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文根阿尔卑斯铁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文根阿尔卑斯铁路(德语:Wengernalpbahn,WAB)是瑞士一条19.11公里长的齿轨铁路。路线分为两支,一支从劳特布伦嫩出发,另一支由格林德尔瓦尔德出发,途中经过文根与小沙伊代格。文根阿尔卑斯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齿轨铁路[1] 。名字的含意其实是指文根上的阿尔卑斯季节移牧。
一般来说,铁路分为两个路线运作,一个部分的列车由劳特布伦嫩出发,另一部分由格林德尔瓦尔德出发并经过文根,两部分的列车均以小沙伊代格为终点站。大部分的乘客会在小沙伊代格转乘少女峰铁路,并持续向上前往欧洲最高火车站:少女峰山坳站。
劳特布伦嫩或格林德尔瓦尔德并可以转乘伯尔尼高地铁路(Berner-Oberland-Bahn,BOB)前往因特拉肯东站(Interlaken ost)。劳特布伦嫩并可搭乘劳特布伦嫩-米伦索缆铁路(Bergbahn Lauterbrunnen-Mürren,BLM)前往米伦,以及搭乘通往施泰谢尔贝格(Stechelberg)和伊森弗卢(Isenfluh)的巴士线路。
Remove ads
历史
- 1875年,文根阿尔卑斯铁路的第一条铁路计划就已经制定,但由于预计成本高以及特许权到期并没有兴建。
- 1890年,莱奥·黑尔-贝特里(Leo Heer-Bétrix)获得了一个新的、80年的特许权而得以建造和运营铁路。文根阿尔卑斯铁路正式成立。
- 1891年,兴建工程开始
- 1892年4月18日,进行试驾,第一台蒸汽列车驶进文根;8月10日开通了到达小沙伊代格的路线。
- 1893年6月20日,文根阿尔卑斯铁路从劳特布伦嫩到格林德尔瓦尔德的路线全线开通,但仅在夏季行驶。乘客数量高于预期,因此又购买了几列新车[2]。
- 1909年6月3日,劳特布伦嫩到小沙伊代格之间完成了电气化于,使用1500V的直流电,出于安全考量,运行时,电车的动力车组需要放在下坡端,因此并没有劳特布伦嫩到格林德尔瓦尔德的直达车[3]。
- 1910年6月24日,格林德尔瓦尔德到小沙伊代格之间的路段也完成了电汽化。
- 1912年,蒸汽列车停止运行。
- 1910年7月7日,劳特布伦嫩到文根之间开辟了一条更长但不那么陡峭的新路线,不过旧的路线仍然被保留了近一百年,最终由于其过陡的坡度以及地质稳定性的影响,在2009年被拆除。
- 1913年,劳特布伦嫩到小沙伊代格的路线开始在冬季运营。
- 1925年,劳特布伦嫩端进一步成为全年运营路线。
- 1934年,格林德尔瓦尔德端的路线开始冬季营运。
- 1960年,格林德尔瓦尔德端开始全年运营。
- 1942年,公司将总部从苏黎世搬到因特拉肯。
- 1946年,文根阿尔卑斯铁路与少女峰铁路(JB)合资企业的董事会与伯尔尼高地铁路(BOB)合并;少女峰地区的铁路开始联合管理和运营。 这个合作组织在2000年成为法人实体:少女峰铁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Jungfraubahnen Management AG),并作为少女峰控股公司之子公司。
- 1947年,公司购买了第一辆汽车。
- 1948年,小沙伊代格建造了一个地下的Y字型铁路,可供列车转换方向,但不适用于客运列车[3]。
- 1985年2月18日,在阿尔卑斯谷和萨尔采格(Salzegg,非客运站)之间发生了人为事故引起的雪崩,并造成两列车被掩盖、两名员工罹难[4]。
- 1990年,在劳特布伦嫩一侧建造了一个雪崩避难所。
- 1995年,文根车站重建,并增建了一个货运站。
- 2005年,文根阿尔卑斯站台的月台可用长度从127米扩建到181米。
- 2011年,在文根和阿门德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双循环轨道,这使得允许在劳特布伦嫩到小沙伊代格之间可以使用钟面时间表(clock-face timetable)。
Remove ads
所有权

文根阿尔卑斯铁路股份有限公司(Wengernalpbahn AG)及文根阿尔卑斯铁路的路线均附属于少女峰铁路控股公司(Jungfraubahn Holding AG,JBH)。少女峰铁路控股公司还拥有的少女峰铁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Jungfraubahnen Management AG)和哈德铁路。少女峰铁路控股公司并管理了“欧洲之巅少女峰”联盟的营销市场管理[5],因此文根阿尔卑斯铁路也属于广义少女峰铁路的其中一部分。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