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国家美术馆 (伦敦)
倫敦的藝術畫廊收藏了20世紀以前西方繪畫的英國國家收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国家美术馆(英语: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画廊、国立美术馆、国家艺廊等),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北侧的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收藏了13世纪中叶至1900年的 2,300 多幅画作。
国家美术馆是免税慈善机构,也是数位、文化、媒体和体育部的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它的藏品代表英国公众和属于政府,并免费对外参观。[3]
与欧洲大陆的同类型博物馆不同,国家美术馆不是通过将现有的皇家或王室艺术收藏品国有化而形成的。它是在 1824 年英国政府从约翰·朱利叶斯·安格斯坦的继承人购买了38幅画作时成立的。在最初的购买之后,画廊主要由其早期董事,尤其是洛克·伊斯雷特爵士以私人捐款建立,这些捐款现在占收藏的三分之二。因此藏品也比许多欧洲国家画廊要小[4] ,但范围很广;西方绘画的最重大发展则是从乔托·迪·邦多纳到保罗·塞尚的重要作品最为代表。
Remove ads
美术馆历史

18世纪末,欧洲国家相继出现将皇室收藏国有化的浪潮,其中以1779年向公众开放的老绘画陈列馆(原巴伐利亚王室收藏)以及1789年左右开放的乌菲兹美术馆(原美第奇家族藏品)为代表,英国在这段时间也有许多有志之士提倡此想法,虽然获得皇室支持,但仍因一系列原因迟迟无法实现,也错失了许多珍贵收藏收购的机会。
1823年时,市场上出现一批待售艺术品,是由俄裔旅居英国的富商约翰·朱利叶斯·安格斯坦所收藏的,其中包括拉斐尔及威廉·贺加斯的真迹,辉格党政治家第一代多佛男爵乔治·阿加-埃利斯于1823年7月1日向下议院提出收购此一藏品的提案[5],从男爵乔治·博蒙特爵士呼吁这项提案并附带两个条件:政府将收购全部38幅画作并且需要找到合适的建筑将他们安置,而在此时奥地利意外地偿还了之前战争的赔款,首相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罗伯特·詹金逊并顺势利用此笔赔款,花费57,000英镑将其收购,乔治·博蒙特爵士也捐赠其数量不多(16幅)但皆为珍品的收藏,这些收藏成了美术馆最早一批藏品,当时馆舍位于帕摩尔街100号,并于1824年5月10日正式开馆。
美术馆开幕后的几年陆续收购了许多名家作品,馆藏空间变得壅挤,于1832年开始计划在特拉法加广场北面建造一座新的馆舍,该建筑是由威廉·威尔金斯设计建造,并于1838年完工由维多利亚女王宣布启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初期,馆藏被移动到威尔士的彭林城堡、班哥大学及亚伯里斯威尔大学等地[6],随着战事发展,亦有考虑过将馆藏移至加拿大避难,但遭到当时首相丘吉尔的强烈反对[7],最后画作藏匿于北威尔士一个采石场内。战后由于馆舍遭到破坏必须修缮,馆方借此时间对藏品进行大规模修复。
美术馆主体建筑于20世纪初开始进行扩建,并于1911年完成了主建筑西侧的扩建,后续仍不断有翻修工程,并于1975年完成北翼的修建,最后一次大规模翻修则是90年代,由罗伯特·文丘里和丹尼丝·斯科特·布朗设计在原有馆舍向西扩展–即塞恩斯柏里翼楼(The Sainsbury Wing),这要感谢约翰·塞恩斯柏里及其兄弟们于1985年的5,000万英镑捐款[8],塞恩斯柏里翼楼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例子,该翼楼主要收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9]
Remove ads
馆藏历史
美术馆作品以1260年至1900年之间为主。国家美术馆分为东南西北四个侧翼,接年代序展出,馆藏包含文艺复兴早期名家如马萨乔、保罗·乌切洛、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以及波提且利、文艺复兴三杰全部人的作品,也收藏威尼斯画派如提香、丁托列托、保罗·委罗内塞以及罗伦佐·洛托等名家作品。其他画家如卡拉瓦乔、伦勃朗、杨·维梅尔以及法兰西斯科·哥雅亦有收藏,目前总藏品约2,300件。
