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彰化南瑶宫十妈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彰化南瑤宮十媽會
Remove ads

彰化南瑶宫十妈会彰化县彰化市主祀天上圣母的庙宇彰化南瑶宫,自嘉庆年间发展而来的信徒组织,一共由十个妈祖会(又称“妈会”、“会妈会”)组成,分别为老大妈会、新大妈会、老二妈会、兴二妈会、圣三妈会、新三妈会、老四妈会、圣四妈会、老五妈会、老六妈会[1]。组织范围横跨台中市彰化县南投县等县市,为台湾最具规模的神明会组织之一。

Thumb
南瑶宫十妈会角头绕境驻驾大村埤脚五通宫

历史

彰化南瑶宫的香火自古笨港天后宫分灵而来[2]清领时期就有徒步往笨港进香的传统,其随香人数众多,嘉庆年间有信众就开始自发组成“舆前会”,逐渐演变为南瑶宫十妈会。至今南瑶宫笨港进香也以妈会分组轮值办理,分别为大妈四、二妈五、三妈六三组,每组三年轮值一次。而十个妈祖会都有自己的信仰区域,会因地区、族群、加入时间等因素划分为一个个“大角”,而每个角头又会再划分为“小角”[沿革 1]。每个妈祖会的组织型态会有所不同,大部分都以董事会选举、推举等方式选出一位大总理作为妈祖会的代表[沿革 2],如果信众欲指定分灵南瑶宫特定妈会的妈祖也都需要大总理的同意。

老大妈会

Thumb
南瑶宫老大妈

沿革

嘉庆19年(1814年),南瑶宫前往笨港进香的香路上,由戴悦等同行的42人每人共筹一银元作为妈祖祝寿资金,并于同年的妈祖圣诞日当天,创立“金和安圣母会”,又称老大妈会,推举戴悦为第一任总理,亦是南瑶宫创立的第一个妈祖会[3]。创立之初分为十二个大角,1963年,秀水乡的三个大角退出,演变为九大角至今。[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老大妈会角头大致分布于彰化县彰化市花坛乡台中市乌日区南屯区大肚区等地。

梨春园

彰化市四大北管曲馆之一的梨春园南瑶宫老大妈会的驾前曲馆[4],每逢老大妈出巡时会在銮驾前方为妈祖奏乐。公元2022年,南瑶宫老大妈会与彰化乐团农村武装青年合作,发行了老大妈会代表歌曲《慈悲的目睭》,其中便有融入梨春园北管乐曲演奏。

新大妈会

Thumb
南瑶宫新大妈

沿革

南瑶宫新大妈会创立历史与年代大致有两种版本,其一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南瑶宫重修之时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遭到停摆,而彰化石姓望族石丹即时慷慨解囊,南瑶宫原本欲任命石丹为进香大总理以示感谢,但石丹婉拒这份好意,因此南瑶宫便将管理香担的工作交给石姓并赠与一尊妈祖,成立新大妈会。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为了土地丈量,派任专员李嘉棠进行工作,因其丈量不公而爆发鹿港士绅为首的民变施九缎事件,由于施九缎本身为神明会组织成员,事件平定后清朝政府屡次打压神明会,新大妈会于是改制为奉祀虎爷的虎仔爷会,日治时期由于虎仔爷会的组织名称让日本政府误以为是汉人的反抗组织,于是虎仔爷会再次改制回新大妈会至今。

另一说法则为每逢南瑶宫笨港进香回銮经过枋桥头时,会有许多有心人士前来抢香担爆发冲突,南瑶宫于是组织奉祀虎爷的虎仔爷会(圣将军会)负责维护香担的工作,直到日治时期,虎仔爷会的名称常让日本政府认为是黑道帮派组织屡遭查缉,于是南瑶宫便将一尊日治时期尚未有名号的妈祖赠与虎仔爷会,称其为新大妈至今,由于新大妈会维护香担的任务,是南瑶宫十妈会中唯一不参与轮值主办进香的妈祖会。[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Remove ads

分布范围

南瑶宫新大妈会信仰范围大致分布于彰化县彰化市秀水乡和美镇台中市龙井区北屯区南投县埔里镇竹山镇等地。

老二妈会

Thumb
南瑶宫老二妈

沿革

道光年间,由台中某位林姓秀才发起创建,于日治大正昭和时期南瑶宫改建重修之时,对庙宇的工程有重大的贡献[5]日治大正6年,台中万春宫邀请彰化南瑶宫鹿港天后宫梧栖朝元宫旱溪乐成宫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等六间庙宇在万春宫举行祭典[6],史称“七妈会”,在当时颇为轰动,而南瑶宫老二妈会总理林荣洲便是发起人之一。[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老二妈会角头大致分布于台中市南屯区太平区彰化县彰化市员林市南投县南投市草屯镇等地。

兴二妈会

Thumb
南瑶宫兴二妈

沿革

南瑶宫兴二妈会创立时间并无详细记载,已知早于同治年间创立于今日台中市神冈区,早年由于南瑶宫信仰圈广大,信徒屡屡因为请神尊而起冲突,与南屯万和宫关系密切的台中望族“西屯廖家”便雕塑兴二妈金身供信众恭请并组织妈祖会缓解争端。[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兴二妈会角头分布于台中市西屯区南屯区大肚区乌日区神冈区等地。

