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恐怖写实主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恐怖写实主义(英语:Horror Realism)是一种发端于中国并遍及东亚各国的叙事文学传统,这类作者往往透过创作恐怖故事,批判政治、社会、人性的各种问题。2019年台湾小说家林秀赫在小说《儚:恐怖成语故事》后记,首次提出中国及东亚的小说创作存在一个恐怖写实主义的传统。[1]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3月17日) |
历史与理论
自中国古今小说之祖《汲冢琐语》开始,之后的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明笔记小说,清代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以及东亚各国的恐怖故事集,这些作品都在恐怖之中寄寓作者的理念,深刻反应当时的社会问题。[2]
- 冥报说
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刘苑如在考察六朝志怪小说之后,认为这些故事具有“导异为常”的模式:““形见”的目的则是借由鬼道解决人生未决的问题,而将主题意识扣上“报”这个本土心理中人际关系的基本课题。换言之,鬼怪的“形见”正是以违常、异常形式,解决人世间的诸多不平与不公,报怨、报仇或报恩,或解释乱世中的福报与果报;其终极目的都是想要借此“导异为常”,以期回归于超乎现世之终极“秩序”与“常道”。此一模式不仅在叙事文学中形成一种怪诞文学的审美趣味,也成为此后鬼怪文化的模型。”[3]
- 孤愤说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自志中称其书为“孤愤之书”。[4]学者黄丽卿认为蒲松龄:“借由小说人物所转化的核心价值,试图来回应官场、科举、人伦、风俗等现实社会种种的困境,进而要侧重的是,唯有唤醒人的“真性情”,才能真正化解现实环境中的种种弊端,如扭曲、惨刻与沉堕等问题。”[5]
代表作品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