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德意志意识形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语:Die deutsche Ideologie)是一部哲学著作。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合著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1]:17。著作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以手稿保存,没有总标题[1]:17。于1932年在莫斯科出版。在1847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部分内容在《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8月和9月号发表过。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20日) |

写作背景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多次批判过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对费尔巴哈的哲学也进行过批评和保留,但总的来说,是对费尔巴哈做了过高的评价。在1844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称赞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和《基督教的本质》等著作是“给社会主义提供哲学基础”;直到《家族》一书中,也还存在“对费尔巴哈的迷信”和“热烈的赞扬”。而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则成了马克思的批判对象。马克思公开树立起“新唯物主义”的旗帜,同一切旧哲学,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马克思说:“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其中就包括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2]
简介
内容阐述作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批判分析当代的费尔巴哈、鲍威尔及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3]:31-35,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各样代表哲学观点,表达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3]:40-68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