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指月禁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指月禁忌
Remove ads

指月禁忌,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台湾香港和海外华人文化圈民间禁忌都市传说。该禁忌的常见说法为“指月亮会被割耳朵”,即不可以用手指指向月亮,否则第二天醒来时耳朵会出现割伤痕迹。[1]

Thumb
手指月亮

现代观点认为此忌讳来自古代社会对自然天象的敬畏和信仰,民间为了教育孩子尊敬月亮而形成恐吓传说,而耳朵出现红肿或裂痕可能是由异位性皮肤炎所引起,但因与指月行为的时间接近而被联想存在因果关系。[2][3]

起源

中国古代文化长期存在对天体与天象的敬畏禁忌,忌讳以手指指之,否则认为是对神明不敬。[3]先秦《诗经·鄘风·蝃𬟽》中就有“蝃𬟽在东,莫之敢指”,意指彩虹出现在东方时,没有人敢用手指它。类似观念在宋代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中也提过,对着流星吐口水、用手指着彩虹、动不动就用手指着三光(太阳月亮星星)、长时间盯着太阳或月亮看,这些行为都被视为是对神明的不敬,将受到神明惩罚。[4]

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民间流传广泛的“指月割耳”说法雏形,可追溯至隋朝诸病源候论》,其中提及民间传说小孩看到月亮时,如果用手去指它,耳下就会生“月食疮”。[5]

月食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侵食乃至筋骨。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死,因名之为月食疮也。又,小儿耳下生疮,亦名月食。世云:小儿见月,以手指指之,则令病此疮也。其生诸孔窍,有虫,久不瘥,则变成瘘也。

宋代道教类书《云笈七签》也提过,不要让小孩子用手指月亮,否则两只耳朵后面会长出疮口,严重时像要断掉一样,这种病叫做“月食疮”。[6]

凡小儿不用令指月,两耳后生疮欲断,名月食疮,掏虾䗫末傅即差。

上述记载被认为是“指月亮会被割耳朵”传说形成的由来和起源。

Remove ads

流传

1921年片冈岩《台湾风俗志》叙述了月亮会割耳的民间说法,传说月亮有一把利刀,小孩子骂它、说坏话时,就会被刺伤耳朵。[7]1929年《民俗》期刊也记载福建莆田有“月娘割耳” 之说:“俗谓小儿用手指指月,耳朵必被月娘割伤。此与漳州厦门风俗同”。[8]

1969年吴瀛涛《台湾民俗》亦记载禁止以手指月,否则会被月亮割断耳朵,若不慎误指月亮,则应立即用手拜月亮求赦。[2]闽南民间也有类似说法,犯忌后需诚心向月亮拜拜道歉,或者唱儿歌“月娘刀钝,简仔刀利,拜汝三拜,指汝无事”,便能免于割耳。[3]福州则是犯了禁忌后要唱“月是大,奴是细,奴拜月奶二百另八拜;刀仔掏还月,耳仔掏还奴,割猪割犬莫割奴”。[9]

至今,“指月亮会被割耳朵”的传说禁忌仍然在中国大陆部分地区(尤其是福建[10]台湾[11]香港[12]东南亚华人[13]等地流传,成为民间文化记忆的一部分。1980年台湾本土音乐家简上仁曾创作一首台语童谣〈月娘别生气〉,以误指月亮的小孩为视角向月娘“求饶”。[2]

除此之外,苗族也有类似的“指月割耳”传说,认为如果用手指指向弦月,耳垂将被割,但在耳垂上涂抹鸡粪或猪粪就可避免。[14]

Remove ads

现代观点

有观点认为指月亮会被割耳朵的说法实际上是与异位性皮肤炎有关。[11]过去卫生条件差,儿童耳部皮肤娇嫩,属于皮肤炎好发部位的耳朵本就容易抓破皮,易因湿疹搔抓或其他皮肤病在夜间形成破损,刚好与指月行为发生在同一时期,时间上的巧合被民间视为因果关系。[2]

此外,指月禁忌也与华人社会信仰有关,民间以此类禁忌教育儿童敬畏月神,进而形成恐吓性质的传说。再加上弦月形状类似镰刀,视觉上的联想也可能促成了割耳说法。[2][3]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