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政治机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機器
Remove ads

政治机器之于代议民主制国家的政治中,是明确以利(金钱或政治事务等)诱人的政党组织,以高强度领导控制其成员活动为其特点。该机器的力量取决于大佬或组织能为候选人在选举日拉到多少选票

Thumb
在这张1889年Puck (杂志)上由乌都·凯普勒英语Udo Keppler所绘的漫画上,纽约市所有的政客全都围着理查·克洛可英语Richard Croker大佬公转。

虽说这些之于大多数的政党和组织都不少见,但对于政治机器来说却不可或缺。其倚赖阶级制度,和借由党鞭强力推行之政治力,以行奖励。机器内有时会有一个政坛大佬英语Political boss,靠着赞助政治分赃、及幕后操控,长期深入代议制民主结构内。这种机器通常是永久性组织,而非仅为一次性的选举或活动。“机器”一词通常被一心改革的政敌当成贬义用语。[1]“机器”和“大佬”两词在19世纪时被拿来指桑骂槐用,但在20世纪已成为学者和分析家的标准术语,有时用以强调其正面价值。[2]

Remove ads

定义

大英百科全书》将“政治机器”定义为“单一大佬英语Political boss或专制小团体领导下的政党组织,所掌控的选票足以维持在市、县或州的政权,和治理”。[1]威廉·萨菲尔英语William Safire于其《萨菲尔政治词典》中则将“机器政治”定义为“为官员选举和政治行动所创建的组织,经由其权力来通过立法”。[3]他将之标注为通常意味着腐败的贬义词。

阶级和纪律即政治机器的外在特征。“这通常意味着严密的组织”,萨菲尔说,[3]所引用的是布朗克斯郡民主党领袖爱德华·弗林英语Edward Flynn之言。该名领袖自1922年起署理该辖区直至1953年身故为止。[4]萨菲尔写道:“所谓的‘独立’选民蠢到认定政治机器之运作纯靠善意或资助。它不仅是一部机器,而是一支军队。任何组织都跟军队一样必须有纪律。[3]

政治赞助,虽常与政治机器相连,但对于萨菲尔或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来说,却并非必需。[3]

Remove ads

功能

政治机器即明确以利(金钱或政治事务等)诱人的政党组织,以高强度领导控制其成员活动为其特点。

政治机器最初是想赢取胜选所需赞助草根性组织。这些“俱乐部”是获取选区内“正确的政党票”并催出选票的主要驱力。[5]

在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

“政治机器”一词在可美国追溯到19世纪。地方上则自18世纪以来就存在此类组织。[6]

Thumb
1869年的烟草标签上的广告人物是威廉·特威德,19世纪的纽约市政坛大佬

19世纪末,美国的大城市——波士顿芝加哥克利夫兰堪萨斯城纽约市费城圣路易斯孟菲斯——都被指出内有政治机器。[7]在此期间,“城市在低能的政府下历经快速增长”。[7]每个城市里的政治机器都有个“大佬”,以下依阶级制度运作。大佬拥戴当地的商界领袖、民选官员、及其任命者,也知道该吩咐谁去把事情办好。在政治机器治下好坏参半。[8][9]

这种政治操控体制——时称“大佬体系”——特别会出现在镀金时代。权势者(大佬)居中以利益交流凝聚一个由次要人物组成的复杂组织(政治机器)以促进金融与社会自利。坦慕尼协会是这些最是声名狼籍的政治机器之一。民主党的这部机器发挥了重要作用,控制纽约市及其政坛,协助移民(特别是爱尔兰人)从1790年代到1960年代立足于美国政坛。坦慕尼自1872年起就有了一位爱尔兰籍的大佬。然而,该协会的游说也成为贪污腐化的引擎。19世纪中叶的威廉·马吉尔·特威德领导时期可能最是臭名昭著。[10]

詹姆士·布赖斯勋爵如此描述这些政治大佬:

委员会领导下的军队罕能取胜:必须有一名总司令解决争端,紧急时决断,激发恐惧或齐心。圣塔菲集团老大就是这样一位司令。他分配位置,赏善罚恶,策划阴谋,谈判协议。他通常避免露面,宁取实质而不在意权力排场。而且他更加危险,因其如蜘蛛般稳坐于其罗网正中。他就是老大。[11]

被问及是否为大佬时,詹姆斯·佛朗西斯·潘德嘉斯特英语James Francis Pendergast简要地说:

承蒙称呼我为大佬。就只是交朋友而已。帮忙人家,他们以后就会帮你忙……你不能威逼别人帮你忙——你不能逼他们投你一票。我一生中从未逼迫过谁。无论你是在哪里看到谁把别人辗过去,他都撑不了太久。[7]

西奥多·罗斯福,在1901年成为总统之前,曾深处纽约政坛。他解释了机器如何运作:

我们市里的党组织真的很像支军队。有一个中央老大,辅以一些受信任且能干的助理。这些人又与各地的区域性大佬交流,对他们当黑脸白脸。而地区大佬底下又有许多亦部属亦盟友者。他又找来选区干事之类,下及走卒。[12]

