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1] (希伯来语:ר׳ שְׁמוּאֵל הַלֵּוִי בֶּן יוֹסֵף הַנָּגִּיד, Sh'muel HaLevi ben Yosef HaNagid; 阿拉伯语:أبو إسحاق إسماعيل بن النغريلة ʾAbū ʾIsḥāq ʾIsmāʿīl bin an-Naghrīlah;993年—约1056年),也被称为撒母耳·哈那格德(希伯来语:שמואל הנגיד, Shmuel HaNagid, lit. 亲王撒母耳),或 伊斯迈尔·伊本·纳赫雷拉[2] (Isma’il ibn Naghrilla),是中世纪塞法迪犹太教的塔木德学者、文法学家、语言学家、军人、商人、政治家和有影响力的诗人。摩尔人统治伊比利亚半岛时期,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便以诗歌闻名。[3]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或许是伊斯兰西班牙中最具影响力的犹太人。[4]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也是格拉纳达穆斯林王国的维齐尔与军事指挥官。[5]
Remove ads
生平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出生于安达卢西亚富有的犹太家庭。纳赫雷拉学习犹太律法,成为一位通晓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拉丁语和某种柏柏尔语言的塔木德学者。[3][6][7]
纳赫雷拉是安达卢斯犹太宗教领袖拉比哈诺克(Rabbi Hanok)的学生。安达卢斯哈里发国灭亡时,纳赫雷拉年仅二十岁。随后,纳赫雷拉搬到马拉加,成为香料商人或杂货商。约在1020年,纳赫雷拉搬到格拉纳达,成为伊本·阿里夫(Abu ‘l-’Abbas ibn al-’Arif)的秘书,后者是格拉纳达的维齐尔。[7] 纳赫雷拉与格拉纳达王室的关系,以及最终升迁为维齐尔,皆是偶然的巧合,20世纪学者马库斯·雅各布·雷德(Jacob Rader Marcus)自12世纪著作《传统之书》中发现了一段有趣的描述。撒母耳在维齐尔伊本·阿里夫住家附近开了间商店。[3] 一次,当伊本·阿里夫的女仆请求纳赫雷拉为她写信时,伊本·阿里夫遇见了他。[3] 最终,纳赫雷拉获任为税务征收人,然后是秘书,最后成为柏柏尔国王穆扎法尔的副维齐尔。[6]
当穆扎法尔于1038年去世时,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确保国王的次子巴迪斯·伊本·哈布斯继位,而不是长子Bulukkin。纳赫雷拉支持巴迪斯,与Bulukkin,是因为巴迪斯更受民众及犹太人社群爱戴。[8] 回应他的支持,巴迪斯任命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为他的维齐尔和大将军。[4] 一些资料说,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担任维齐尔长达三十多年,直到去世。因为根据欧麦尔契约,在伊斯兰国家,犹太人不被允许担任公职,所以一介犹太人或齐米能出任这般高级公职是相当罕见。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的例子被用来支持黄金时代理论,即犹太人在伊斯兰统治下的生活与其说痛苦,还不如相对快乐多。作为维齐尔的独特地位,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成为整个伊比利半岛最高级别的犹太宫廷官员。鉴于这一点,1027年,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获得了亲王头衔(nagid)。[4] 纳赫雷拉担任格拉纳达军队的大将军,作为一名犹太人,指挥穆斯林军队。[6] 其他犹太领袖,包括约瑟夫·伊本·米加什,在纳赫雷拉后,支持Bulukkin,最终被迫逃亡。
一则体现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政治智慧的故事发生在巴迪斯继位后不久。哈布斯的最爱侄儿Yaddair_ben_Hubasa的派系告诉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他们想推翻新国王并希望得到他的支持。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假装支持并允许他们在他的房子里开会。他向巴迪斯告密,并获许在会议中卧底。巴迪斯想处决这些叛乱者,但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说服他宽大为怀在政治上更有利。最终,他不仅得到国王更多的尊重,也受到叛乱者的好评。[7]
作为一名犹太人,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积极寻求西班牙犹太社群,独立于巴比伦叶史瓦(Geonim)之外,独立撰写犹太律法。1020年代晚期,纳赫雷拉成为塞法迪犹太人的领袖。[6] 纳赫雷拉通过各种行动促进犹太人的福祉。例如,他通过购买大量塔木德抄本,推广犹太教育。纳赫雷拉还资助妥拉学者。[3] 1056年,纳赫雷拉去世。[9]
Remove ads
格拉纳达大屠杀
在1049年,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替他的儿子约瑟夫·伊本·纳赫雷拉(Yusef ibn Naghrillah, 1035–1066年)安排婚姻,娶了当时最受尊敬的妥拉权威Rav Nissim Gaon的独生女。[11]:xix 年满21岁之前,约瑟夫就继承了父亲,成为格拉纳达的维齐尔。[6] 由于许多穆斯林嫉妒他的地位,不满约瑟夫,指控约瑟夫利用职务为犹太朋友谋利。1066年12月30日,约瑟夫遇害。次日早晨,暴徒在格拉纳达屠杀犹太居民,即格拉纳达大屠杀。犹太社区后来得到重建,但在1090年被穆拉比特王朝再次摧毁。[4]
作品
撒母耳·伊本·纳赫雷拉,是中世纪著名的希伯来诗人,也是许多其他诗人的赞助人,以其同性爱诗歌闻名。[12][3][13] Eban表示,纳赫雷拉的影响在于将阿拉伯诗歌的特点应用于圣经希伯来语,创立了一种新风格的希伯来诗歌。[6] 这种独特的应用使得希伯来诗歌可以取径阿拉伯诗歌。[14] 纳赫雷拉还在战场上写诗。[3] 1047年9月8日,当他在龙达击败了塞维利亚、马拉加和柏柏尔的联军后,他在希伯来诗中表达了对解救的感激之情:“这是我其他救赎之母,而它们对它来说像女儿一样。”他的主要诗作包括《诗篇之子》、《传道书之子》和《箴言之子》,每一部都是模仿“原作品”。他创立了一间犹太教学院,培养出优秀学者。纳赫雷拉的许多诗歌也是作为警示或解释宗教规则而写的。他的诗《奖励》(The Reward)表达了他认为人应当为上帝和自己分配时间的信念。他的诗《监狱》(The Prison)讲述世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笼子。他宣称人应该不受拘束地生活。他的诗《两声哭泣》(The Two Cries)谈论著生命的开始和结束;人们出生时哭泣,而当人们死去时,其他人则为他们哭泣。他的诗《留下隐藏的事物》(Leave The Hidden Things)讲述了把世界的神秘事物留给上帝去了解的主张。[15]
Remove ads
- 撒母耳·哈那格德咸认是《关于塔木德的导论》(Mevo ha-Talmud)的作者,这是一本关于塔木德学习的手册,在后来的许多塔木德版本中被重新印刷。[16]
- 一篇关于圣经希伯来文语法的阿拉伯论文
- 《诗篇之子》(Ben Tehillim)
- 《传道书之子》(Ben Qoheleth)
- 《箴言之子》 (Ben Mishlei)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