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斐济级轻巡洋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斐濟級輕巡洋艦
Remove ads

斐济级轻巡洋舰(英语:Fiji-class light cruiser)是隶属英国皇家海军轻巡洋舰。斐济级轻巡洋舰的命名方式是使用当时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名字命名的。最后下水的三艘轻巡洋舰是经过改良的,因此被称为锡兰级。斐济级和锡兰级也被非正式地称为皇家殖民地级巡洋舰或殖民地级巡洋舰。

事实速览 皇家殖民地级轻巡洋舰, 概况 ...
Remove ads

设计

斐济级轻巡洋舰是按照1936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对巡洋舰施加的限制建造的,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对轻巡洋舰的限制从10,000吨降低至8,000 吨排水量。从外观上看,斐济级轻巡洋舰和1936年的城级轻巡洋舰非常相似。[1][2]

斐济级巡洋舰的设计非常紧凑,主要是在战争紧急情况下快速建造的,几乎没有战后现代化更新的余地。只有62米的宽度也施加了更多限制。在外观上斐济级和城级在桅杆以及烟囱上有差别,例如斐济级是垂直的而城级则是倾斜的。装甲方面是从城镇的装甲方案中修改的,因为因为水线装甲带已经保护了六英寸(152mm)火炮底座,因此炮弹输送带的防护装甲减少至3.5、3.25英寸(89、83 mm) 。 6英寸火炮的Mk XXIII炮塔和弹药空间按照城级的爱丁堡级轻巡洋舰布置,但后炮塔的高度跟南安普敦级和格洛斯特级一样。安装在斐济级的Mk XXIII炮塔版本比城级的150吨炮塔重25吨,进一步限制了设计。QF 4吋(102mm)Mk XVI速射舰炮也得到了改进,省去了复杂的炮弹运输系统。[1]

由于斐济级的排水量限制,大部分斐济级都拆除了“ X”炮塔,以安装额外的防空炮。斐济级上装备了高角度射控系统(HACS)英语HACS,而锡兰级则使用高角度射控系统(HACS)英语HACS的简化版本时间保持引信英语Fuze Keeping Clock。斐济级和锡兰级锡兰级都使用了水面舰艇火控系统(A.F.C.T.)英语Admiralty Fire Control Table来控制6英寸火炮[3] 1940年代后期,斐济级大多数都配备了更新的274型锁定和跟踪雷达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British naval radar#Type 274,这增加了齐射的命中率。在1950年代(朝鲜战争苏伊士危机期间除外),不多于一组炮塔可以操作,由于炮塔的巨大配员要求,因此“ B”和“ Y”炮塔被封存。因为610–750的船员比战时的1,000–1,100的船员更适合和平时期。[4][1]

Remove ads

拆除和改良

斐济级装备了雷达意味着不再使用飞机侦查, 因此可以移除弹射器及水上机。这不仅为战时人员提供了额外的住宿空间,而且不再需要携带容易燃烧的航空燃料。 1940年,一枚鱼雷引其余的爆了利物浦号位于船首的5700加仑航空燃料油库,利物浦号因而维修了一年。[5]斐济号和肯尼亚号从未装备过弹射器,尼日利亚号于1941年将其拆除,而其余的斐济级则在1942年至1944年之间拆除。

锡兰级完成时没有配备“ X”型6英寸炮塔,因此只有三座炮塔并且在1944年到1945年之间,百慕大号,牙买加号,毛里求斯号和肯尼亚号也被拆除。这样就可以携带更多防空武器,如四联装QF 2磅速射舰炮通常安装放“ X”位置。百慕大号,牙买加号和毛里求斯号在电动支架Mark XV中增加了两座四联装QF 2磅速射舰炮(总共五个),以及二至四座单联装QF 2磅速射舰炮[1]在肯尼亚号,所有QF 2磅速射舰炮都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五座双联装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和八座单联装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二次大战结束时,纽芬兰号拥有一座,乌干达号拥有两座美式Mklll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尼日利亚号有四座单联装美式Mklll波佛斯40毫米高射炮。斐济级通常也加装了6至24座厄利孔20毫米机炮。[1]

