海面温度,使系统开始增强。12日上午8时香港天文台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24W”[注 2],47分钟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5],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也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720,命名为卡努[注 3][6],香港天文台和中央气象局皆在不久后分别将卡努升格为热带风暴及轻度台风[7][8],晚上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跟进,卡努在翌日凌晨12时40分在菲律宾卡加延省圣安娜登陆[9],此时大多气象部门预计朝向华南沿岸,于香港约300公里内掠过[10],将增强至台风级,并登陆海南省,进入南海后,卡努发展出中心密集云团区,并建立往赤道及北极的流出通道,使其强度加速增强,同日晚间菲律宾率先把卡努升格为强热带风暴,而14日大部分气象中心均将卡努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国中央气象台在当晚10时10分率先把卡努升格为台风级,而香港天文台和澳门气象局也分别在晚上11时及午夜12时跟随。
10月15日上午9时台湾中央气象局把卡努升格为中度台风,同日上午10时40分香港天文台将卡努升格为强台风[11],在中午12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跟随升格。随着卡努接近陆地,开始卷入东北季风和干空气,加上其环流也开始受到陆地摩擦而急剧减弱,香港天文台在下午5时把卡努降格为台风,再于翌日早上2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6小时后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更在早上11时和下午2时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和低压区,于13小时内三度降格、19小时内五度降格。急剧减弱程度的速度,是继超强台风天兔后的另一个急剧减弱的热带气旋。
10月16日凌晨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把卡努降格为轻度台风,同日下午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再把它降格为热带低压,下午2时半,再把它降格为低压区,随后表示其已消散。日本气象厅则于晚上9时评估其已消散。而香港天文台在17日凌晨2时的天气图表示其已消散。
日本气象厅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把卡努的强度向下修订,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从80节(每小时150公里)下调为75节(每小时140公里),中心最低气压由950百帕斯卡上调至955百帕斯卡[12]。
Remove ads
影响
- 当地发出之最高风暴信号:二号风暴信号
随着卡努于吕宋以东增强为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1日晚上11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当时位于土格加劳以东925公里[13]。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12日晚上11时发出二号风暴信号,当时卡努位于阿帕里以东125公里,加强为热带风暴[14]。卡努于13日凌晨12时40分在卡加延省圣安娜登陆,早上移入南海并逐渐远离吕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在下午5时改发一号风暴信号,当时卡努移至钖奈特以西205公里,加强为强热带风暴。虽则卡努即将移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责任范围,但由于移动缓慢,加上仍有所增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至14日下午5时才取消所有风暴信号,当时卡努移至佬沃以西300公里,即将移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责任范围。
受卡努的外围云系影响,一艘香港籍货轮在13日凌晨2时于冲绳县石垣岛南方约600公里海域发出求救讯号,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本部称该货轮沉没,26名印度籍船员仅有16人获救[15][16]。
台湾虽不受卡努的暴风圈影响,但中央气象局表示,自10月12日起,东部、北部及南部需严防卡努外围环流及东北季风产生之共伴效应[注 4],所挟带之豪大雨和暴雨[19];13日兰屿测得14级阵风[20],因应共伴效应带来的强劲风势,台北市中国文化大学、宜兰县许多学校、台东县兰屿乡13日下午停班停课[21]。晚间9时,经济部灾害紧急应变小组二级开设,同时针对部分地区发布洪涝警戒[22]。晚间11时半,中央灾害应变中心紧急二级开设,经济部水利署亦同时进驻中央灾害应变中心[23]。
此次卡努与东北风所导致之共伴效应使台湾多处降雨,北部地区石门水库旱象亦因此纾解,石门水库集水区累积雨量240毫米,蓄水率预期可达90%以上[24]。而此次的降雨并没有落在曾文水库集水区,截至15日下午1时,蓄水率仅有61.87%[25]。经济部水利署预估此次降雨使翡翠、石门两座水库入流量各有1亿吨[26]。
