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坛乡
彰化县底下的一个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花坛乡(台湾话:Hue-tuânn-hiong),旧称“茄苳脚”,位于台湾彰化县北部,比邻县治彰化市,东侧隔八卦台地与芬园乡隔山相接,南邻大村乡,西毗秀水乡,北临彰化市。
Remove ads
历史
花坛乡得名自现在花坛村之旧称“茄苳脚”,因为从前这一带是茄苳树茂生之地,经当初移民的采伐,进而开垦成耕地,并建庄于此,所以以它为地名。由于茄苳脚之台湾话读音与日语下等客(かとうきゃく)念法相似,由于读音不雅,采纳花坛之日语外来语(GARDEN)之音读Kadan近似,故于大正9年(1920年)改称至今沿用。
康熙60年于诸罗县下设立燕雾堡。雍正元年彰化县设县,本乡改隶属燕雾上堡,属于彰化县管辖。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中“马鸣山燕雾堡会战”、“秀水燕雾堡会战”在此行政区域内交战。
日本于乙未战争后统治台湾,并于茄苳脚设置保良局。后因其读音不雅(与日语的下等客音似)而改称“花坛”,并于大正9年设“花壇庄”。
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民国35年进行地方制度调整,改隶为台中县彰化区花坛乡,民国39年实施小县制,改隶彰化县至今。
地理

本乡位西台湾中部彰化县之中北地点,东经一二0度三0分三七秒至一二0度三五分四九秒四、北纬自二四度0分一三秒八至二四度三分二七秒。 东靠八卦山脉连芬园乡,西瞰、秀水乡、南接大村乡,北至彰化市为界。 乡境总面积三四.一九三平方公里东西长度八、 七二七米,南北宽度四、四九七米,海拔最高二五六.二米,最低一0.0米
花坛位于彰化平原的东北侧,西边大部分为平原,东边有八卦台地,有红壤分布,且有深厚的黏土层。另八堡圳流经灌溉平原地带。
因乡内东侧为八卦台地,因东高西低,在经年累月的冲刷,山边的地形呈现坑谷状的溪流型态,因此许多地名以“OO坑”为名。因地处八卦台地与平原之交接处,此地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当地之自来水厂以地下水作为供给来源。石笱埤圳流经乡内,为八堡圳八堡一圳的一大支线,花坛排水、两大水圳则流向洋仔厝溪往鹿港方向流向台湾海峡。
根据彰化县彰化户政事务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4年底花坛乡户数约1.5万户,人口约4.3万人[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1,192人。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长沙村与中口村,2024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5,792人与763人[1][2]。
Remove ads
政治

花坛乡公所是花坛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执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花坛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花坛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6]。
花坛乡民代表会是花坛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花坛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花坛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5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3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7]。
花坛乡的行政区划辖有18村309邻[8],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9]:
经济
本乡位于彰化平原,以务农且生产水稻为大宗,于台湾市场上有名的代表“金墩米”为本乡出名品牌,其次为三家春村的茉莉花熏茶、制茶产业扬名国际。倚靠八卦山脉山区,有许多果树农产栽培,主要有虎山岩地区竹笋、西施柚、放山鸡,湾东村温室小番茄、杨桃、乳牛
另外因山区台地的土壤中黏土层有相当厚度,在过去花坛乡的砖窑业相当发达,另在中桥街与彰员路交叉口有座八卦窑,为本乡之著名景点。
花坛乡因省道台一线串联彰化市、员林市、台74甲直达台中市,与台铁花坛站,交通发达,因此主干道附近有许多中小企业工厂因都市发展而进驻。
位于花坛火车站附近的平和街私娼寮的“沟仔边”有全台唯一的橱窗女郎,全盛时期长约百米的街道在两旁就有约三十家的橱窗女郎,但现在已被清空。[10]
教育
- 彰化县花坛乡花坛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文祥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侨爱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三春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白沙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华南国民小学
- 彰化县花坛乡立幼儿园
交通
旅游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