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攻击者级护航航空母舰

一類英國護航航空母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攻擊者級護航航空母艦
Remove ads

攻击者级护卫航空母舰Attacker class escort carriers)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一型护卫航空母舰

事实速览 攻击者级护航航空母舰, 概况 ...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海军接收了22艘C3型货船,准备改装为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由于大西洋北部对护航舰的需求日益增加,其中11艘舰船被转交给英国皇家海军,并依据租借法案重新归类为“攻击者级”。

这些舰艇原先设计为护航用途,配备反潜机战斗机,也能担任运输航空母舰,将新机与补充机运往前线基地。在火炬行动期间首次实战运用,用于支援进攻北非的两栖作战,直到建立岸基机场为止,表现成功,因此有数艘舰被改装为仅搭载战斗机的攻击航母。在担任护航任务时,舰载机成功吓阻德国潜艇攻击盟军船队,也有多架德国潜艇与飞机被击毁或重创。担任打击角色的舰艇参与了地中海战场的两次大型登陆行动,并曾出动攻击位于挪威海域的铁必制号战舰。战争末期,其中八艘被部署至远东战区参与对日作战,战后也用于将战俘遣返回国。

这11艘舰全部幸存至战争结束,之后全数归还美国海军。其中八艘被出售并改装回商船用途,其余三艘则遭拆解报废。

Remove ads

设计与概述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接收了22艘尚在建造中的C3型货船,以改装为护卫航空母舰。其中11艘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成为“攻击者级”,其余11艘则留在美国服役,命名为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1][2] 这些舰艇全数于1941年至1942年间铺设龙骨,由英格尔斯造船厂西部钢管与钢铁公司各建造4艘,西雅图-塔科马造船公司建造其余3艘,并依租借法案提供给英国。[1]

本级舰标准编制为646名军官水兵。其船员生活设施与当时英国海军的惯例显著不同——餐食不再由各伙房分开烹煮,而是集中于舰上厨房制作,并以自助餐方式在中央食堂提供。与英国自制舰不同,舰上配有空调系统、现代化洗衣设施与理发厅。传统的吊床被三层舷舱床位所取代,每舱可容纳18人,且床位为可折叠式,未使用时可收起以节省空间。[3]

舰体水线长为465英尺(142米),全长为495英尺8英寸(151.08米);水线宽为69英尺6英寸(21.18米),最大舷宽则达111英尺6英寸(33.99米)。满载时的吃水深为24英尺8英寸(7.52米),轻载时则为21英尺(6.4米)。标准排水量为7,800长吨(7,900),满载排水量为14,170 long ton(14,400 t)。[4]

本级动力来源为两具福斯特和惠勒制造的锅炉,提供蒸汽给一具通用电气制的蒸汽涡轮引擎,驱动单轴螺旋桨推进,输出功率为8,500 bhp(6,300 kW),最高航速可达18 kn(33 km/h;21 mph)。[5]

Thumb
皇家海军战士号上,一架费尔雷 剑鱼式鱼雷轰炸机正经由升降机移至飞行甲板,背景可见舰上的“舰岛”指挥塔与飞行管制设施。

所有本级护卫航空母舰皆可搭载最多20架反潜机战斗机,可依任务需求混合配置英国的海飓风海火式剑鱼式,以及美国的F4F野猫F4U海盗式复仇者式等机种。[4] 舰载机的具体编成依任务性质而定:护航任务通常配置混合中队,兼具反潜与战斗机能,[6] 而担任打击任务的舰艇则仅搭载战斗机。[7] 若用于飞机运输任务时,最多可在飞行甲板机库甲板两层间装载达90架飞机。