Remove ads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随着卡努增强为热带风暴,国家气象中心在10月12日下午6时发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马尼拉东偏北520公里。13日早上卡努一度改向西南移动,但预料继续迫近海南,国家气象中心于是在上午10时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移至海南万宁以东大约1030公里[27]。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在早上11时启动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而国家海洋预报局则在14日早上8时发布黄色海浪警报。由于卡努进一步逼近及加强,国家气象中心在下午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广东湛江徐闻东偏南约480公里。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卡努移入南海后直指海南岛一带而行,同时亦威胁雷州半岛一带,广东省气象局在10月12日上午9时正启动气象灾害(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而各地方气象台在下午陆续发布台风白色预警信号。13日卡努采取较为偏北的路径移动,预料登陆雷州半岛,各地方气象台在当日早上陆续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至14日下午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卡努继续迫近,广东省气象局在晚上7时启动气象灾害(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当时卡努位于湛江徐闻东偏南约820公里。
卡努于10月16日凌晨3时25分在徐闻县新寮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当日早上8时分别将抗台二级、气象灾害(台风)二级应急响应降为抗台四级、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28]。同日下午3时分别结束抗台四级应急响应,气象灾害(台风)四级应急响应[29]。
湛江市大部分地区出现8到11级大风,15日8时至16日8时,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降雨量53.9毫米。全市主要江河及沿海潮位均在警戒线以下,各水库安全运行。据各县(市、区)初步统计,受卡努影响,湛江全市直接经济损失8.25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损失3.95亿元,水利设施直接损失3.45亿元,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损失0.72亿元,其他损失0.13亿元。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报告[30]。
10月15日在珠海市沿岸多艘海上防台船舶遇险,截至当天傍晚,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共接报险情5宗,15人遇险,并已全部获救[31]。
Remove ads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卡努掠过吕宋后向西偏北推进,预料在15日傍晚至16日凌晨在海南岛登陆,但也有可能擦过海南部南部近海。海南省气象局在13日上午9时正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32],至同日下午2时50分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位于万宁市以东1010公里[33]。14日中午12时当局启动防汛抗台四级应急响应,当时卡努移至海南文昌以东约810公里。随着卡努进一步逼近,海南省气象局在晚上8时发出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移至广东湛江徐闻之东偏南约480公里。到10月15日上午11时05分,海南省气象局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14日至16日期间,受卡努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全岛出现明显风雨天气,共有97个乡镇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海口、临高、文昌、澄迈、定安和儋州等市县共有31个乡镇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为海口市区209.7毫米。
据海南省三防办统计,截至16日17时,全省9个市县115个乡镇(含农场)及街道36万余人受灾,转移逾28万人,24278艘渔船回港避风,8.17万余人离开渔船、渔排上岸,无因灾死亡及失踪人员[34]。
累计造成1条110kV线路和44条10kV线路跳闸,海南移动1536个基站停电、光缆中断27起,至10月16日已全部维修[35][36]。
Remove ads
- 当地发布之最高台风预警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随着卡努逼近,广西自治区气象局在10月14日上午11时跳过台风蓝色预警信号,直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当时卡努位于海南文昌东偏南810公里。广西自治区气象局预料卡努在海南万宁到广东湛江登陆后,将转向西偏南移动[37]。当局在下午5时启动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当时卡努集结在海南文昌以东760公里[38]。
