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志文出版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志文出版社,是一间由张清吉于1967年所创立的台湾出版社。其以出版“新潮文库”、“新潮世界名著”、“新潮丛书”等丛书知名于台湾出版界。

事实速览 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历史

志文出版社之前身,是创业于1963年的长荣书店。其原是一家提供出租服务和旧书交易的小书店,当时经常出入书店的名人中有李敖秦贤次林衡哲(本名林哲雄)等知识分子,而店内贩售的禁书多半为李敖所购去。另外,其亦自行出版《西洋幽默小品》、《二次大战秘录》以及林语堂的散文集等作品,且编录《英语欣赏文库》,销路甚佳。

后来,因发行人张清吉受到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林衡哲的劝说,以及收到林生所自行翻译之《罗素回忆集》和《罗素传》,使他开始下定决心令出版社进行转型活动。林之两书,可说是开启了台湾出版史上曾经大行于市的“新潮文库”之先河。在编辑出版两书后,出版社收到社会大众的热烈回响,更获得了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殷海光陈鼓应两人的肯定,其甚至亲自到出版社致意。受此影响,林衡哲即介绍许多同学一起加入译书的行列,其中包含赖其万林克明廖运范郑泰安文荣光杨庸一符传孝等人,他们所翻译之书籍,以心理学精神分析领域为主。作家曹永洋则介绍锺肇政叶石涛郑清文杨耐冬等知识分子加入翻译的行列。颜元叔在其师黎烈文辞世后,亦将其所译的法国文学作品介绍给志文出版社发行。曹永洋、杨耐冬与金溟若李永炽孟祥森宋碧云莫渝等人,于当时可说是台湾翻译界的中坚。而颜元叔与其同事胡耀恒王梦鸥廖祥雄陈玲玲所编译的“新潮大学丛书”,更成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不过,由于台湾历经日本统治,当时文化菁英对于日文较为熟稔,在一时之间难有娴熟中文的人才可进行大量的作品翻译;尽管已有不少名著早在民国初年时即有译本存在,但碍于戒严法的限制,使得留在中国大陆的文人的翻译作品,无法轻易于台湾再版。为解决这类问题,因此志文出版社便参考民国初年或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出版的中国大陆译本,且将译者名字更动后再发行,以填补市场上翻译作品的空缺。但出版社对于原译者的抹消,亦导致现代中国大陆和台湾之翻译史研究上的困难。

除了国外翻译书,作家杨牧所编选的“新潮丛书”则为志文出版社开辟本土作家的新天地,作家包括有陈世骧徐道邻夏济安杜维明、颜元叔、林以亮叶维廉刘述先於梨华刘大任、杨牧等人。其中的刘大任尚因《红土印象》一书,遭当时政府列入黑名单,其书也成为禁书。

近年,伴随国际著作权法的严格规定和台湾出版业的激烈竞争状况,志文出版社虽仍坚持不懈地从事发行出版事业,然其已是只能出版列入公共版权内的书籍,对于文化事业的贡献已经比之前失色了。

Remove ads

新潮文库

“新潮文库”是张清吉在参考日本岩波书店的“岩波文库”传统后,所出版的大型丛书。每本书皆附上作家的年谱、小传、创作背景以及本人照片。“新潮文库”内之书本,广泛网罗文学哲学心理学禅学电影等领域,其带领诸多1960至1990年代的台湾学生和知识分子吸收外国文化,为当时封闭保守的台湾社会开启一扇知识的窗口,对于外国文化的推广,深有贡献。虽然不少译本现今已然绝版,且译文上的错误及漏译时常为人所诟病;素朴的书本外观更不敌现下市场上其它五颜六色的出版品,但是以在台湾出版史上的地位言之,志文出版社确实为重要的出版社之一,其影响了整个世代的广大阅读者。[1]发行人张清吉亦被出版业界誉为“出版界的唐吉诃德”。[2]

书目

更多信息 编号, 书名 ...
Remove ads

新潮世界名著

书目

新潮丛书

书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