战后对斐济级的修改非常有限,改良了274型锁定并遵循了地面火力控制274型锁定和跟踪雷达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British naval radar#Type 274,纽芬兰号改装了脆弱且不可靠的275型锁定和跟踪雷达英语List of World War II British naval radar#Type 275,作为双联装QF 4吋Mk XVI速射舰炮的火控, [6]锡兰号装备的短距离262型MRS1 AA火控跟踪距离限于约4 km(2.5 mi),而取消了1955年的前卫号大规模改装后百慕大号和冈比亚号装备了更先进的美国Mk 63雷达,以及其安装座本身带有四个大角度控制指挥塔(DCT)英语Glossary of British ordnance terms#DCT [4] ,与美国巡洋舰的5英寸和3英寸火炮的安装座一样。在1950年的扩展改装中,改进了双联装QF 4吋Mk XVI速射舰炮,其炮管移动速度提升为20度/秒,可追踪亚音速喷气机。在美国的建议和协助下,用重量和尺寸与旧式双4英寸XIX炮塔相似的双3英寸50口径20吨炮塔替换了过时的4英寸炮。[3][2] 大部分斐济级只洗去了残留在船身的核辐射和加装了960型远程空中雷达。纽芬兰号是唯一获得了大型改装的斐济级,重新布线以及更好的防空火控,其更新水平接近现代化后的黛朵级轻巡洋舰,现代化后的黛朵级可以担任高强度战争任务,而斐济级只能担任岸上火力增援以及殖民地巡逻。

Remove ads

服役历史

斐济级轻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出色。牙买加号参加了许多行动,包括在1942年参加了针对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德意志号装甲舰以及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的猎杀行动,以及1944年对铁必制号战列舰的空袭行动。斐济号于1941年沉没,特立尼达号则是在1942年沉没。战后,其余的斐济级继续服役,随后参加了朝鲜战争等进一步行动。锡兰号和纽芬兰号后来卖给了秘鲁,更名为博洛涅西海军上校号(BAP Coronel Bolognesi) ,以及格劳海军上将号(BAP Almirante Grau)。这两艘船于1982年退役。尼日利亚号也卖给了印度,印度在1954-1957年将其改造为与纽芬兰号同样的标准。随后作为C60迈索尔号英语INS Mysore (C60) 重新服役,参加了1971年的印巴战争[7],后来在1979年改装为港口训练船。并于1984年退役,然后于1985年报废拆解,因此,尼日利亚号是服役时间最长(41岁)的斐济级轻巡洋舰。

到1962年,大部分斐济级给都开始从皇家海军现役军舰中退役,并开始出售报废,尽管百慕大号在1961年继续服役,并且在1962年作为英国皇家后备保留舰队英语Reserve Fleet (United Kingdom)旗舰。冈比亚号在1960年12月减少了武器储备,而锡兰号和纽芬兰号则在一年前卖给了秘鲁。[1][8][9]在1950年代,较大型的城级轻巡洋舰通常被认为在热带和远东地区巡逻时更易于居住和舒适,尽管如此但到1958年城级已停止使用,并大部分于次年报废拆解,但谢菲尔德号(谢菲尔德号一直在海上部署作为后备舰队的旗舰,直到1960年后期,然后一直作为后备并且持续进行维护)和贝尔法斯特号,后者直到1963年都一直保持活跃的航行任务。[10][11]谢菲尔德号贝尔法斯特号是最后考虑能够激活为GFS战时委托巡洋舰并分别在半保持维护,直至工党政府在1964年的选举中,决定放弃他们,等待审理成为住宿船和历史保存。[11]

子舰级

Thumb
牙买加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Jamaica (44)

斐济级轻巡洋舰

Remove ads

锡兰级轻巡洋舰

  • 锡兰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eylon (3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部分时间被部署到远东地区,并参与了朝鲜战争锡兰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eylon (30)于1960年退役,随后出售给秘鲁,更名为博洛涅西海军上校号锡兰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Ceylon (30)于1982年退役。
  • 纽芬兰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被意大利潜艇Ascianghi鱼雷击中,在马耳他接受了临时维修,并在波士顿海军造船厂进行了全面维修。 1944年,纽芬兰号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停靠在亚历山大港时发生爆炸。纽芬兰号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遭受了重创,并造成了许多人伤亡。纽芬兰号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从1945年开始在远东地区服役,为那里的许多行动提供支持,并参加了日本投降,是能够及时到达日本的为数不多的几艘英国船只之一。在1956年,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击沉了埃及护卫舰多米亚特号。 1959年,纽芬兰号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被出售给秘鲁,在1973年被更名为格劳海军上将号,然后被命名为Capitan Quinones。在1979年,纽芬兰号英语HMS Newfoundland (59)退役。
  • 乌干达号轻巡洋舰英语HMS Uganda (66)-护送温斯顿·丘吉尔乘坐的玛丽皇后号到华盛顿特区。参加了1943年西西里岛的登陆。随后,被一枚德国滑行炸弹击中,造成重大损失,16名船员死了,炸伤7人。乌干达号在1944年在美国进行维修之后,被加拿大皇家海军改名为HMCS乌干达。乌干达号于1945年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参加了远东地区的许多行动。乌干达号于1947年被转至预备役,随后被重新任命为HMCS魁北克,并且参加了朝鲜战争。于1961年报废。
Remove ads

同级舰

更多信息 舰名, 舰名出处 ...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