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ML,APL)又称急性前髓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亚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1]。1957年,法国和挪威的医生首次提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当时患者的生存期不到一周[2]。随新药发明与演进,预后已大大改善;现今患者的10年生存率估计约为80-90%[3][4]。
发病机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是染色体易位,涉及17号染色体 (RARA) 上的视黄酸受体α基因[1]。 95% 的 APL 病例中,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α (RARA) 基因与15号染色体上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 (PML) 相互易位,这种易位表示为 t(15;17)(q24) ;q21)[1]. RAR 受体依赖于视黄酸(Retinoic acid)来调节转录[1]。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