本级设有飞行设施,包括位于右舷、整合舰桥与飞行管制中心的小型结构,置于飞行甲板上方。飞行甲板尺寸为442英尺 × 88英尺(135米 × 27米),舰尾设有9条阻拦索与3道防护栅栏,舰首另有一座液压式弹射器,可在61 kn(113 km/h;70 mph)速度下弹射重达3.5 t(3.4 long ton;3.9 short ton)的飞机。舰内机库甲板尺寸为262英尺 × 62英尺(80米 × 19米),相较于早期护航航母更为宽敞,但仍保留商船设计中的首尾甲板拱曲结构。由于升降机设置于飞行甲板前后两端,必须使用滑轮机构协助机库中飞机进出升降平台,这在平稳海况下即可操作,但在恶劣海象中则难以执行。[8]

舰上原装备有安装于舰尾两侧张出舷台上的5英寸51倍径舰炮,但后来皆更换为较旧型的4英寸50倍径舰炮,以兼容英军现役弹药。[9] 标准防空武装为8门40毫米波佛斯机炮(双联装)与18门20毫米厄利孔机炮(8座双联装与10座单装)。[4] 然而,各舰实际装备略有不同:攻击者号、追击者号与猎人号仅有4座单装20毫米机炮,其余皆为双联装;巴特勒号装有2座单装、追踪者号6座、击剑者号7座。追击者号额外加装了4门40毫米机炮,打击者号则以6门40毫米机炮取代部分双联装20毫米。[10]

Thumb
双联装波佛斯 40毫米机炮防空武器

在运抵英国后,除原先的5英寸舰炮更换为4英寸舰炮外,舰上航空燃料储槽亦依英国皇家海军的安全规范由原本的186,286 US gal(705,170 l;155,116 imp gal)缩减至44,800 imp gal(204,000 l;53,800 US gal)。同时,亦加装了高频方向探测仪(HF/DF,俗称“Huff/Duff”)无线电测向仪[9]

Remove ads

服役历程

更多信息 皇家海军舰名, 舷号 ...
Remove ads

护航任务

Thumb
“击剑者号”被雪覆盖的飞行甲板,摄于1944年5月

护航航空母舰的设计目的在于与其他船舰一同行动,为护航船团提供保护。[11]最初用于反潜作战的舰载机为费尔利“剑鱼”,后来则为格鲁曼“复仇者”攻击机。这些飞机可挂载鱼雷、深水炸弹、250-磅(110-千克)炸弹,或RP-3火箭弹。[12]除了自行发动攻击外,这些舰载机也会标示潜艇位置,以便护航舰艇进行打击。[13]反潜巡逻通常于黎明至黄昏之间进行,一架飞机会在船团前方约10英里(16千米)处巡逻,另一架则在后方戒备。巡逻时间为两至三小时,借由雷达与目视方式搜索潜艇。[14]至1944年,护航任务通常由两艘护航航空母舰组成搭配运作。实战经验显示最佳编制为两个混合中队,其中一个中队包含战斗机与已日渐老旧但配备空对海(ASV)雷达、可执行夜间巡逻任务的“剑鱼”飞机;另一个中队则配备战斗机与用于白天远程巡逻、但无法装备ASV雷达的格鲁曼“复仇者”。[15]

Thumb
剑鱼式从“打击者号”起飞执行反潜巡逻

“攻击者级”护航航空母舰上的舰队航空队中队也取得若干战果。首起由此级舰载机击沉之U艇发生于1944年2月10日,两架自“击剑者号”起飞、隶属842海军航空中队的“剑鱼”击沉了冰岛西方的U-666[13][16]同年3月4日,在二战北极船团任务中,“追逐者号”上816海军航空中队的“剑鱼”以RP-3火箭重创U-472,使其无法下潜,随后由“猛攻号”驱逐舰击沉。当日余下时间,“追逐者号”的“剑鱼”持续标示U艇位置,协助护航舰队防御,并直接攻击另两艘U艇造成损害。[13][17]1944年3月5日,U-366遭“剑鱼”发射的RP-3火箭击沉;隔日,U-973亦遭击沉。另有三艘在雾中被发现的U艇成功逃脱攻击。[18][19]842中队从“击剑者号”出动,于5月1日击沉第二艘潜艇U-277,并于5月2日再击沉U-959U-674[20]

