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斐尔
文藝復興義大利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拉斐洛·桑齐奥·达·乌尔比诺[a](意大利语: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意为“乌尔比诺的拉斐洛”,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2][b]),通称拉斐尔(拉丁语:Raphael),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与建筑师,与列奥那多·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4][5]。他的作品因其清晰的形式、流畅的构图以及对新柏拉图主义人类宏伟理想的视觉呈现而备受赞誉。[6]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3年6月3日) |
他的父亲乔瓦尼·桑蒂是乌尔比诺统治者的宫廷画家。拉斐尔十一岁时,父亲过世,从那时起,拉斐尔似乎就参与了家族工坊的管理。他可能在彼得罗·佩鲁吉诺的工作室接受过培训,到1500年,他已被描述为训练有素的“大师”。他曾在意大利北部的几个城市工作,直到1508年应教宗儒略二世的邀请前往罗马,参与梵蒂冈宗座宫的建设。他在那里和罗马其他地方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委托,并开始从事建筑师的工作。拉斐尔于1520年高烧猝逝于罗马,终年37岁,葬于万神殿。
拉斐尔的艺术创作非常的多,也经营一个非常大的工作室,尽管虽然37岁便英年早逝,但仍留下了大量作品。除了他早期在罗马的期间外,很多他的画都是由他画草稿,再由工作室完成,这对画的品质有相当的影响。他在生前相当有影响力,不过在罗马以外的地方,他的作品主要因为协作版画而出名。他的艺术生涯自然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风格,同时期的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描述了拉斐尔的一生:早年在翁布里亚生活;随后约四年(1504年-1508年)在佛罗伦斯汲取了那里的艺术传统;最后在罗马度过忙碌而辉煌的十二年,为两任教皇及其亲信工作。[7]
他的著名宗教画“圣母系列”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他的画即使是《圣乔治大战恶龙》的场面看起来也是平静安详的。同时也创作出许多著名的肖像如《良十世像》。他的许多作品都收藏于梵蒂冈宫,其中绘有壁画的拉斐尔房间是他职业生涯的经典之作,也是规模最大的作品。他在宗座宫机要室的《雅典学院》,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画作一样。


拉斐尔死后,他在艺术界对手的米开朗基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直到18世纪及19世纪,拉斐尔宁静和谐风格的作品才再度受到重视。受艺术史学家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的影响,他的作品对新古典主义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move ads
生平
出生于意大利东北威尼斯和罗马之间马尔凯大区的一个小镇乌尔比诺,父亲是公爵的宫廷画家。拉斐尔在父亲的感染下,拉斐尔年幼时就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拉斐尔的母亲于1491年去世,当时他八岁,1494年8月1日,他再婚的父亲也去世了。拉斐尔十一岁时成为孤儿,他的正式监护人是他唯一的叔叔,后者后来与继母卷入了法律诉讼。拉斐尔失业期间可能一直与继母住在一起。瓦萨里认为拉斐尔展现了才华,并称他“给予父亲极大的帮助”。[8] 一幅他青少年时期的自画像展现了他的早熟。[9] 他父亲的工作室继续运营,拉斐尔很可能和他的继母一起,从很小的时候就参与了工作室的管理。在乌尔比诺,他接触到了前宫廷画家保罗·乌切洛(卒于1475年)和卢卡·西诺莱利的作品,后者一直居住在附近的卡斯特洛城,直到1498年。[10]
