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快官布防战役

臺灣清領時期同治朝,戴潮春事件系列戰役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快官佈防戰役
Remove ads

快官布防战役戴潮春事件系列战役之一,发生于台湾清领时期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闰八月间,因快官庄响应清朝官军招募,致使天地会部众(红旗军)多次进攻快官庄,双方实际交战次数不详,而快官庄透过燕雾二十四庄联庄团练接应,多次成功抵御天地会来犯。[1][2][3]

事实速览 快官布防战役, 日期 ...

背景

Thumb
台湾总督府颁定,通用于1901年至1909年间的台湾县彰化厅区域图(本图绘制于1905年),此行政区域尚属临时过渡时期,大体延续清制。本图亦记录许多清代的古地名可按图索骥

大清帝国自统治台湾以来,因台湾岛孤悬海外,唯恐将领拥兵自重,驻军编制不多,清朝中叶以后台湾人口渐众[4]:58-59,驻军员额依然不足[5],地方若有械斗、骚乱,往往倚赖地方土豪团练协助镇压,自嘉庆年间蔡牵事件后,透过民间自组“团练”、“联境”参与城防、随同营兵征战的现象日益普遍[6]:172-175,却也造成土豪自成一股武装势力,助长土豪挟地叛乱的隐患。[7][8]:96-103

清廷长期以来,吏治不彰、官军战力不佳,地方小型叛乱接连不断,同治元年(1862年)春,台湾中部土豪集团以“天地会”为旗号,据地倡乱,接连占领猫雾拺、彰化县城(今旧台中市区与彰化市),并持续向南拓展势力范围,鹿港首当其冲。[2][9]

由于天地会领导者戴潮春林日成皆为漳州籍人士,鹿港及沿海一带多为泉州籍村庄,漳泉之间因台湾分类械斗风气极盛之故,嫌隙已深,故多不愿投效天地会,反而支持官军。同年三、四月间,天地会部众进攻鹿港达三次(鹿港联庄战役),成僵持对峙之局。[9]

当时彰化县境内除了鹿港沿海村落明确支持官军外,不少村庄皆时而投靠官军、时而依附天地会,呈现摇摆状态,而自农历五月十三日,原福宁镇总兵曾玉明登陆鹿港,拜会各路乡绅,招兵买马,燕雾二十四庄大总理陈捷魁宣布投效官军。天地会则在六月发动马鸣山燕雾堡战役、七月嘉宝潭战役、八月秀水燕雾堡战役,皆被白旗军守成。(支持政府的村庄以白旗为帜,与天地会的红旗相对。)[1][2][9]

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清廷陆续派援军来台,如区天民前往淡水厅督办北路军务、武生陈捷元,彰化武西堡牛牯岭山人(今社头乡[10]),原被征调赴内地讨匪作战,听闻天地会在家乡作乱,便自请回台,亦于八月间率领 400 勇返台助阵。[2]

Remove ads

过程

Thumb
八卦山卫星空照图,取自NASA World Wind

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间,快官庄头人张俊标响应官军号召,竖立白旗,正式与天地会红军决裂,却也面临天地会攻击。快官庄属快官三十五庄(亦作社口三十五庄)的庄头之一,快官三十五庄未若燕雾二十四庄悉数归附官军,故快官庄被攻,多仰赖南方的燕雾二十四庄接应。[2]

快官庄位于八卦山东北端山麓下,燕雾二十四庄若来驰援,必须攀过山势蜿蜒、丛林茂密的八卦山路,易有缓不济急之情事。张俊标乃与燕雾二十四庄大总理陈捷魁(茄苳脚人,约今花坛乡花坛村)与乡绅李华文商议,希望能从虎山岩(今花坛乡)开辟一条小径,直通快官庄,便于互通消息,获得陈捷魁与李华文首肯。其工事委由白沙坑庄总理黄开安(今花坛乡)以及吴登健办理,快官庄布防乃成。[1][2]

轶闻

领五品衔的吴登健原籍不详,为从外乡来避难者[a],时年已六十岁,尚能俐落舞动十八斤大刀,不仅上前线率领民丁开路,日夜督工不懈,并曾手刃天地会 11 人,林日成知其武勇,恨之入骨,甚至悬赏五百金缉拿吴登健首级。[2]

后续

约莫同一时期,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间,翁仔社首领罗冠英于十四日进攻寮脚、二十二日攻克葫芦墩(今台中市丰原区),另名民间白军首领廖世元(廖细元)接连从天地会讨回圆宝庄圳寮庄。闰八月二十八日,林日成转移重心,率领部队自彰化县城北上驰援,趁夜进攻圆宝庄,火药连发,攻势猛烈,廖世元身中十余枪,虽为署淡水同知张世英所救,带至翁仔社,仍不幸身亡,廖世元部众遂并入张世英营下,由廖世元之弟廖江峰领导。[2][b]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