圣三妈会

Thumb
南瑶宫圣三妈

沿革

南瑶宫圣三妈会创立年代无详细文献记载,已知早于同治年间[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公元2017年,适逢七妈会一百周年,台中市政府再度举行七妈会纪念活动。南瑶宫则派出圣三妈参与绕境,从南瑶宫出发后,圣三妈自彰化火车站乘坐火车至乌日火车站才上轿[7],以此纪念1917年七妈会的交通方式,也是七妈会中唯一重现“妈祖坐火车”场景的庙宇[8]

分布范围

南瑶宫圣三妈会角头大致分布于彰化县彰化市芬园乡台中市雾峰区神冈区乌日区大雅区等地。

新三妈会

Thumb
南瑶宫新三妈

沿革

南瑶宫新三妈会创立时间并无详细的记载,已知早于光绪年间[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而其组织型态为相当特殊的“招庄头”,意即加入妈祖会的角头地区居民,无需经过其他入会程序即是妈祖会的一员,享有会员具有的权利义务。

分布范围

南瑶宫新三妈会分布范围大致为彰化县彰化市等地。

老四妈会

Thumb
南瑶宫老四妈

沿革

南瑶宫老四妈会创立于光绪九年(1883年),创立之时原称“四妈会”,亦有一说为明治三十二年由当时的台中县大肚下堡漳州移民同乡会为了会员的福利与安全所创建,圣四妈会创建之后为了区别才将名称改为老四妈会,信仰区域共划分为十二大角,是现今南瑶宫妈祖会分布范围最广、组织人数最多的妈祖会之一。[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老四妈会角头分布范围大致为彰化县永靖乡社头乡埔心乡溪湖镇埤头乡田尾乡大村乡花坛乡员林市台中市龙井区北屯区丰原区大雅区潭子区西屯区大肚区等地。

圣四妈会

Thumb
南瑶宫圣四妈

沿革

南瑶宫圣四妈会创立于光绪九年(1883年),原本圣四妈分灵奉祀与彰化县永靖乡埔心乡等地的“土角厝”民宅,因其结构不稳时常有倒塌事故发生,日治时期由第一任总理黄耀南发起建庙[9],由于日本政府对于兴建庙宇的管理甚为严格,当地居民便以修建“忠义庙”的名义通过申请,此庙宇变发展为后来的埔心五湖宫 [10],亦是圣四妈会的公庙。而圣四妈会与新三妈会同样采用“招庄头”的方式给予居民会员资格。[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圣四妈会角头分布范围大致为彰化县埔心乡永靖乡田尾乡等地。

老五妈会

Thumb
南瑶宫老五妈

沿革

南瑶宫老五妈会确切创立年代并无详细记载,已知早于光绪五年(1879年) [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其中对于清领日治时期台湾中部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五大家族之一雾峰林家便是老五妈会会员,其家长林文明亦担任过南瑶宫笨港进香大总理[11]

分布范围

南瑶宫老五妈会角头分布范围大致为彰化县彰化市大村乡秀水乡埔心乡和美镇台中市雾峰区大里区乌日区潭子区北屯区南屯区等地。

老六妈会

Thumb
南瑶宫老六妈

沿革

南瑶宫老六妈会创建于光绪二十年,由当时的台中县太平乡林姓望族林垂拱所创立,但早于此时便有史料记载南瑶宫六妈会的活动,其确切创会年代仍有待商确。[沿革 1] [沿革 2] [沿革 3]

分布范围

南瑶宫老六妈会信仰范围大致分布于彰化县彰化市和美镇台中市太平区大里区潭子区北屯区乌日区南屯区潭子区

作会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为南瑶宫主神天上圣母的圣诞日,而南瑶宫十妈会亦会举行相关祝寿活动,称为“作会”[沿革 1]。由于妈会人数众多,各个妈祖会作会的日期亦有所不同,依序为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新大妈会作会、农历三月二十四日老大妈会、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老二妈会与兴二妈会、农历三月二十六日圣三妈会、农历三月二十七日新三妈会、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老四妈会与圣四妈会、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老五妈会、农历三月三十日老六妈会。作会仪式过程中除了会为该妈祖会的会妈祝寿之外,亦会请出“先辈图”,先辈图上会写有对妈祖会有贡献的人物姓名,对他们表示敬意与感谢。

过炉

南瑶宫妈祖会会在其作会日当天以掷筊的方式选出新一任炉主,并在农历四月前后恭请南瑶宫妈祖在轮值的角头举行过炉绕境。过炉又有妈祖会的“过大炉”与各个小角的“过私炉”之分[沿革 1],而每个妈祖会的过炉仪式及掷炉主仪式会在细节方面有所差距。所有仪式结束之后,该年度轮值的大角(又称“著角”)会负责选择餐馆或办桌举行平安宴,慰劳相关人员一年以来的辛劳并维系会员之间的感情,该过程又称为“吃会”。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