据瓦萨里记载,拉斐尔的父亲“不顾母亲的反对”[c],将他送到翁布里亚大师彼得罗·佩鲁吉诺的画室当学徒。关于拉斐尔学徒经历的记载只有瓦萨里和另一学者[12]提供,而且存在争议,因为八岁开始学徒生涯太早了。另一种理论认为,拉斐尔至少接受过提摩泰奥·维蒂的一些训练,维蒂从1495年起担任乌尔比诺的宫廷画家。[13]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认为,拉斐尔至少从1500年左右开始担任佩鲁吉诺的助手;佩鲁吉诺对拉斐尔早期作品的影响显而易见:“或许没有哪位天才学生能像拉斐尔一样,从老师那里汲取如此多的养分”,沃尔夫林说道。[14]瓦萨里写道,当时很难区分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但许多现代艺术史学家声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能够在佩鲁吉诺或其工作室的某些作品中发现拉斐尔的痕迹。除了风格上的相似性之外,他们的技巧也非常相似;例如,他们都使用油性清漆介质,在阴影和深色衣物上厚厚地涂抹颜料,而在描绘肉体的区域则涂抹得非常薄。清漆中树脂含量过高,常常会导致两位大师作品中的颜料区域开裂。 [15]佩鲁吉诺的工作室在佩鲁贾和佛罗伦斯都很活跃,可能有两个永久的工作室分部。[16]拉斐尔在1500年12月被誉为“大师”,这意味着他受过全面的训练。[17]
他有记录的第一件作品是为卡斯特洛城的托伦蒂诺的圣尼古拉创作的《巴伦奇祭坛画》,卡斯特洛城位于佩鲁贾和乌尔比诺之间。[18]曾为其父亲工作的埃万杰利斯塔·达·皮安·迪·梅莱托也在委托名单中。该画于 1500 年委托创作,1501 年完工;现在只剩下一些剖面图和一张准备图。[d]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为那里的其他教堂创作了作品,包括《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约 1503 年)和《圣母的婚礼》(1504 年),此作品甚至超越了佩鲁吉诺,不论是构图或形象塑造也有创新。尤其是作品中圣母玛利亚及其丈夫圣若瑟的端庄、文雅、画面之平衡和背景描绘,均为罕见的作品。他也为佩鲁贾创作了作品,例如《圣母戴冠》。他很可能也在此期间访问了佛罗伦斯。[19]这些都是大型作品,有些是湿壁画,拉斐尔以佩鲁吉诺略带静态的风格组织他的作品。在乌尔比诺的这些年来,他还画了许多小巧精致的橱柜画,可能主要为乌尔比诺宫廷的鉴赏家创作,例如《三美神》和《圣米迦勒》,他也开始画圣母像和肖像画。[20]1502 年,应佩鲁吉诺的另一名学生平图里乔的邀请,他去了锡耶纳,帮忙绘制漫画,很可能还负责设计,用于锡耶纳主教座堂皮科洛米尼图书馆的一系列壁画。平图里乔“是拉斐尔的朋友,知道他是一位最优秀的绘图员”。[21] 显然,即使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就已经很抢手了。[22]
Remove ads

拉斐尔出生于意大利中部马尔凯大区乌尔比诺,这座小城虽小,却在艺术上意义非凡。[23]他的父亲乔瓦尼·桑蒂是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家。费德里科·达·蒙特费尔特罗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佣兵队长,被教宗西斯笃四世封为乌尔比诺公爵,乌尔比诺是教宗国的一部分,公爵在拉斐尔出生前一年去世。费德里科的宫廷重心在于文学而非艺术,但乔瓦尼·桑蒂不仅是画家,也是一位诗人,他曾写过一部关于费德里科生平的押韵编年史,并为类似假面剧的宫廷娱乐活动撰写文本和制作装饰。他写给费德里科的诗表明他渴望展现对意大利北部最先进画家以及早期尼德兰艺术家的关注。在规模很小的乌尔比诺宫廷中,他可能比大多数宫廷画家更融入统治家族的核心圈。[24]
费德里科的儿子圭多巴尔多·达·蒙特费尔特罗继承了费德里科的爵位,他娶了曼托瓦统治者之女伊丽莎白·贡扎加为妻。曼托瓦是意大利在音乐和视觉艺术领域最辉煌的小型宫廷。在他们的统治下,宫廷继续成为文学文化的中心。在这个小宫廷的圈子里长大,拉斐尔养成了瓦萨里所强调的优秀礼仪和社交技巧。[25]乌尔比诺的宫廷生活就因巴尔达萨雷·卡斯蒂廖内在其152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廷臣论》中的描述而成为意大利人文主义宫廷美德的典范。卡斯蒂廖内于1504年搬到乌尔比诺,当时拉斐尔已不再住在那里,但经常来访,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拉斐尔与宫廷其他常客关系密切:皮耶特罗·班波和贝尔纳多·多维齐,两人后来都成为红衣主教,当时都已是知名作家,并在拉斐尔在罗马期间也在那里。拉斐尔一生都轻松地与上流社会交往,这也是他事业轻松自在的几个因素之一。然而,他并未接受过完整的人文教育;他能否轻松阅读拉丁语尚不清楚。[26]
1504年时,拉斐尔居留在佛罗伦斯,他受当地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同时亦学习列奥那多·达芬奇的构图和米开朗基罗的人体表现和风格,使他的风格日渐成熟,从而迅速和两人齐名。
他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安西帝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和《佛利诺的圣母》。1513年-1514年年绘画的大型油画《西斯廷圣母》,由圣母和圣徒组成的三角形构图,庄重均衡,圣母和耶稣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另外,《椅上圣母子》、《阿尔巴圣母》都是他完美无瑕的作品,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有强烈的对称效果。
