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我还活着

2012年发行的一款电子游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依然存在
Remove ads

《我还活着》(英语:I Am Alive)是一款由上海育碧设计的惊悚游戏,接着由Ubisoft发布。2012年3月7日时在Xbox Live Arcade中公开让人付费下载,接着在4月4日在PlayStation Network(PSN)发布。[3]

事实速览 我还活着, 类型 ...

游戏故事发生在一年后位于一个美国的虚构小镇Haventon,一个末日的天灾抹去了大部分人类的所有文明开发,使得少数人在有毒粉尘以及火山灰下的地球中勉强生活。 《我还活着》将会使的玩家看见地球遭遇毁灭的样貌,而人类,成了最黑暗的代名词。

《我还活着》原先由Darkworks从2008年开始开发,从直到2010年交给上海育碧。2年后才完成本作的开发。

Remove ads

游戏剧情

发生重大灾变的一年后,一个末日性的灾难消灭了大多数人的文明开发,一位名为Adam的男子,尝试着在Haventon小镇中艰苦生存,他试图与他的妻子Julie,以及他的女儿Mary,重新团聚。

游戏内容

玩家将会以第三人称视角来操控主角,而在武器瞄准状态下时,会自动切换至第一人称

在面对敌意幸存者时,玩家有许多方式可以继续生存,其中包括威吓,如:拿着一把空枪指着一个敌意NPC玩家,或近距离使用柴刀给敌人一个惊喜速杀,甚至是技巧的使用弓暗杀对方。

该游戏拥有攀爬以及探索的概要。玩家将会需要进一步探索已遭破坏的危险地区。任何动作都必须耗费体力,如跳跃或攀爬,适时的运用体力,成为主角生存的第二关键。 运用这些技巧,探索一些不同的路径来取得粮食,或是帮助受伤以及需要被帮助的幸存者们,你将会有所回报。

游玩时,需要在城市中寻找些许资源,范围大到:矿泉水.食物.瓦斯.医疗用品.登山用具.工具.武器.香烟.弹药等。 而这些东西可以用来拯救受害的幸存者,或是用来提供主角的体力以及生命值,试着拯救所有幸存者,或是任何支线任务剧情。

开发

游戏首次公开制作于2008年7月,后来被大家得知是由《刺客信条》制作人婕德·雷蒙德正在制作该新游戏,后来在2008年的E3展中,展示了游戏的预告片。后期被知道 Raymond 并无打算投入心血在这游戏上。[4]开发时因各种因素而延迟,使的原开发商Darkworks,公开表扬停止长期工作于这款游戏上,并且以其他理由说明,最后游戏完成在上海育碧工作室。[5]在 2009年8月,早期的游戏截图被泄漏于互联网之中。[6]一个消息从Ubisoft传出,表示游戏有可能从2010年4月第二季至2011年3月第二季之间发布。 但日复一日,仍不见下落,直到 2011年6月 一个从澳大利亚的网站中得知游戏可能会在 2011年夏季 释出。[7]

Ubisoft总裁Yves Guillemot说“自从2010年换了一个工作室,连游戏也开始重新打造。”"[8]Elias Toufexis 指出游戏中有个主角被称为Henry。2011年5月, Ubisoft 取消了一些游戏的开发动作, 但是《我还活着》以及另外一项由Ubisoft命名的《Beyond Good & Evil 2》并没有出现在Ubisoft的停止开发名单上。[9]游戏开发小组于2011年9月29日发布新的预告片,并宣布将会于冬季发表。[10]于2012年1月23日,开发者的Facebook发表游戏将会于2012年3月7日释出于Xbox 360上。[11]

游戏评价

更多信息 汇总媒体, 得分 ...
更多信息 媒体, 得分 ...

本作在游戏评论网站Metacritic在45个评分之中获得了平均72分的分数。[13]而在GameRankings网站中,本作则在26个评分之中得到了平均73.81个百分比的成绩。[12]网站GameSpot给予了游戏8分,同时批评了在引人入胜的游戏世界观中某些元素过于非现实,而且在它们非常明显。[18]Eurogamer为游戏评予同样的8分,表示游戏所缺乏的是原创性,但游戏的其他设计则不错,特别是游戏色调以及整体游戏设定。[15]

部分评论者认为、此游戏描绘在世界末日后资源贫乏的情况的设计很接近现实,而游戏的抑郁气氛设计亦是很不错的。[14][15][24]

可是另一评论网站IGN则相反地给予4.5分的负面评分,表示游戏的画面质量参差,而且游戏设定亦太差。[19]

Remove ads

附注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