广西全区大部出现了降雨,其中南宁以南的地区出现中到大雨,沿海局地还出现暴雨。广西东部和沿海还出现了较大的风,北部湾海面出现平均风力9级,阵风10级。
据自治区民政厅救灾处10月16日统计,南宁市邕宁、北海市海城等地7023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9人;倒塌房屋6户9间;直接经济损失211.8万元[39]。
截至16日下午4时,累计造成线路跳闸64条,均已全部恢复;停电用户近17万户,主要在钦北防南宁玉林,其中南宁主要在邕宁区和武鸣区,北海因为地处台风登陆范围,停电户数最多,在各市中受灾最重。16日下午4时,停电用户中已恢复15万多户,到16日夜间,剩余停电用户也全部恢复供电[40]。
受卡努外围云系和北方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0月14-16日,浙江省东北部沿海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舟山、宁波部分地区降特大暴雨。15日白天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台州、宁波,15日夜间集中在舟山、宁波。至10月16日8时,全省面雨量51毫米,其中舟山市221.2毫米、宁波市122.5毫米、台州市58.4毫米。
强降雨的范围集中。大暴雨范围集中在舟山全境、宁波的东部(象山县、北仑区等)和北部山区,其中舟山市普陀区和定海区降特大暴雨。据初步测算,全省100毫米以上雨量覆盖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其中舟山、宁波市约7500平方公里,占全省80%以上[41][42]。
-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5日下午3时[43]
-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之南偏西约210公里[43]
香港天文台于10月13日中午12时发出“特别天气提示”,表示卡努当天与香港会保持相当距离,暂未对香港造成直接影响,主要受东北季风影响,天气会较凉。而14日稍后因它们的共同影响,稍后天气会变得多云有雨,15日天气将明显转坏[44]。
10月14日凌晨离岸海域开始吹强风,8个参考站中的西贡及长洲亦测得持续强风,但由于当时卡努距离香港较远,加上风向偏北,显示风力主要由东北季风主导,天文台在凌晨4时2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45],其后于早上8时45分取消[46]。天文台于上午10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700公里[43]。天文台表示会视乎卡努的移动和发展,在当日稍后考虑发出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亦指出卡努当日早上移动较为缓慢,但有迹象会向较西北方移动[47]。受到卡努以及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下,当日日间香港部分离岸及高地地区持续受到强风影响。卡努在当日下午转向西北移动,天文台在下午4时45分表示当晚考虑发出三号强风信号[48]。长洲在下午5时半开始测得强风,大老山更于下午5时40分测得持续烈风。天文台在下午5时45分表示未来一两小时考虑发出三号信号[49]。随着香港风势逐渐增强,天文台于晚上7时1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570公里[43]。离岸吹强风,高地间中吹烈风。天文台预计三号信号会在当晚至15日凌晨维持,并表示会视乎卡努的移动路径及发展,考虑是否需要改发更高信号[50]。天文台于晚上10时45分表示风力正逐渐增强,会在星期日早上考虑是否需要发出更高信号,天气将显著转坏[51]。
10月15日凌晨,香港离岸地区风势进一步增强,天文台指出早上需要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52]。天文台在早上6时40分发出“热带气旋之特别报告”,宣布预计在上午9时或之前发出八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53]。天文台于早上8时40分发出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南偏东约260公里[43]。香港风势普遍拾级而上,西贡及赤鱲角先后测得强风,连计在发出八号信号前已经测得强风或烈风的流浮山及长洲,代表三号信号达标。天文台表示预料卡努会在下午最接近香港,在香港西南200公里左右掠过,八号信号会在日间大部分时间维持[54]。八号信号生效期间,香港普遍吹东北强风,离岸及空旷地区吹烈风,部分高地间中吹暴风[55]。
香港天文台于下午2时45分指出,卡努现正最接近香港,烈风将维持一段时间,若稍后卡努进一步远离及香港风力减弱时,会考虑改发三号强风信号[56]。卡努于下午3时最接近香港,于香港之南偏西约210公里掠过[43]。其后卡努逐渐远离香港,但香港风势未有普遍下降,广泛地区仍然吹东北强风,长洲泳滩等离岸地区再度受到烈风影响。天文台于下午4时45分表示部分地方仍会吹烈风,当香港风力减弱时,会考虑当晩改发三号信号[57]。香港风力于下午5时曾短暂减弱至强风程度以下,但减弱的趋势只维持一瞬间,部分地区于下午5时半再度刮起强风,而离岸地区更再度吹烈风[58]。天文台在下午5时45分表示随着卡努继续远离香港,风力有减弱趋势,但预料香港部分地区初时仍吹烈风。当风力进一步减弱时,天文台会在当晚改发三号信号[59]。但香港西南部风势仍然强劲,长洲主站风力再度飙升至烈风程度,并测得风暴期间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79公里[58]。