1508年,他被教宗儒略二世邀请绘画梵蒂冈壁画,其中位于签字厅的壁画最杰出。这些壁画分别代表了神学、哲学、诗学和法学这四个人类精神活动,作品表现与建筑装饰的充分和谐,庄重显明、丰富多彩。他在这段期间的重要作品还包括《埃利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申纳的弥撒》、《波尔戈的火警》、《加拉泰亚的凯旋》等。他在23岁时绘画自画像及《西斯廷圣母》。而代表作是描绘一位学者的《卡斯蒂廖内像》和描绘一位女郎的《披纱女子像》。在1520年的春天,已患重病的他仍在绘画《耶稣显圣容》,最后因他逝世而未能完成。
Remove ads
影响
拉斐尔的古典西洋绘画对后世画家造成很大的影响。代表作《雅典学院》是装饰在梵蒂冈教宗居室创作的大型壁画。而他的建筑风格也在此画中得以表现,特别是室内优美装饰,给予后世很大的影响。另外,拉斐尔的“秀美”画风,人物清秀,场景祥和,加上他将宗教的虔诚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机地融为一体,将基督教和异教,统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和谐的场面。
私生活及死因

当时拉斐尔住在博尔戈,Bramante设计的恢弘宫殿中,拉斐尔一生未婚,但在1514年与Maria Bibbiena(美蒂奇枢机Bibbiena的侄女)订婚过。似乎拉斐尔是被身为友人的红衣主教说媒,因此对此事他也没什么热情,直到Maria Bibbiena在1520年去世也没成婚。[27]据说他有许多绯闻,但在罗马的生活中,“La Fornarina”始终占据着永恒的位置,Margarita Luti——这位来自锡耶的罗马Governo Vecchio大街面包房主Francesco Luti的女儿。[注 1]拉斐尔被教宗称为贴身男仆,这也给予他宫廷中的地位及其额外收入,也获得教宗赐予的黄金马刺骑士勋章。乔尔乔·瓦萨里声称,拉斐尔为当选枢机的雄心所迷惑,也有可能是受当时的教宗良十世怂恿,也许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推迟婚约的原因。[27]
据Vasari所说,拉斐尔在耶稣受难日(1520年4月6日,很可能也是他37岁生日)的猝逝,是与Luti的过度纵欲导致,之后他发了高烧,却没告诉医生此事。医生的错误治疗致使其死亡。[注 2]瓦萨里也认为拉斐尔生于耶稣受难节,但耶稣受难节在他出生的1483年是3月28日。[注 3]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拉斐尔病后只活了15天,他十分平静地接受了最后的仪式并安排了后事。画家委托忠诚的仆人Baviera,给情妇留下了足够的钱,并把画室里的大部分物品给了Giulio Romano与Penni。按照拉斐尔的要求,他葬于万神殿。[30]
拉斐尔的葬礼十分隆重,有许多人参加。在他的大理石墓碑上,皮埃特罗·本博写下了墓志铭:“Ille hic est Raff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拉丁语),意为“拉斐尔在此处安息。在他生前,大自然感到了败北的恐惧;而当他一旦溘然长逝,大自然又唯恐他死去。”
Remove ads
作品
-
《圣母子》(The small Cowper Madonna),1505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
《圣乔治大战恶龙》(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1506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
《阿尔巴圣母》(The Alba Madonna),1510年,收藏于美国国家美术馆
-
《寓言》(Allegory(Vision of a Knight)),1504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被钉在十字架的基督》(The Mond Crucifixion),1503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佛利诺的圣母》(The Madonna of Foligno),1511年-1512年,收藏于梵蒂冈美术馆
-
《安西帝圣母》(The Ansidei Madonna),1505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粉红色的圣母》(The Madonna of the Pinks),1507年-1508年,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
《帕纳苏斯山》(The Parnassus),1511年,收藏于梵蒂冈宫签字大厅
Remove ads
注释
注释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