馆藏中原本有各式画派的画作,其中不乏许多英国画派的作品,但由于馆藏空间的不足,于1897年将大多数英国画家作品移至泰德不列颠美术馆展出,仅留下少部分英国画家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因为农业危机导致许多贵族被迫抛售其收藏,而此时美国因商致富的众多收藏家用高价购买这些画作,这挤压到国家美术馆的收购行动[10],感受到危机的英国政府遂于1903年成立艺术基金会,成立之初的目的即是防止艺术品流入美国,而后透过基金会的运作,持续协助美术馆收购画作。
原本馆藏中较缺乏18、19世纪到印象派的法国画家作品,因为就到底要不要将其纳入馆藏不断有所争议,一直到1917年美术馆获得了休·兰恩爵士遗赠的39幅画作,弥补了这段时间的空白。[11]
二战过后由于国家正在进行恢复,百废待兴,美术馆的收购变得更加困难,不过还好有着公众的大力支持,得以协助美术馆持续收购名作,如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便是此时期收购。1985年,美术馆从政府获得的补助被冻结,但好在于同年获得保罗·盖蒂家族的5,000万美元捐款,使许多购买得以持续。
1999年,美术馆获得了丹尼斯·马洪的26幅意大利巴洛克画作,其中包括一幅圭尔奇诺的作品,该作品于1945年遭到美术馆委托人以巴洛克艺术已过时为由拒绝以200英镑的价格从马洪手中购买,但于2003年,该画作估值为400万英镑。[12]
进入21世纪,美术馆举行过三场大型募款活动,其中之一于2004年,花费3,488万英镑从第十二代诺森伯兰公爵拉尔夫·珀西手中购得拉斐尔的《粉红圣母》,另外为与苏格兰国家画廊共同出资,分别于2008年及2011,年花费9,500万英镑从第七代萨瑟兰公爵弗朗西斯·艾金顿手中购得的提香《戴安娜与阿克泰翁》以及《戴安娜与卡利斯托》。
Remove ads
主要馆藏列表
-
英国或法国画派的《威尔顿双联画》,53 × 37cm,约作于1395-1399年,自1929年起收藏[13]
-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耶稣降生》,124 × 123cm,约作于1470-1475年,自1874年起收藏[24]
-
山德罗·波提且利的《降生的奥秘》,108.6 × 75cm,约作于1500年,自1878年起收藏[36]
-
乔瓦尼·贝利尼的《总督列奥那多·罗列丹肖像画》,61.6 × 45cm,约作于1501-1504年,自1844年起收藏[39]
-
拉斐尔的《安希得伊圣母》,209.6 × 148.6cm,约作于1505年,自1885年起收藏[40]
-
乔尔乔内的《日落》,73.3 × 91.4cm,约作于1506-1510年,自1961年起收藏[42]
-
提香的《有绗缝袖子男人肖像画》,81 × 66cm,约作于1512年,自1904年起收藏[46]
-
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的《人行桥的风景》(Landscape with a Footbridge),41 × 35.5cm,约作于1518-1520年,自1961年起收藏[49]
-
提香的《巴克科斯与阿里阿德涅》,175 × 190cm,约作于1522-1523年,自1826年起收藏[50]
-
彼得·保罗·鲁本斯的《帕里斯的评判》,145 × 194cm,约作于1632-1635年,自1844年起收藏[65]
-
法兰西斯科·德·祖巴兰的《冥想中的圣方济各》,162 × 137cm,约作于1639年,自1946年起收藏[68]
-
伦勃朗的《在小溪沐浴的女子》(A Woman Bathing in a Stream),62 × 47cm,约作于1654年,自1831年起收藏[72]
-
杨·维梅尔的《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51.7 × 45cm,约作于1670年,自1892年起收藏[74]
-
乔瓦尼·巴提斯塔·提也波洛的《三位一体出现在圣克莱门特面前》(Apparizione della Trinità a papa Clemente I),69 × 55cm,约作于1737-1739年,自1957年起收藏[75]
-
威廉·贺加斯的《卖虾女孩》,63.5 × 51cm,约作于1745年,自1884年起收藏[78]
-
汤玛斯·根兹巴罗的《威廉·哈莱特夫妇》,236 × 179cm,约作于1785年,自1954年起收藏[80]
-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的《雨、蒸气与速度-大西部铁路》,91 × 122cm,约作于1844年,自1856年起收藏[8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