竞选策略

19世纪末,各城市都组成许多政治机器服务移民,他们则将机器视为获得选举权的工具。机器内的工作人员们在选举日大量催票以助胜选。保持足以胜选的最低限度支持才符合机器的利益。若已居多数并可预期胜选,就不需要再招募新人免得分薄赞助报酬。因此,后来在1880年代至1910年代之间才抵达的移民,如犹太人、意大利人、和其他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自机器系统中所获的回报次于己定居得好好的爱尔兰人。[13]当下最坚定反对这种机器的是中产阶级,他们讶于其违法乱纪,也对其经济援助看不上眼。[14]

美国城市政治英语Urban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腐败遭到了公民的谴责,推动了国家和州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以公务员制度取代地方赞助制度。到了西奥多·罗斯福时代,进步时代驱动了数百万的公民投票反对政治机器。[15]

1930年代至1970年代

1930年代,民主党赞助体系主要由詹姆斯·法利透过美国邮政部公共事业振兴署进行分派,最终国有化了许多提供就业福利的机构。新政允许政治机器为振兴署和平民保育团招募人员,使法利的机器成为最强最大。所有赞助都由法利经手,包括总统所任命者。1940年,新政机器在法利因第三任期问题而离任后瓦解。其代理人多于1943年被弃,而机器骤然丧失大部分赞助。曾受益于法利的国家机构之贫困移民已融入社会后发达,不再需要机器提供非正式或法外援助。[16]大多数的大城市机器在1940年代崩解,惟芝加哥除外。[16]

1930年代和1940年代,田纳西州的一个地方政治机器在1946年雅典之战期间被迫解散。

帕马 (俄亥俄州)这类规模较小的社区,于冷战时期受检察官Bill Mason及其“老好人”管辖,位于美国南方腹地,相对普及的小镇机器政治也可被归类为政治机器,尽管这些机器不具备文中所述的大佬之权力网络和影响力。例如说,民主党的政治机器“饼干党”,在20世纪主宰了奥古斯塔 (乔治亚州)的政治超出半世纪。[17][18][19][20]政治机器在美洲原住民保留地也蓬勃发展,该处以部落主权为盾抵御行使联邦和州的法律。[21]

1960至70年代,爱德华·科斯蒂基安英语Edward N. Costikyan郭德华 (美国)爱莲娜·罗斯福等改革者致力于废除纽约郡的坦慕尼协会。而程度较轻的金斯郡、布朗克斯郡、和皇后郡等地的民主党机器则继续运作至1980年代末。

Remove ads

已成历史的政治机器

日本

日本自民党经常被引为又一个政治机器,经由控制农业局处和道路建设机构而在郊区乡间维持权力。[22]在日本,じばん(jiban,意为地盘)即文中的政治机器。[3][23]自民党主导农村选区数十年之久,全仗钜资投入农村地区,恩庇侍从许多团体,尤其是农业团体。[24]

日本政治派阀领袖需要派发“饼代”( もちだい, mochidai,意为点心钱)以助下属胜选。1989年,自民党总部致赠每位党籍国会议员相当于20万美元作为年终礼物。支持者则在婚礼、葬礼、新年聚会等活动中收取政治人物下发给选民的金钱等好处。作为交换,他们会对庇护者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精英政治家家族之间透过政治联姻维系关系。[25]政治家族第二代(Nisei)在日本政坛的数量,因知名度、商业联系、和金融资源等因素,外加个人政治机器等作用,而日益增多。[26]

评估

此词为贬义“因暗示组织利益高于公众利益”,萨菲尔如是言道。政治机器被批评为不民主,且不可避免地助长腐化。[3]

自1960年代以来,若干历史学家重新评估了政治机器,认为虽腐败但有效率;虽不民主,但反应灵敏;还能控制特殊利益团体的开销。在《市长与花费》一书中,埃斯特·R·福克斯英语Ester R. Fuchs比较了芝加哥和纽约的市政府,认为库克县民主党英语Cook County Democratic Party赋予市长理察·约瑟夫·戴利政治权力,使其可拒绝市政府无力承担的工会合约,由州政府来承担福利和法院等繁重开支。福克斯在描述纽约时写道:“纽约是改革了,但从未有过好政府。”同时,正如Dennis R. Judd和Todd Swanstrom在《城市政治》中所指出的,这种观点伴随着无其他可行替代方案的普遍性信念。他们还指出此说不确,因为在当时确有一些以改革为导向、反政治机器的领导人为显例。

乔纳森·劳赫英语Jonathan Rauch在2016年年中发表于《大西洋》的《美国政治如何走向疯狂》(How American Politics Went Insane)指出,过去的政治机器固有缺陷,但其治理效果优于其他替代方案。他写道,政治机器为政客创造了积极的激励机制,促使他们合作与妥协,而非一味追求“赤裸裸的私利”。[27]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进阶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