随着香港广泛地区风势持续减弱,长洲的烈风也逐渐消退,天文台在晚上6时45分表示卡努已经减弱为台风并继续远离香港,即将改发三号信号,并提醒市民初时离岸及高地仍然间中吹烈风,切勿松懈抗台措施[60]。八号信号生效接近11小时,天文台在晚上7时2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61],此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西南约290公里,天文台表示会密切留意香港风力的变化,考虑是否需要更改信号[62]。天文台于晚上8时45分表示随着卡努继续远离香港,天文台会考虑未来一两小时改发一号信号[63]。影响离岸地区的强风在晚上10时半后逐渐消退,只剩下长洲仍吹强风,天文台在晚上10时40分改发一号戒备信号[64],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西偏南约320公里。天文台表示当卡努对香港的威胁解除时,会取消所有信号[65]。最后天文台于翌日凌晨2时20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66],当时卡努集结在香港之西偏南约380公里,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67]。
卡努再度为香港带来八号信号,连同上一年的超强台风海马,是自1974至1975年后首次连续两年在10月份发出八号信号。亦是二战后第三次在一年内有5个热带气旋需发出八号或以上信号(上两次为1964及1999年)[68]。风暴吹袭期间,天文台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其中1个测得烈风,三号信号达标,但八号信号不达标;而启德以些微之差,未能测得强风。长洲、西贡、机场及流浮山测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79、58、51及45公里。当局收到580宗塌树报告,而未有收到洪涝或山体滑坡报告[69]。在10月14日一号信号生效期间,有两批共20名内地游客到西贡桥咀岛露营,其中10人因台风迫近无法觅船撤离,再加上耗尽粮水,故在10月15日中午12时许决定报警求助。由于天气恶劣,加上众人无即时危险,警方待天气好转才出动救援。1小时后,已预约的船家见风浪减弱,驾驶街渡并接载他们,途中由水警轮从旁护送至西贡码头[70]。另外10人则被困半月湾泳滩,其后他们乘坐街渡,由水警轮护送至西贡对面海水警基地,全部人均没有受伤[71]。
对于有部分网民质疑于八号信号生效期间香港市区风力不强,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李淑明发表天气随笔《今年风球特别多?》特别提到这个问题,李淑明指出由于卡努吹袭香港期间香港同时受到东北季风影响,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香港市区吹偏北风,因受到地形屏蔽,吹北风时不太当风因此风势较弱,但高地及离岸地区风势较强,离岸地区(例如长洲、沙洲等)都测得烈风,部分高地(例如大老山、大帽山等)以及横澜岛更测得暴风,所以提醒市民不要松懈抗台措施[72]。
Remove ads
10月13日中午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表示,卡努会在当日傍晚进入澳门800公里警戒范围内,届时会悬挂热带气旋信号[73]。气象局于晚上6时20分表示,会在当晚悬挂一号风球,当时卡努距离澳门约780公里。气象局于“热带气旋最新消息”中表示星期六下午至晚上悬挂三号风球机会甚高,星期日早上至中午悬挂八号风球机会为中等[74]。气象局于晚上9时半悬挂一号风球,当时卡努集结在澳门之东南约760公里,气象局表示翌日早上改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随后在14日上午约9时55分表示当日日间改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于约下午3时40分表示会在晚间考虑改挂三号风球,随后亦预测潮水于(15日)很可能高于内港路面0.5米或以下,因此在约下午5时50分表示黄色风暴潮警告将在翌日(15日)凌晨5时生效[75]。气象局在当日傍晚约6时20分表示会在未来数小时改挂三号风球,并预测翌日悬挂八号风球机会偏高。气象局在晚上9时悬挂三号风球,当时卡努移至澳门之东南约590公里,并表示翌日(15日)凌晨5时前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气象局在15日凌晨4时表示考虑在上午9时至下午1时考虑改挂八号风球,而黄色风暴潮警告亦在凌晨5时生效。气象局随后在早上7时确定在上午10时改挂八号东北风球。气象局在上午10时正悬挂八号东北风球,当时卡努集结在澳门之南偏东约260公里,并表示八号风球会在日间维持。气象局亦提醒市民由于天文潮于当日傍晚再度升高,预料潮水于傍晚开始很可能高于内港路面0.5米或以下[76]。
卡努在当日下午4时最接近澳门,在澳门之南偏西约180公里处掠过。随着卡努远离澳门,澳门境内风力亦逐渐减弱,气象局在约下午5时50分表示晚间视乎情况改挂三号风球;约一小时后表示未来数小时将考虑改挂三号风球;再于一小时后(约晚上7时50分)表示将在晚上9时改挂三号风球。澳门气象局在晚上9时正改挂三号风球,当时卡努集结在澳门之西南约250公里。由于洪涝情况逐渐消退,气象局在晚上10时半取消所有风暴潮警告。随着卡努进一步远离澳门,气象局在10月16日凌晨12时30分除下所有风球,当时卡努距离澳门西南约290公里。
截至10月15日晚上,民防行动中心测得72宗事故报告,当中有2宗建筑物损毁、水泥脱落及坠下物、40宗招牌广告、檐篷、铁片/铁枝、窗坠落及摇摇欲坠、4宗棚架欲坠及倒塌及7宗树木倒塌,11宗天线及树木倒塌、2宗火警、4宗洪涝、1宗渠道淤塞、1宗其他公共道路事故,共造成7人受伤。治安警察局联同交通事务局截获了98宗的士滥收车资﹔20宗的士拒载﹔另外亦检控了10宗非法经营“白牌车”个案[77]。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