Thumb
格鲁曼F4F“野猫”战斗机在“追击者号”上准备起飞

这些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也曾对德国空军的远程轰炸机取得一定的战果。1943年12月1日,两架自“击剑者号”起飞、隶属842海军航空中队的格鲁曼“野猫”战斗机击落了一架正在监视OS 60护航船团福克-沃尔夫Fw 200轰炸机[21]接下来一次经确认的空战胜利发生于1944年2月24日,当时“追击者号”上的881海军航空中队四架“野猫”战斗机在雷达侦测到至少三架敌机接近后紧急起飞。接近的敌机为由七架福克-沃尔夫Fw 200和亨克尔He 177轰炸机所组成的混合编队,携带着滑翔炸弹。野猫战斗机击落一架Fw 200与一架He 177。在舰载机与舰艇的对空火力共同努力下,其余德军机群并未接近。[22]1944年3月,在菲尼斯泰雷角外海,“追击者号”上的“野猫”战斗机击落一架He 177与一架Fw 200,并击伤另一架Fw 200。[23][24]

1944年8月,北极船团行动再次展开,首个船团由“打击者号”与英国建造的护航航空母舰温德克斯号护航。“打击者号”搭载的824海军航空中队拥有12架费尔利“剑鱼”II型、10架格鲁曼“野猫”V型战斗机及2架备用机。1944年8月22日,“野猫”战斗机击落一架布洛姆-福斯BV 138飞艇。自1944年6月5日到该月中旬期间执行的海王星行动中,包括“击剑者号”在内的五艘全舰战斗机编制的护航航空母舰为诺曼底登陆舰队侧翼的反潜舰队提供空中掩护。[25]

打击作战

萨莱诺登陆期间,由海军上将菲利普·维安指挥的V部队(Force V)包含“攻击者号”、“战士号”、“猎人号”、“潜行者号”以及轻型舰队航空母舰独角兽号,负责提供空中掩护。这五艘航空母舰被要求在登陆区域维持22架超级马林海火式战斗机的空中力量,直到地面部队夺取可供地面部队使用的意大利机场为止。[26]在1943年9月9日的第一天,舰载机共出动了265架次。原预计于9月10日由陆上航空接手任务,但直到9月12日才夺取适用机场。在五艘航空母舰共105架战斗机中,10架战损损失,另有33架因事故报废。相对地,击落2架德军飞机,另有4架可能被击落。[27]在1944年8月15日龙骑兵行动(即法国南部登陆)期间,“攻击者号”、“追击者号”与“猎人号”各搭载24架海火式战斗机,另“追击者号”搭载24架格鲁曼“野猫”战斗机,共同编入航空母舰战斗群第88特遣舰队[7]

盟军海军在大西洋成功压制德军U艇后,迫使德军部分潜艇转往印度洋活动。为对应此威胁,一支特遣舰队组成,包含“战士号”、巡洋舰萨福克号纽卡斯尔号,以及驱逐舰象限号狍子号,任务为搜寻并歼灭潜艇与补给船,并保护印度、亚丁与南非之间的航道。1944年3月,“战士号”舰载机发现德军补给舰“Brake”与三艘浮出水面的U艇,并引导“狍子号”接近目标,“Brake”最终由舰长自沉,三艘U艇则于交战前潜入海中。[28]

Thumb
一架格鲁曼复仇者返航,结束对博德的突袭任务

1944年4月,“击剑者号”与“追击者号”的舰载机参与了钨行动,即对停泊于卡峡湾特罗姆瑟的德国战舰铁必制号发动攻击。[29] 来自胜利号航空母舰舰上起飞的费尔雷梭鱼式轰炸机在海火式战斗机、沃特·海盗式战斗机、格鲁曼地狱猫以及来自两艘护航航母舰起飞的格鲁曼野猫战斗机的护航下出击。“地狱猫式”战斗机负责攻击德军的防空阵地,而“野猫式”则在“梭鱼式”开始俯冲投弹前,对“铁必制号”以机枪扫射。[30] 在这次攻击中,“铁必制号”多次被炸弹命中,造成超过100人阵亡、300人以上受伤。尽管其上层结构遭受部分破坏,但没有炸弹能穿透其装甲甲板。[31][32]

1944年4月26日,“追击者号”的舰载机在挪威北部博德外海成功攻击一支德国船队。该船队由四艘商船与五艘护航舰组成;其中所有商船与一艘护航舰均遭轰炸,三艘商船起火燃烧。与此同时,其他舰载机也轰炸并点燃了博德港内一艘大型商船。[33][34]

1944年5月6日,“搜寻者号”上的882海军航空中队所属格鲁曼“野猫式”战斗机在同一地区执行反航运巡逻任务期间,击落了两架布洛姆-福斯BV 138水上飞机。[35]

Thumb
“追踪者号”的飞行甲板被用来运送前线所需的替换舰载机

1944年初,打击航母的运用趋势逐渐向东发展。首先,“攻击者号”、“猎人号”与“追击者号”被派往爱琴海,对当地轴心国守军展开行动。随后,三舰转往印度洋,与“击剑者号”及“潜行者号”会合,共同支援盟军在缅甸的作战。这些舰艇支援了英国第十四军的两栖登陆行动,并打击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内的日军航运。随着东线战事的进展,英国和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合并。另外两艘攻击级船舰“追逐者号”和“打击者号”抵达该地区。这两舰主要用于为其他航母运送替换用的舰载机,并在日本投降后被赋予新任务:遣返战俘。[11]

战争结束后,幸存的“租借法案”舰艇被归还予美国海军,由于美方当时拥有大量同型舰艇,部分舰艇转售为商船使用。其中,“攻击者号”改名为“Costel Forte”,“追踪者号”为“Aagtekerk”,“击剑者号”为“Sydney”,“猎人号”为“Almdijk”,“破坏者号”为“Robin Trent”,“搜寻者号”为“Captain Theo”,“潜行者号”为“Rionw”,“追踪者号”为“Corrientes”。至于其余三艘“攻击者级”航母—“战士号”、“追击者号”与“打击者号”—并未转售为商船,而是在1946年至1948年间报废。[11][36]

Remove ads

战役荣誉

英国皇家海军为所有十一艘舰艇颁授战役荣誉

  • “攻击者号”(HMS Attack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萨莱诺(1943年)、法国南部(1944年)、爱琴海(1944年)
  • “战士号”(HMS Battler):大西洋(1942年-1945年)、萨莱诺(1943年)
  • “追逐者号”(HMS Chaser):大西洋(1943年)、北极(1944年)、冲绳(1945年)
  • “击剑者号”(HMS Fenc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挪威(1944年)、北极(1944年)
  • “猎人号”(HMS Hunter):大西洋(1942年-1944年)、萨莱诺(1943年)、法国南部(1944年)、爱琴海(1944年)、缅甸(1945年)、马来亚(1945年)
  • “追击者号”(HMS Pursuer):大西洋(1943年-1945年)、挪威(1944年、1945年)、诺曼底(1944年)、法国南部(1944年)、爱琴海(1944年)、北极(1945年)
  • “掠夺者号”(HMS Ravager):大西洋(1943年)
  • “搜寻者号”(HMS Search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法国南部(1944年)、爱琴海(1944年)、挪威(1944年-1945年)
  • “潜行者号”(HMS Stalk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萨莱诺(1943年)、法国南部(1944年)、爱琴海(1944年)、缅甸(1945年)
  • “打击者号”(HMS Strik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北极(1944年)、挪威(1944年)、冲绳(1945年)
  • “追踪者号”(HMS Tracker):大西洋(1943年-1944年)、北极(1944年)、诺曼底(1944年)[37]
Remove ads

备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